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我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  相似文献   

2.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大专阶段的朝气蓬勃的学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收了方方面面的信息。他们已对某些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由于已经是大专阶段,对于学习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松懈。如果硬要按我们的期望去塑造他们、改变他们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足够的机智,软硬兼施地去引领他们成长,让孩子们能够成为情智共长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如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英语在全世界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课本上传授的知识,他们更迫切、更主动地渴求知识,以便通过课本为窗口,想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世界;他们希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实际运用,达到交际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托,以身边的人和事物为题材,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际生活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思维,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现实境遇和面临的困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无数艰辛的故事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困难学生在大学中并不是"问题学生",而是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去关爱,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去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和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7)
90后,这个逐渐成为未来社会主角的群体,在互联网时代中占据主导作用,他们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人,管理者要与他们一起去面对,适合在新时代下互联网所带给他们的新兴事物,使自己与新时代相结合,开拓创造出更优秀的管理方式。随着90后新生代主力军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许多新问题给新时期的人力资源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问题,管理者要通过巧妙地方式去解决并完善管理内容,让员工有效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建立生活化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服务的。将学生引向生活便于学生拓展更多的学习资源,有助于他们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有效拓展生活视野,让学生有更充足的经验去观察分析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的学生是中考竞争中淘汰下来的,他们的负面性的行为习惯就更多,需要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在精神方面去关心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努力学习.要做好这些工作,关键是教师对他们要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活中构建数学模型,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体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实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种层次.对于学生来说,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地的创造性思维,在生产或生活方面必须具有实际意义;只要他们所进行的思考,对他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思想和新市场文化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逐渐薄弱,尤其是高职学生,他们相对于大学生少了部分自制力与知识储备,相对于高初中生又多了许多与社会人士接触的机会与环境。面对的诱惑更多,所以当代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对当代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探究,为加强当代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陈凯平 《科教文汇》2011,(30):158-159
近年来,学生的体质连年下降,高中生的近视率达90%,肥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许多的青少年因为一点点的挫折或失意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杀。一个高分低能、畸形发展的学生,将来是很难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相反,一个考分相对低但有良好的心态和状态去面对自己和面对未来的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掌握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技能。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世界、对自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有活力,充满好奇心,但是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较弱,所以教师有责任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12.
赖业伟 《知识窗》2012,(8X):59-59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搜集素材,从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之处,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创意地表达意思。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导致他们写作能力低下。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几条提高农村初中生  相似文献   

13.
邱学军 《科教文汇》2007,(3X):55-55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种层次。对于学生来说,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地的创造性思维,在生产或生活方面必须具有实际意义;只要他们所进行的思考,对他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陈艳 《知识窗》2012,(9X):24-24
<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学会用文字去分析事物和感悟世界。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虽然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学生却经常为如何写好作文而感到头痛。本文就如何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爱上作文,作了如下探讨。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教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观念之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也许出校门不久就会遗忘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些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等,却会使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本文结合美术新媒材纸浆画的创作,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新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兴趣,提高他们创新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林玲 《内江科技》2011,32(7):203-203
本文探讨了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8.
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史证明,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发端,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因此,教师在小语教学中必须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观察自然。结合作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去增长见识。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陶冶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0.
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这便是思维的周密性。深刻的思维是指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只有这样去认识事物,才可以说是真正认识了该事物。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