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晓洁 《时代教育》2007,(9Z):59-59
在若干次忍耐之后。我终于大发雷霆。将蒋兵拎到了办公室,他真是让我无计可施,批评了、说理了也鼓励了、惩罚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在一次作文考试中,他一直睡觉。一个字也没写,我想联系他家长,他家家教很严,他也很惧怕他的家长。于是我勒令他回家找家长,否则要停课。这时,他惯有的可怜相又露了出来。赖在办公室死活不走,随便你怎么说,  相似文献   

2.
近读《读者》中的一则小故事颇有感触:一个孩子由于车祸失去了左胳膊,他十分喜欢柔道,父母怜其残疾送他进了练习班。老师整天就教他一个招式,他有时也问老师什么时间教新的招式,老师只是让他继续练。他十分相信老师,反反复复、一丝不苟地练习。有一次他报名参加了比赛,没想到就用这一招连赢了两个对手,小组中的第三个对手十分壮实,让他费了不少劲,可当他熟练地使出那一招时,对手却不知如何应付,他在莫名其妙之中进了决赛。在决赛中,看到他瘦弱的样子,又是一个胳膊,对手都在轻视他的同时,品尝到了他那一招的厉害,品尝到了失…  相似文献   

3.
民办教师     
不知这篇文章伏广宝先生能否读到,如若能,就算我与他的一次长谈吧 !  伏广宝先生一脱下军装就来到了我村完小。现在回想起来,他的知识并不算渊博。许多难题,都是和我们一起算出来的,有时甚至是我们几个“尖子生”教会他的。但是,他有一颗爱心。课堂上,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课下,我们围着他,听他讲军营故事,他和我们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排节目、攻难题,我们一直把他当作大朋友。许多教育理论,他并不“懂”,什么尝试教学、分组教学、个性教育、合作学习……他没有阅读过。但在实践中,他都运用了,如他率先在班…  相似文献   

4.
1962年7月2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玛莉·威尔许还在沉睡。他已经起来了。他找到放枪支的储藏室的钥匙,把一枝他用来打鸽子的双膛霰弹枪装上子弹,拿到房子的前厅。他把双膛枪对着自己的前额,果决地开了枪。枪声,让整栋房子都惊醒了。此后,所有关于他的事情,都成了记忆。经历的碎片,往昔的点滴,还有年代久远的影像,连同他的房子、衣服,用过的家具、钓竿,他的一切都被悉心地剥离、嵌拼、打磨,想要完成一个非常好也非常真实的他的历史。他本身既是作家,又是猎人、钓手、拳师和游击队领袖,而且,他与生俱来的英俊,笑容迷离…  相似文献   

5.
一 刘双全是自学成才的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九疑书画院院长、南京徐悲鸿画院高级画师。他出生于九疑山,成长于九疑山,工作于九疑山。因此,他自称九疑山人。还在幼小的时候,他就迷恋山间的竹笋,喜爱林中的山雀。长大后,他更喜欢往山里拱。第一次进瑶山,他是那么激动不已,甚至在山道上翻了几个跟斗。后来,他迷上了绘画,不仅爱恋祖国的名山大川,更深恋着古老而神秘的瑶山。大山里留下他太多的汗水和欢乐,瑶寨里有了他好多的亲人和朋友。有了山,才有了他一大本一大本的速写,一大箱一大箱的画…  相似文献   

6.
梦想的高度     
《中学教育》2006,(10):59-59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六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九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7.
一张请假条     
杨会芳 《四川教育》2002,(11):13-13
“报告老师,冯明生病了,这是他的请假条。”接过这张小小的请假条,我的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因为这是冯明第一次不无故旷课了,他写了请假条呢。冯明是读三年级时,从农村学校转到我班来的。全班都知道他是个爱逃学、旷课的孩子,有时一天,有时半天。他的父母认为他是贪玩,教育几次不见效,就施以体罚,结果事与愿违,上课时,他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我每次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言不发,可是过不了几天,他又无故旷课了。所以,当我看到这张请假条时,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放学以后,我和同学们一道,到他家看望他,带去了全班同学对他的…  相似文献   

8.
看到了吗     
我们四个是流浪者:教授、脏彼得、麻袋和埃迪,我们就这样一块儿流浪,不知有多少年了。我就是埃迪。绰号这事挺有趣的,就拿教授来说吧,他曾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教授,但后来他开始酗酒,就失去了他的家庭、工作和名声。有一天他在流浪者居住的贫民区醒来,除了满脑子昏昏沉沉的酒劲儿,一无所有。后来他终于下了决心,认为戒酒对于自己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所以他就那样做了。麻袋得了这么一个绰号是因为他从来不穿鞋。他宣称:双脚套上两只麻袋,能给他更大的保护和更多的自由,更舒服,同时还不必花钱。当脏彼得从军营回来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沈志华,充满传奇色彩的学。就我们所知,他是目前大陆史学界惟一经济完全独立的自由学。没有工资、没有退休金,没有单位,职称更谈不上。但是,我们可以称他为教授、博导、研究员,他当之无愧!中国史学会选举他为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中中学特聘他为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特聘他为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很多国内名牌大学都留下了他讲课的声音。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韩国仁川大学等国外名牌大学也留下了他讲学的足迹。能登上这些大雅之堂,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更何况他还有三百余万字已出版的述!而他却是一个没有正规名分的“野”教授而已。带着对他学术成就的尊重,和对他本人的浓厚兴趣,我们一行四人采访了他。这一聊就是一天。他管饭,还有西瓜招待。  相似文献   

