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万人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阜新万人坑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距市区7.5公里.它形成于1936年至1945年间,这十年正是日本侵略者侵占阜新的十年,也正是因为日本侵略者的侵占与掠夺和灭绝人性的欺压迫害,才造成阜新的大批矿工死亡,据资料记载,1936年至1945年十年间,日本侵略者为了大肆掠夺阜新煤炭资源,采取惨无人道的"人肉开采"政策,10年间掠夺煤炭2500万吨,造成矿工死亡7万余人(其中包括很多被屠杀的矿工),因当年日本侵略者控制的三个煤矿(太平矿、高德矿、孙家湾矿)均在孙家湾南山附近,就把孙家湾南山作为当年四大"满炭墓地"之一,它也是解放后保留下来唯一的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死难矿工遗址.  相似文献   

2.
阜新万人坑     
<正>阜新"万人坑"坐落在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占地5平方公里,埋葬着七万矿工的遗骸,始建于1940年,原为日伪统治时期埋葬死难矿工及抗暴青工墓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处日本残害中国矿工的遗骨陈列馆,是日本侵略者残害矿工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这些矿工大多数死于1937-1945年,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迫害与压榨之之下。阜新煤矿是我国大型煤矿之一。1936年10月1日,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了"阜新矿业所",开始全面掠夺阜新的煤炭,从关内河北、山东等省大量骗招劳工。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8)
<正>一提到"南京大屠杀",相信很多国人会把它定性为一段不能忘却的"国耻":它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证明,更是激励国人振兴中华的历史教训。人们谴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的累累暴行,同时强调30万同胞遇难的史实确凿无疑。然而这场发生在80年前的金陵城惨案是如何从个体记忆上升到国家乃至世界记忆的,又是如何融入"国耻"的主导叙事?围绕该历史事件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极其严重的反人类罪行,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无数暴行中的一个最残暴的典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首要在于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乃至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在于铭记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这具有普世价值,顺应人类普世伦理要求,此外还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雄辩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侵华期间在阜新残害中国矿工,造成7万多矿工死亡,形成四个万人坑的罪恶行径。在对万人坑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对万人坑进行宣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岗头惨案     
孙淑兰  翟红 《兰台世界》2003,(12):40-41
在东港市,一提起十字街镇小楼房村的南岗头,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36年,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南岗头大惨案就发生在这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占我国东北,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到处烧杀掳掠的罪行,激起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的顽强反抗。他们在  相似文献   

7.
周蕾 《新闻世界》2006,(10):21-23
矿难,一个熟悉而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矿难带来了财产损失,也无情摧毁着一个个曾经幸福的家庭。有数据显示,70%--80%的矿难都是由煤和瓦斯突出引起的。然而,专家解析说:“煤和瓦斯突出前一般都有先兆,如果这时负责瓦检放炮的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及时发现危险,就能够避免矿难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卧龙矿就有这样一位普通矿工,他在一场煤与瓦斯突出的灾难中,临危不乱,引领着40名工友闯出生命险区,成功自救,走出了一条平安回家路。他叫马力。近日,这位挽救了40条生命的矿工,成为今年安徽省惟一入选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组织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矿工”前20名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27-1928年日本曾三次出兵我国山东,一手制造了违反战争法规及惯列的、震惊世界的“济南惨案”,这是日本侵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关于济南惨案,我国史学家们无不用其锋利的笔触揭露和抨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墅蛮行经,然而,由于日本军阀在暴行后的虚伪宣传,歪曲了历史事实,济南惨案在日本人眼中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下面笔者就来谈谈日本人眼中的济南惨案。早在1928年4月19日,日本内阁会议就已决定出兵山东,铃木参谋总长向天皇裕仁奏请出兵山东,也经获准,“决定由天津抽调三队兵力,开往济南,由熊木抽调混成旅五千名,并电信队及铁路部队各一队,…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硝烟滚滚的中国大地上有四类报刊:一是国民党办的各种报刊;二是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一批民营报刊;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在前线和后方的大量报刊;四是日本侵略者和它豢养的一些汉奸文人办的大批敌伪报刊.后者已成为历史垃圾,为世人所不齿.前三类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在唤起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利津县,英雄六连浴血北张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广为传颂。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72位烈士,利津县在北张村建立了72烈士陵园。陵园正门上的对联写着:抗日寇功载百世,救中华英灵永存;横批:光照千秋。利津县档案馆以这次战斗为主题,采取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采集,以期抢救历史史料、丰富馆藏资源、填补历史空白。  相似文献   

