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歌 《海外求学》2003,(9):24-27
对于那些有意出国留学、又对国外的教育状况不甚了解,不清楚通过怎样的渠道、程序找到理想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留学中介;“留学中介”这块蛋糕也因此越做越大,从移民、自费留学、申请奖学金到对学生在国外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海外求学》2004,(3):11-11
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出留学预警,提醒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不要轻信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布的各种留学广告信息,要警惕互联网上的非法留学中介活动。  相似文献   

3.
景延 《海外求学》2003,(23):35-35
“费用低、不要资金来源证明、学生享有丹麦本国大学生福利——免学费、可合法打工,政府对学生打工免税、一年的签证期,到期可续签”。今年4月,福建10多名高中毕业生的父母因听信福建省长宏出国留学中介上述欺诈性广告宣传,把孩子送往丹麦留学,结果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大量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一些唯利是图的中介机构以及不合格的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借机骗取中国学生的钱财。有关专家告诫说:出国留学谨防中介陷阱。  相似文献   

5.
马广志 《海外求学》2004,(18):54-57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自费出国留学的人中,约有80%是通过留学中介走的。随着自费留学队伍的不断壮大,由于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低龄化,自费留学服务市场日益火爆,自费留学中介的作用日益增大。但是否选择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就进了出国的“保险箱”呢?  相似文献   

6.
吴昊辰  王若懿 《教育》2007,(8S):22-23
近几年来,中国的低龄留学潮越来越热。很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要将十几岁的孩子送出国门。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往往给一些非法的留学中介留下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7.
《世界教育信息》2007,(2):70-70
近日,我国在法兰克福AWT语言学校(AWT Bildungsgesellschaft mbH&Co.kG)学习德语的留学人员反映。该校已申请破产。在该校学习的学生被迫停课。而根据当地法律,当事人与宣告破产的机构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有关经济纠纷。由于这种法律诉讼所需时间相当长。就读的学生很难及时追讨已缴纳的担保金等费用。但是,仍有机构或个人,包括极个别取得留学中介资格的留学中介还在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发布为该校招收留学生的信息。个别机构还在做我国高中生能直接进入德国大学或就读德国语言学校可以保证转入德国大学等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8.
办理出国留学的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信息不对称”在留学领域主要指留学中介人员与办理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掌握的信息数量、质量差别都很大。一般来说,专业的留学中介从业人员信息源多、掌握的信息量大而且较为准确,但是学生和家长囿于条件所限,掌握的相关信息就要少得多。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在留学中介与留学当事人之间才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王蓓 《海外求学》2004,(16):58-59
高考过后。留学市场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忙着为子女们的前途劳心费神的家长们辗转于各个中介与学校之间,不仅担心所找的中介是否有合法的资质,而且还要通过各个渠道了解所选海外院校的真实情况。从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国内取缔非法留学黑中介的行  相似文献   

10.
曹刚 《海外求学》2003,(16):26-27
高中生出国留学在目前的留学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在国内紧张地参加高考的学生相比,他们显得“悠闲”了许多,不用一起挤“独木桥”了。但是,与国内的很多学生相似的是,他们在选择国家、学校以及专业时,也显得非常盲目。往往先选国家和学校,再选专业,而且盯着那些名气大、听上去好听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国前往英国留学的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对于2004年的英国留学,有关留学专家继续看好。据介绍,英国的大学正在逐渐了解中国学生的情况,在增加了解的情况之下,学校非常愿意接受合格的中国留学生到英国去学习。留学中介也对英国留学市场持乐观态度,有关人士分析,英国把教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05,(11):62-62
为保证中国留学生安全,使其放心地留学,新加坡针对中国学生及其父母以及留学中介推出一系列配套的安全留学新模式,以开辟更大的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6,(9):52-52
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网日前发布2006年第一号留学预警,提醒中国学生及其家长谨防中介借培养护士为名进行诈骗。  相似文献   

14.
李丹丹 《海外求学》2003,(16):43-43
留学中介服务,已经历了逐步整顿、规范的过程,正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无论是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或客户的心理意识较之以前无疑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许多人还是忽略了留学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丹丹 《海外求学》2003,(14):52-53
“丹丹手记”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主持这个栏目的是上海东方留学有限公司加拿大部经理、留学顾问李丹丹。本刊是从来稿中结识李丹丹的,通过沟通双方都认为开辟这个栏目是必要的。 在长期从事留学中介的工作中,作为留学顾问的她,有很多的想法和感触,并且有一种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感觉。“开门办刊”是《海外求学》恪守的宗旨之一,由留学咨询的专业人士为本刊撰稿也是《海外求学》的一个特色。如果通过“丹丹手记”这个栏目能给广大读者送去一些提醒、忠告、启示或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7,(8S):29-29
提示: 据统计,目前的留学纠纷中,60%是因为合同引起的。一些非法留学中介利用客户对申请过程不熟悉的弱点,在合同中写入一些模棱两可、看似公正实则有损客户利益的条款,也就是社会舆论所称的“霸王合同”。最终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了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陈雯 《现代企业教育》2012,(18):207-208
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高校自费出国留学群体的迅速扩大,完善出国留学工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工作体系中优质留学服务更是为学生的留学生涯锦上添花。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留学服务中介相比,高校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留学管理服务。本文结合当下留学形势及自费留学趋势,分析提供留学服务的主要主体,提出高校应建立留学管理服务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的为留学人员提供出国及回国服务,在国际教育交流大格局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世界教育信息》2006,(4):32-32
2006年3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2006]1号留学预警,告诫留学人员警惕以办理“护士到国外短期学习培训后就可以工作”为名进行的中介欺骗活动。内容如下。近期,有个别机构或个人以办理护士赴国外短期学习培训,然后安排工作,或者先到某国学习培训,然后再转到第三国工作为名从事中介欺骗活动。这些机构或个人往往以“帮助办理短期学生签证赴国外学习培训,之后安排在当地或第三国做护士挣大钱”为诱饵,借机收取报名费、签证费、体检费、中介费、国内学习培训费以及国外学习培训费等总计十几万元的费用。实际上,一些国家对国外护士到其国内就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威 《高中生》2010,(12):47-47
不少号称留学中介的公司证照没办齐全就开始大肆招揽中介业务,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备留学中介服务的资格。他们靠着打游击战的方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些钱卷起铺盖便跑,有的甚至改头换面.无从查证。鱼龙混杂的留学市场,假中介浑水摸鱼.骗钱没商量。  相似文献   

20.
李丹丹 《海外求学》2003,(17):27-27
眼下.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日趋增加.委托留学中介办理出国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说,中介机构给申请人办理出国留学最主要是申请学位和办理签证。虽然许多人通过各种途径.对于想要去留学国家的名校都有比较好的了解,但是当中介替申请人申请学校时.申请人还应当警惕一个情况,即名字相同、学校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