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方法论上的特色是融会了“新理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史三者的思想观点。在关于唯物唯心的区分上,冯友兰独特地采用了主客观关系,由此把哲学是人生的反思的思想引进哲学史,使之成为研究的元理论。他又通过“具体共相”的概念,沟通了作为精神生活的认识论和人生境界,使得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就不再单纯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评价的唯物唯心问题,而同时也是或者说更主要的是关涉到人的安身立命的价值问题,从而真正切近了中国哲学的内容,解决了中国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也实现了对“新理学”的超越复归。这种复归是以理学为基础消融心学的问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境界说”作为元理论,使得《中国哲学史新编》超出了20世纪30年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价值。由此言之,《中国哲学史新编》具有消化马克思主义、总结“新理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张岱年二先生同作为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立足中西文化,对辩证法思想的认识都有独到之处。冯先生主要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册中提出了两种辩证法问题,肯定“仇必和而解”是客观辩证法。张先生则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天人五论》等文章中提出“两一反复”、“事物变化之流,一乖一和”等认识,致力于中西融合.把和谐与矛盾斗争统一起来.本文尝试对二者导同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改写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影响较大。中国哲学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思想,可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既要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化,也要借鉴吸取两方的先进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先生就提出“世界哲学”的概念,并阐述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关系,提出中西哲学互补和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可能有的两点贡献。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总结》中,冯先生又把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未来归结为“仇必和而解”和“太和”,他所提出的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哲学的贡献,可概括为六大关系。这一阐释与建立一个有人价值导向的全球化的过程完全合拍。  相似文献   

5.
对于孟子的宇宙观,通行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是“儒家哲学思想向唯心主义的发展”(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45页),是“把孔子天命思想进一步主观观念化”(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第29页),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任继愈  相似文献   

6.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实质上是一种“理在事先”的客观唯心主义,但其中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内在契机,再加上外力的推动,主观的努力,冯先生终于在晚年形成了“理在事中”的新本体论。《中国哲学史新编》对王夫之哲学的阐述,可以说是这种新本体论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69章专论王国维,对王国维忠实输入西方哲学 ,美学,真正读懂康德并以之为自己的主要学术根基,对王国维的哲学,美学成就,给以充分 高度评价;精辟分析王国维的两个美学纲领之理论价值及其与柏拉图,康德,叔本华之关系;正确指出王国维自杀之因为殉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觉解”与“智慧”、“内圣外王之道”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天地境界”与“真善美的统一”等二位冯先生基本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后经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和冯契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论述指明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尤其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注重理论和德性的统一,哲学思维和人的德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哲学的理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张岱年、范寿康、贾丰臻、陈钟凡、蒋维乔、谭丕谟、徐敬修、吕思勉、稽文甫、容肇祖等,都有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问世。而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属冯友兰先生,其《中国哲学史》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宋明理学思想研究,成为该书的亮点,展现了冯友兰先生研究宋明理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独到方法,如从方法论角度明确了把钻研西方哲学作为研究宋明理学的方法,研究中注重对哲学史料的搜集整理,采取分期、明域、别派的方法进行研究,注重评述哲人之哲学等,基本代表了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整理研究宋明理学或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是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河南唐河县人(1895—1993),美国蒲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主任、校长,清华大学负责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主任,北京大学知名教授。著有《新理学》、《新世论》、《新世训》、《新原人》等贞元六书,《英文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九卷,约600万字。是中国当代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学贯中西、五车巨富、学术泰斗,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全球有六十三个国家开设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长足弟子遍布世界。  相似文献   

11.
华兴 《文教资料》2020,(1):81-83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堪称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石,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从冯友兰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中国哲学史》的架构设计、冯友兰哲学史研究的主要理论特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态度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王向清教授是冯契先生的学生。冯契辞世后,王向清发愿将毕生主要精力放在对冯先生的学术思想之阐发与传播上。近日出版的《冯契"智慧"说探析》(以下简称《探析》),即可看出其对冯契研究的不懈与深入。冯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哲学大师。他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一部中国哲学史予以重新解读,写出《中国古代哲  相似文献   

13.
关于21世纪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未来的走向,哲学界已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梳理、比较胡适、梁漱溟、冯友兰、冯契等人关于哲学、哲学史以及世界未来哲学瞻望的观点,可以发现,冯契的中西哲学结合互补的思想,对于深入把握世界未来哲学的走向,极具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馮友蘭先生著《中国哲学史新編》(下简称《新编》)第一册(先秦部分)最近出版了。我們讀过本書之后,觉得比过去馮先生所写的《中国哲学史》有显著的不同,对我們有很多启发。本书在思想上是比較一貫的,因此对馮先生所提出的哲学发展的线索有深刻的印象。在馮先生看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互轉化構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馮先生抓住了先秦哲学思想中两大派别——儒家和道家。認为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哲学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轉化;从老子到庄子,道家完成  相似文献   

15.
《乐记》“和而不同”哲学思维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理念,“和而不同”是《乐记》音乐美学理论阐述中多次出现的基本思想。本文结合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哲学理论的学习,从新的思想高度分析《乐记》中。和”的含义及其哲学价值,指出这一重要美学思想不仅在音乐艺术中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20世纪西学东渐潮流影响下的产物,体现了对方法论的自觉,是推进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近代化的经典文本之一。本文试图结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所运用的主要方法,如西学观照、逻辑分析、历史主义、哲学与哲学史相结合、唯物史观等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一等奖(9项)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 《意识形态论》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6册 《哲学大辞典》 《美学新论》 《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宗教学一等奖(2项) 《佛教哲学》 《中国道教思想史纲》 逻辑学一等奖(空缺) 经济学一等奖(14项)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晚年的思想回归现象,学术界早已有觉,并称之为“冯友兰现象”。首次对“冯友兰现象”作一概念界定,则是在1995年12月召开的“‘中西哲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方克立教授的发言中。他认为,“冯友兰现象”就是冯先生早年创立“新理学”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来放弃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上来,晚年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是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一代宗师,在他看来,人生问题是哲学家们的课题,哲学家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而应关注时代,关注人类的灵魂。因此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原人》这本书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学而篇》“礼之用,和为贵”一节的章旨,我国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各家的句读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赵纪彬先生的《论语新探》均采用如下句读法:“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多年来,此种句读法广为海内外学术界采用,似乎已成定论。但是,仔细考察起来,它却存在着严重的不确之处,完全有加以辨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