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学高校扩招局面的日益放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步产生,在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环境因素上都有很多的矛盾和压力产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笔者则主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心理干预策略及应急机制,从而有效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迅速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特征,找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原有的以单一经济直接援助的高校扶困助学体系当中,引入一个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理念,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异常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由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突发性事件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连动机制,能有效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对象,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从而防止心理危机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潘敏 《科教文汇》2011,(24):167-168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建立心理问题发现、跟踪和干预机制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减少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困惑和不良影响,高校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保证每一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全程跟踪辅导和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伟红 《大众科技》2006,(6):183-184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改进和提高.可以尝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以及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等方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马翠婷 《科教文汇》2020,(9):167-16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看似很轻松,但实际上却承受很大压力的团体。如在学习成绩、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关系、就业等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如何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各高校无法避免且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找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相应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协助问题大学生走出阴霾。本文希望可以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改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以期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有益的作用,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葛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1):151-152,155
根据“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的研究”项目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吴光明 《科教文汇》2008,(22):53-54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速度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在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的背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林锋  赵雪萍 《内江科技》2010,31(3):18-18,13
大学生心理疾病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此形势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相关心理干预机制,及时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在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做到早期识别。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尽早获得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牛环宇 《内江科技》2013,34(1):77-78
作为一个社会人才储备的特殊群体,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安全危机也要高于社会其他同龄的群体。而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形成、心理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的危机干预机制。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心理认识的提高,弥补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不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探讨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说明高校仅是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单方面因素,高等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直接关系着贫困大学生的健康与成长。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就业心理危机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从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体、高校和社会的作用,全方位、立体式地分析,寻求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温涓 《科技广场》2007,(6):226-227
通过具体分析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诸如,过分依恋、心理孤独、焦虑孤僻、情感焦虑、心理困惑等。进而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及进行心理教育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聪  吴玲琴 《百科知识》2023,(30):43-45
<正>根据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调研证据》,全国约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外源性心理问题和内源性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个人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因素、学校因素和其他因素四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扩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广度、拓展高校校园文化浸润深度、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行动温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滕雪松 《科教文汇》2009,(17):68-68
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社会现代化程度和经济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井已成为家长忧心、学校揪心、社会焦心的重要问题。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着手,对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浅析,并就应对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倡导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关注和研究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笔者针对当前高校思想工作的现状及特点,就我国高校中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逆反心理的类型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魏鹏程 《科教文汇》2007,(6S):32-33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探讨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说明高校仅是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单方面因素,高等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沮丧心理、文饰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正日益侵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