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公平的基本含义是:社会制度的公正、社会运行的平等、社会利益的平衡.在法经济学视野中,公平与效率是内在统一的,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也是评判法律制度优劣的根本尺度.法律公平与经济公平存在着差异,二者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原则与“法律价值中公平优先“的法治原则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本文辩证地分析了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对银行监管法制建设的导向作用,结合中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探讨安全优先的价值取向与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对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正确把握安全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及时调整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如何在调整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处理好法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全球化和混业经营趋势的背景下,分析银行监管法的价值取向,从安全与效率价值角度探讨银行监管法律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银行与破产是不挂钩的。但金融改革后,银行作为企业法人也有了破产的可能与必要。同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成熟立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我国亟需从完善立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破产预防制度等方面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健全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降低因银行破产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破产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为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破产行为,就必须要加强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设计的研究.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具有借鉴意义.在今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就需要加强对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研究.本文将结合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两者之间是存在辩证统一关系的,要在平衡各种价值需要的基础上,协调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矛盾.法律真实追求法律权威和客观真理的平衡,是客观真实基础上法律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体人的活力.利益是主体活力的内在根据,必须依靠道德自律、社会舆论、法律规范等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正当利益,运用综合利益机制和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破产过程中,由于企业破产行为的不规范,企业借破产之名逃废银行债务,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损失.当前,从银行角度看,迫切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保全银行债权,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过程中颇为流行的社会本位价值论,个人本位价值论和能力本位价值论各有合理之处,同时也存在内在逻辑的矛盾,只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唐婧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3):146-148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金融机构破产制度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空白和缺陷.针对我国金融机构破产实践的具体问题,不完备法律、现代破产法立法理念、破产概念的广义化等对我国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慧 《教师》2011,(20):15-16
思想品德教学同时具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张扬了社会价值而遮蔽了个人价值,从而使教育失去了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基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然追求,提升教育的内在动力,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现代银行破产法律制度,阐述了商业银行破产的法律对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就跨国银行破产程序域外效力问题有两种对立的基本理论,即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在破产立法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破产程序域外效力各不相同;英美法系国家更倾向于普遍性原则,而大陆法系国家更倾向于地域性原则.在法律实际适用上的总体态度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条件下考虑公平.本文认为,我国在应对跨国银行破产域外效力问题上采用最小限制的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在资本主义主宰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情况下 ,不仅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会不断激化 ,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无法克服的矛盾 ,如跨国公司与国家主权的矛盾 ,跨国公司的效率追求与各国的公平要求的矛盾 ,知识的公共性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的矛盾 ,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矛盾等。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以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客观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5.
商法的价值取向蕴涵在商法的要素之中,商事法律规范、概念、原则和法律技术性规定构成商法价值取向的微观基础,商法的基本原则体现商法的价值取向.实质意义上商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效率和安全的集合,形式意义上商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效率和安全的博弈均衡.实然之商法的价值取向为公平、效率和安全的均衡,应然之商法的价值取向为效益最大化.不同的商事部门法体现公平、效率和安全价值的不同均衡状态.商法的价值取向遵循制度变迁原理,均衡状态仅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商事制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一切科学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评价某一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内在标准.显然,一个科学的理论是不能允许逻辑矛盾存在的.然而,科学史上发现的许多悖论就属于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司登记立法价值取向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价值要素包括自由、公平、正义、秩序、安全、效率等,这些要素当然也应当是公司登记立法的价值因素,其中安全和效率应当是公司登记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选择.但安全与效率往往存在冲突,需要在公司登记立法中进行协调.具体就我国的公司登记立法的价值取向选择而言,应当是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率为目标,在保障基本交易安全的基础上追求交易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以效率为主,更不是片面追求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技术的价值,其中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是教育技术价值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教育技术是否存在价值负荷、负荷了什么这一问题,本文借鉴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主观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人类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指出了作为现代技术分支的教育技术先天地继承了技术的属性,负荷着主体的价值追求,教育技术内在地负荷了人们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追求.同时针对教育系统主体、社会文化主体和经济系统主体三类主体,分析了教育技术呈现出的价值负荷.最后,通过分析教育技术价值负荷产生的社会根源,得出了技术化社会中物质内在蕴含的工具属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治自身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形式法治要求的恪守法律规则、严守审判程序与立法机关的多元主体、司法权的行政分割之间的矛盾 ;现代法治的民意体现与法律成为权力执掌者自上而下施加的社会控制工具的矛盾 ;法律规则的确定性与现实境况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人们之间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法律的一般规则与千差万别的事实之间的矛盾。缓解这些矛盾 ,可从现代法治之外着眼考虑 ,即在重视效率价值的同时 ,重视社会公平价值 ;在保护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同时 ,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扶持 ;重视政府权力的人民性建设 ,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等方面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民法基本理念是指民法所体现的深层次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内在的人类基本精神意蕴,它以主体平等、意思自治和追求公平为最高理念诉求,调整着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民法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达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它们从来没有成为社会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因此,中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