11.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5,(26):10-11
阜康矿难7月11日凌晨2时30分,新疆阜康神龙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当时总计有87人在井下作业,4名矿工侥幸生还。截至12日17时30分,矿山救护队员共找到76具遇难矿工遗体,仍有7名矿工下落不明,救援人员正加班加点进行搜救工作。(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7月3013,以色列轰炸了黎巴嫩南部加纳(Qana),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和死难儿童有关的照片立即成为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头版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共五年又九个月。在此期间,抗日救亡成为许多报刊的宣传中心,同时还创办了一批以促进抗日救亡运动为使命的报刊。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推动着报刊的发展,而报刊宣传又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在我国新闻史上,这几年是报刊宣传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在“九一八”之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国土上屡次挑起事端,已经引起中国舆论界的关注和抗议。如一九三一年六月和七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中村事件”和“万宝山惨案”后,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连续发表几篇文章指出: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部分表  相似文献   

14.
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为京津门户,背依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广阔腹地,是东北地区联系世界的窗口。然而,就是这样一方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的土地,在近代历史上先后被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霸占了47年。沙俄和日本占领时期,大连的城市建设留下了大量侵略者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老河影惨案"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时英国侵略者溯长江而上,一路烧杀劫掠,行至仪征老河影一带江面时,遭到当地盐民的顽强抵抗,进攻气焰受挫。然而扬州地方官员和盐商为了免于扬州破城之虞,竟向与侵略者妥协勾结,许诺向献上五十万的"赎城费",以换得英军不攻入扬州城。同时,以颜崇礼为首的盐商在地方官府的授意下,向英军统帅告发老河影盐民的聚居地所在,出卖盐民,从而导致英军深夜炮轰老河影,千众盐民惨死的"老河影事件"。《清宫扬州御档》收录了一篇扬州地方防务官员的奏折,再次印证了这一惨案,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为京津门户,背依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广阔腹地,是东北地区联系世界的窗口.然而,就是这样一方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的土地,在近代历史上先后被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霸占了47年.沙俄和日本占领时期,大连的城市建设留下了大量侵略者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为铭记这一历史时刻,我们对首钢档案馆馆藏的日伪档案进行深入发掘、研究,新发现一批日本侵略者占领石景山钢铁厂的档案材料和玻璃底片.这些材料是日本军国主义疯狂掠夺,穷兵黩武,走向失败的铁证;同时也深刻印证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如果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就不可能通过工业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通过这次对日伪时期档案的梳理,也引发了我们对于首钢百年历史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相似文献   

19.
山西朔州“3·19”矿难共造成72人死亡;之前1个月的辽宁孙家湾矿难夺去了214名矿工鲜活的生命;再往前的几个月内,死亡148人的河南大平矿难、死亡33人的河南平顶山矿难、死亡166人的陕西铜川矿难不断吞噬着矿工的生命。经初步认定,朔州矿难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而那些特大矿难的起因同样是瓦斯爆炸。人们不禁要问,瓦斯这个“煤矿杀手”还要横行到何时?难道瓦斯真的那么可怕,不可防范吗?瓦斯:魔鬼露出狰狞面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家湾矿难就是一起瓦斯爆炸事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瓦斯问题专家张宏伟说,瓦斯已成为造成我国煤矿恶性事…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没齿难忘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用刺刀挑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长达8年之久的苦难。上海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重灾区,曾经受过两次战争的蹂躏及长期的殖民血腥统治。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教育后人毋忘历史,上海市档案馆在纪念中国人民神圣的抗日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以无可辩驳的凿凿事实.揭露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上海人民欠下的累累血债。本书所选用的史料有约40%是来自旧日文档案.档案全宗形成单位有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