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中国梦”理想信念引领实现“我的梦”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怎样构建中国梦引领下追求个人梦理念的认同机制;如何发挥中国梦引领、追求我的梦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四大作用;深度思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成果。国家的梦想与国民的梦想总保持着血脉相通的关系,大学生群体生活下的校园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已成为近代以来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张季 《科教文汇》2014,(13):12-13
将“中国梦”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需要和逻辑必然。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更新教学内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以切实提高“纲要”课“中国梦”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3,(13):9-9
夏春涛研究员的报告从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五个方面,对“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报告回顾了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伦理学视阈看,“中国梦”体现了民生幸福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伦理依据、责任担当的历史自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崔勇  王俊奇 《科教文汇》2014,(13):10-10
重视用“西柏坡精神”对河北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新一代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凝聚全国人民意愿的奋斗目标,它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国梦”居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最高层次,涵盖了大学生社会理想的全部内容.笔者认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实现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对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性都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马小娟 《科教文汇》2014,(8):218-22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溯流追源,孔子可以说是全面阐述“中国梦”的第一人。“中国梦”与“孔子梦”既有历史相承性,又各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梦”蕴含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古今对比,是深入理解“中国梦”科学内涵必不可少的视角,有必要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季良纲 《科协论坛》2013,(10):19-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牵动了所有人未来的希望,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逐“梦”洪流,人们对“梦”进行了充满美好期盼的诠释。因为梦想而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而变得无比厚重。有专家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李嘉碧 《科教文汇》2014,(3):220-22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说道:“何谓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共同梦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梦”包含什么内容、“中国道路”的发展探寻经过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罗影  胡程 《科教文汇》2014,(31):5-7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代中国高昂的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内涵不是抽象空洞的,它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从其与“中国梦”的渊源、融合点、创新性诠释等角度,找到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共鸣点,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梦”进行理论支撑,激活释放“中国梦”的文化活力。同时,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经典进行重温,对青年学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自信指引,有利于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有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极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中国梦”存在内在的契合,加强民办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葛芳 《科教文汇》2014,(18):16-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作者从艺术教育对学生形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当地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瑜 《科教文汇》2013,(24):31-32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日新月异,高校辅导员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认清新的问题和挑战,能否顶住压力,在解决问题中寻求新突破已成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关系高校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载体建设,突出组织引导和选拔培养两个关键节点,用发展的眼光整合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有效途径,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1]纵观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复兴历史,始终是在贯穿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需要培育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即通过网络平台宣扬对理性爱国的认识、培育爱国主体积极的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6.
陈月华 《现代情报》2003,23(2):121-121,151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新时期我党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是团结、引导、帮助、教育党外知识分子的主阵地,起着其他组织与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静丽 《知识窗》2023,(12):42-44
“四最”劳动,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仅是高校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学界亟待研究的新议题。文章研究了“四最”劳动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溯源并分析马克思提出的相关的劳动概念,在阐述“四最”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把助益实现中国梦作为“劳动尺度”,是“四最”劳动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8.
宋静 《知识窗》2013,(11):1-1
“中国梦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2013年的中国,因为有了对“中国梦”的憧憬和期盼而变得格外绚烂多姿。“中国梦”很大,它饱含着一个历经磨难的国家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中国梦”又很具体,它需要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足印。看似宏大而壮美的一个词,就这样在我们琐碎而细微的日子里闪亮着——  相似文献   

19.
随着3G业务的全面上线,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电信运营企业的不断冲击,员工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借助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一个新天地?2013年是我国的一个新起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是承前启后的大会,两会精神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实现强企业、强国的梦想。首先,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梦。胡锦涛在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次,中国梦是有世界闻名的拳头企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内涵和历史要求,“中国梦”是共产党人提出的,但不是为了共产党人自己,而是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