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了解“问题”的基本特点,了解“问题”和“课题”的联系和差别,学会准确地陈述课题。教学要求:1.分析“自读练习”中学习的问题,从中发现可作为典型的事例。2.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文章及其示范课题,收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若干实例,备用。3.印发讲课提纲:制作POW  相似文献   

2.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教什么”指学生学习内容的确定,“怎么教”指用何种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得好.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  相似文献   

3.
当下环境伦理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伦理规范而言,此二元关系无法真正解决深层次的价值塑造.传统儒家思想中“尽性”之“己”、“人”、“物”三维关系的说明,则能为环境伦理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期发表了A·毕肖普教授的短文,把中学教师做数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说得很透彻.一开头他就说,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回答教学中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可以收集事实,寻求理论解释,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数学教学中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数字”与“数”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数学概念.“数字”即阿拉伯数字,又称“数码”,只有十个:0,1,2,3,4,5,6,7,8,9.而用这十个“数字”却可组成无穷多个“数”来.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中常犯这样的错误:把一个“很大的数”说成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甚至称之为“天文数字”.其实,在数字中,最大的莫过于9.传媒的这一失误诚然令人遗憾,但毕竟是“约定俗成”,只要大家能够意会就行,倒也无关紧要.然而,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字”与“数”却是万万不可混淆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的基石,糊涂不得,马虎不得.否则,面对数学问题,不是一筹莫展,就…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可以紧扣教材体系,在教学中建立多层次的“问题”体系,逐一进行问题解析式教学.将统一的教材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密与“问题”体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纲要”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从而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以史为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引培用”思想认识和制度设计上的不足,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系列问题:“引进”和“培养”协同机制不完善;“两支队伍”的互补及共同提升制度设计不科学;支撑体系不健全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应从制度的科学设计和系统创新出发,科学地提升和盘活“增量”水准,优化和提振“存量”内涵,实现制度和文化凝聚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老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曾经盛行多年的“填鸭式”、“满堂灌”等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当前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课改洪流中已无用武之地.教材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纽带,用“活”教材、不断拓展教材内容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备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设计、营造学生动脑、动嘴、动手氛围和场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面时中学数学中一些“难学”、“难教”的内容,如何寻求一种“适切”的教法和学法,达到化“难”为“易”的功效.这要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引导学习”,采用问题串、变式串来搭建“脚手架”,用设问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形成一种能理解、能探究、能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和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好问题”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的高效课堂.为了提出“好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发散性、层次性和指向性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有趣的、高效的“好课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落实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三进工程”的重点是解决“进头脑”问题,“进头脑”关键在于讲好邓小平理论课,为此,要解决三个最突出的问题:1.坚持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2.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3.坚持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活结”与“死结”作为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更是频频出现.在面对这一类型的问题时,学生因不能判断连接点到底是“死结”还是“活结”,且不了解其基本性质,从而导致计算错误.系统性地总结“死结”与“活结”的相关试题及性质,对于学生解答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次 ,一位中学老师告诉我说 :“目前 ,中学数学教学仍然主要是搞解题研究 .现在管它叫‘问题解决’,其实就是过去的‘题海战术’,说法变了 ,其实是一回事 .”咋听 ,似很惊呀 .于是 ,在这次中学数学教师培训班上 ,我就此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 :“‘问题解决’是不是‘题海战术’?”结果 ,有 35 的人回答说 :“说法不同 ,做法一样 ,实质一回事 .”有 15 的人无法判断 ,只有15 的人说 :“不同”,但却说不清为什么 .由此 ,我们也可窥见“轰轰烈烈谈素质 ,扎扎实实搞应试”现象之一斑了 .我们的教师太熟悉“应试”教育了 ,以至观念“根深蒂固”.难…  相似文献   

14.
在具体的教学中,作为名词的“问题”,它的两个构词成分“问”和“题”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对它们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有人将“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对立起来,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能讲“按劳分配”,不能讲“各尽所能”,人为地将“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拴在一起,这是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由于这种思想理论的泛滥,导致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言行日趋严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板块 ,它是一种开放性、参与式的教学形式 ,强调的是学生参与过程 ,由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探求 .当一个“问题”提出后 ,对“问题”进行探求时 ,合理的猜想、大胆的猜想是问题探求的第一步 ,英国数学家休厄尔有句名言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 ,一般是作不出知识的进展” ;波利亚也说过 :“我要向各年级所有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提出 :的确 ,我们应该学习证明法 ,但我们也要学习猜测法 .”只有“提出猜想” ,才有问题研究的方向和必要 ,所以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是顺利开展研究性…  相似文献   

17.
从八十年代以来,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正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一些学者提出“问题解决就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倡“问题解决”,首先应认识什么是“问题”,什么是“习题”.关于“问题”说法纷纭,一般认为问题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人或团体要求去完成一个任务,对于这个任务他(们)没有解答方法和完全确定的法则.而数学问题,则是一种具有数学学科特点,根据个体或团体的现有知识情况,对自身的答案无确切的认识和解决法则状态,而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是必须满足三个特性:(Ⅰ)个体(团体)的接受性:个体(团体)必须对问题具有接受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的首联为“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其中的“晓”字在配套的教参中解释为“早晨”,课后练习也从“晓”的角度设计相关问题,题解注释指出这首诗选自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的《全唐诗》一百八十卷.其实,这一联中的“山晓望晴空”应为“山晚望晴空”,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的伙食问题历来是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这些古人遗训都说明了“吃饭”问题的重要性.高校伙食关系着每一位就餐者的切身利益,人人关心,个个注意.还不仅仅是“众口难调”,工作难度大,更重要的是办伙食方向是否正确,是以“服务”为中心,还是以“赢利”为目的?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各高校根据自已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膳食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摆正了“服务”与“赢利”的关系,既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办伙方向,又创造条件搞赢利,使我校膳食工作适应了当前形势的需要,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的“ついに”、“とうとう”、“やつと”、“ようやく”这四个副词有很多相似的用法,一般的日语学习者也不易区分.这四个词和汉语的“终于”的含义十分类似,都可以用来表示某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努力后得到某种结果.但是也有不少情况是不能和“终于”画等号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否译为“终于”的情况.通过词典例句和翻译作品的句子来分析,最后得出“ついに”和“とうとう”基本上都能够译为“终于”,“やつと”和“ようやく”以过去时“シタ”的形式出现时可以译为“终于”,其他时或体的形态则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