10.
粟裕纵横沙场20余年,他的性格深深的影响着他的军事指挥艺术。他少言多思、斗胆直呈,使他在军事指挥上形成“慎重”的特点;他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使他在指挥上保持了“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他沉着稳重,越是危险时刻愈冷静,运兵自如,特危为安。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集会,纪念他—这位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历史伟人与奇人。是他把旧中国引向了光明,是他近百年来第一次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自立于世界之林,是他改变了四分之一人类的命运,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研究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他所开  相似文献   

12.
他长得可爱极了,白里透红的脸、乌黑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只要我与他一对视,他便会把纯洁的,不含任何瑕疵的笑送给我。从他母亲手中接下他时,他便吸引了我。尤其是课堂上他自告奋勇地收作业,感觉到我注意着他时,马上抿嘴一乐,把头一扭,忙着去干他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早上,一到教室就看见一块玻璃碎在走廊里。为此,班主任还和我们论辩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但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装玻璃的工人。他在修窗,对,确切地说,是在填泥,而且填了好久。我特别欣赏他的动作,看着、看着,怎么觉得他像在雕刻一样,于是我想到了罗丹。他用那把铲子不停地轧着,填着,又不断地后退、前进地用两眼看。他是那样投入,甚至没有注意到他在那儿已经半个小时了。世界在他眼里仿佛是静止的,他的视线从不离开玻璃窗。他只是不停地看着、干着,重复着他的动作,不往教室里看一眼,也不往路人身上看一眼。他似乎很坚…  相似文献   

14.
阿祺     
阿祺是很普通的男孩,个子高高的、瘦瘦的,头发和眉毛都出奇的浓。他今年大概是13岁,由于他的年龄是班上最小的,所以每当别人问起他多大了,他就支支吾吾告诉人家他应该、可能、差不多、也许、大概、好像是13岁——阿祺的同窗们都已是14岁啰!不过,照阿祺目前的学习成绩再加上他母亲大人的意愿,他兴许很快就能变成班上最大的了——留级到师弟师妹们那里去了。阿祺尊姓乔,大名乔穆祺,可往往有些贫嘴之士光荣授予他“瞧不起”之尊号,所以阿祺在一怒之下命令每一个需要称呼他名字的人直call他“阿祺”,连老师也不例外。阿祺好口出狂言…  相似文献   

15.
一笑 《家教指南》2006,(4):47-48
[故事]强强小时候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也很逗人喜欢。可是到了5岁的时候,他常常大发脾气。脾气一来,九头牛也拉不转,只要他想干什么或想要什么,就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哭闹、打滚、扔东西、甚至自毁——用头撞墙、用手拍打自己的脑袋。越训斥他,打他,他越犟,直到满足了他的要求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6.
邂逅的感悟     
头两天,在闹市先后两次碰见了两个 30多年前的学生。   一次,我正从书店出来,迎面遇见了学生甲,我喜出望外地正要与他握手时,他竟脖子一扭……是他念书时我对不住他吗 ?不 !凭心而论,我对他还十分地偏爱呢 !那时,他爸爸是“走资派”,在班级他“抬不起头来”,有好几次要退学。可我见他聪明好学,就多次登门家访,让他继续上学。为激励他上进,我还冒着“风险”让他这个“可教育好的子女”当了小组长,并不时地表扬他。就这样,他读完了初中、高中,直至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戴了“乌纱帽”,成了声名显赫的局长……   另一…  相似文献   

17.
幽默健谈、学养丰厚、富有亲和力……靳家彦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与他交谈,只要一说到教育他就滔滔不绝,充满激情,让你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的内心、他的事业、他的情感。他说,语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的孤独、漂泊、恐惧、焦虑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王秀梅 《家教世界》2014,(10):16-17
他出生在广东省惠州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到来,给父母增加了许多欢乐和幸福,可是这样的日子却在他上小学一年级时戛然而止。有一天,他蹲下来系鞋带,却再也站不起来了。 她赶紧带他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经过化验、拍CT、做肌电图……结果终于出来了,他患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医生告诉她,这种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以后会越来越严重,只能靠加强锻炼,来延缓病情。  相似文献   

20.
凭着他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凭着他对教育的特殊理解,凭着他卓越的思想和才干,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孜孜以求,创造性地工作,并取得了斐然的业绩。 1998年,他勇敢地挑起了长岭县流水镇中心校——这所全县落后校校长的重担。三年来,向前迈了三大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使流水镇中心校成为长岭县小学教育的龙头校,他就是长岭县流水镇中心校校长刘彦成。 他胸中有蓝团。刘校长到流水镇中心校上任后,踏查了全镇11所完小和1个下伸点,掌握了全镇小学的基础设施、师资配备、人员思想、教学现状等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