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的,从不同角度去看,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们从事新闻报道亦是如此:同样的新闻事实,往往因选取的角度不同,有的稿件显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有的稿件则血肉丰满、活灵活现。因此,一旦发现了可报道的题材,只有选准"最佳"的新闻报道角度,才能把新闻写透写活,使读者喜欢看。那么怎样选取新闻的最佳角度呢?要打破只从正面看事物的老框框,善于从侧面选择角度去表达事物看待一个事物,从正面看是一个模  相似文献   

2.
角度,泛指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大师们特别强调角度。新闻报道跟绘画、摄影一样,同样有一个角度问题。新闻角度,是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揭示主题的突破口,也是记者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 写新闻稿,必须注意选择最佳角度。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而新闻事实一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内涵丰富、形  相似文献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山如此,采写新闻也是同理。一个新闻题材,要想写新意,就要选择最佳报道角度,那么,怎样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呢?就是要从贴近生活的角度去研究群众的思想,群众的心理,群众的情趣,群众的要求。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4.
拍摄人物、风景照时,照相机的镜头和被拍摄景物相连成的直线与被拍摄景物的平面要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谓之摄影角度。不唯摄影如此,文字等新闻作品的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也很讲究“切入点”、“出发点”、“着眼点”,这也就是新闻采写的“角度”,简称为新闻角度。角度不好,“窈窕淑女”会被拍成“半老徐娘”,“奶油小生”会被拍成“半百老头”.新闻采写角度不好,“金光闪闪”的新闻事实会为“沙土”掩没。相反,新闻角度好了,可以小见大,收到事半功倍、滴水见太阳的奇妙效果。但凡事总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把“新闻角度”强调过了它应有的“角度”,或者使“新闻角度”扭曲了它应在的“角度”,那就不是“新闻角  相似文献   

5.
<正>不同的摄影角度形成的视觉画面是千差万别的,产生的摄影作品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新闻摄影记者角度的选择对新闻摄影采访有很大的作用,摄影记者也非常重视新闻摄影角度的选择。新闻摄影角度的选择能够突出强调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也能弱化对新闻的表现效果。角度的变化不仅产生不同的画面造型,还能对读者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说角度的运用不只是画面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新闻图片拍摄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新闻摄影领域,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好照片,但数量不多,与报刊的需要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有人视经济新闻摄影为畏途,认为经济新闻摄影缺乏可视形象,不容易拍出精彩镜头,不外乎是机器加入的形式;认为经济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东西,只适合于文字报道,不适合于图片形式的表现等等。 凝结在感光胶片上的新闻摄影实质上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摄影记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新闻三昧》2007,(11):47-48
新闻注重一个"新"字,新闻摄影也不例外.要使新闻摄影报道常新,就必须做到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而达到这些目的的重要途径就是摄影速度.新闻摄影的速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二是快速反应,抢拍抓拍;三是尽快把作品发送到新闻单位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范敬宜同志讲到《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时说:放在头版头条,是想提倡一下新闻的创新。这条消息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记者要善于发现新闻,而且是不大被人注意的新闻。二、要善于找新角度。如果这篇报道从正面写天津这家工厂如何为国争光、注意质量,就可能写得很一般化;如果不把刘厂长放在这个新闻背景下来写,而是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也不会给人很深的印象。三、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上部分,谈到新闻写作选择“最佳”角度,概括了四个方面。此外,选择读者知识水平容易接受的角度写新闻,也可成为“最佳”角度。这里顺手举出今年3月10日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京诞生的报道,可以说明这一点。请看,《北京日报》等报纸刊登的这条新闻,都从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生的情景,写到新生儿的健康和母亲的喜悦,对试管育婴的经过只简要易懂地交代几笔,引起广大读者的普遍兴趣。本来,试管育婴是一项复杂的医学实验。如果从医生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传达的现场感和即时性,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的主要特点。而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时候,从对新闻现场感的把握、报道角度的选择,到抓取最佳瞬间,可以供其思考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打台球要选取最佳角度才能够多进球,进准球。写新闻也和打台球一样,同样的新闻事实,角度选得准时,新闻就会靓起来,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是珍珠也容易混杂在污浊的鱼目中。对同一个新闻事实,记者采访和写作的角度不同,写出的新闻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刚刚提笔写新闻评论的同志不善于说理。抓住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论题,只能解释表层的意思,用抽象的结论代替说理。只说空洞、抽象、笼统的道理,这用写评论的行话讲,叫做没有理境。  相似文献   

13.
摄影已不是记者的专利,在当今时代拥有高档照相机大有人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摄影爱好者达700多万,这是一支庞大的摄影队伍。而在媒体从事新闻摄影的记者只占到其中极少数。既然拥有如此庞大的摄影队伍,为何难以见到具有焦点、易引发社会共鸣的新闻图片?
  笔者曾经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记得当初作品能在报刊杂志发表就是一种荣幸。今天看来,虽然有多幅作品发表,但从真正意义上说还称不上新闻摄影,大多是给报刊杂志配图。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只有同文字新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并在配合和协同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示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体裁的意义,从总的情况来说如此,从一张新闻照片发生作用来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独家新闻,对于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今天已越来越少,几乎很少有一件事是仅仅只让某一位新闻记者来处理的。于是,新闻角度的选择就成了关键,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法码。所谓角度,就是新闻采写的"切入点"、"着眼点"。角度不同,写的新闻也就不一样。如果新闻采写的角度不好,重大的新闻事实就会淹没在庞杂的现象中,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相反,新闻如果有了一个好的角度,则可以以小见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这条新闻,就是编辑部从记者写的长达几千字的会议新闻中"筛选"出来的。这就是巧选角度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以可视的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再现新闻事件的.形象是传播的主体,形象是新闻“语言”,文字只是形象的补充,形象的典型程度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正因如此,要搞好新闻摄影报道,必须首先在“形象”上做文章.改善了形象效果,也就提高了报道质量.由于是形象报道,所以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别于文字报道.文字报道在选择对象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于摄影的形象报道来说,这只是标准之一,是基础.只有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不乏其形象特征,才是摄影报道选择的最佳对象亦即摄影报道的生命所在.不具有形象特征的新闻,可以形成文字报道,甚至成为优秀的新闻报道,但却不便于形成摄影报道,更不可能成为摄影佳作.所以新闻事件的形象性,是摄影报道在对象选择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刘铁生 《军事记者》2002,(10):59-60
图片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它包含着两方面问题,一是新闻图片的作用、地位问题,二是新闻摄影的素质问题。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实在新闻实践中,这两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至少没有解决得很好,但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重视新闻摄影,掌握新闻摄影手段,对新闻从业人员非常重要。在新闻的道路上多一种手段、也就是多一只新闻摄影翅膀,多一只新闻摄影的轮子,新闻从业人员应努力成为图并茂的两栖记。  相似文献   

18.
笔者的主要采访区域在全国百强县(区)萧山,经济新闻的采写量比较大。如何写好县(区)域经济新闻?在笔者看来,首先要善于把握大尺度观察。这有三个层面上的要点:一是把握新闻的角度与事实的本质。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常常会为找角度而"众里寻它千百度",认为只要角度抓得好,不  相似文献   

19.
陈骊 《新闻世界》2012,(7):258-259
当前,党和政府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求和鼓励我们在工作中创新突破。对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而言,创新是写好新闻,讴歌时代的需要,新闻报道也要与时俱进。具体落实到专题新闻摄影上,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一般,拍出来的专题图片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拍出来的专题图片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科学摄影的概念较早兴起于天文摄影领域,通过对日月角度、典型星座和系内行星在空中角度的计算,提前规划出天体与地标建筑、目标对象同框的拍摄手法。科学摄影手法在快速发展,且已经衍生出多种侧重方向不同的辅助计算软件。对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科学摄影就如同“第二个CPU”,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特定场景拍摄所需的前期工作量,科学摄影的熟练使用不但为人们“看世界”提供了更新奇的角度,而且通过优化取景角度寻找最佳拍摄点位,符合画面真实性这一新闻摄影的首需要务,是新闻摄影工作中的良好助力。基于此,本文就科学摄影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