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学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笔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一些探索,形成了立足基础性、渗透教育性、着眼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思路,使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课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上传授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践性强是社会课的鲜明特点,坚持贯彻好实践性这一原则,也就成为教好社会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社会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社会课的开设,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新开设小学社会课,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育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关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二是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其中,了解社会常识和培养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6.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祖国、世界方面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规定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明确了社会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教材融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为一体,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同时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结合社会课的特点谈谈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做法。一、收集、调查访问,加强社会教学的实践性。社会课内容包罗万象,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性。因此,课堂四十分钟的容量大,时间紧,课堂…  相似文献   

8.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小学社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笔者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搞好社会课教学,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  相似文献   

11.
舒玮 《文教资料》2006,(6):126-127
社会课是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以社会性为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课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因此,在社会课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既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教材,更要带领学生从社会教材中走出来,去面对社会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一、加…  相似文献   

12.
社会课教学初探昆明市西山区马街小学尹韶明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新开设的一门学科,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在教学中,我遵循教育科...  相似文献   

13.
小学社会学科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教好这门学科,使之达到《大纲》中,“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要求呢?我认为,在社会课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小学生“学会做人”。下面就谈谈...  相似文献   

14.
小学社会学科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次复习,本次复习应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完成,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社会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其次要明确复习的要求,了解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教育已从原来的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转变;从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转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小学社会课的开设,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懂得了一些社会常识,学习和具备初步的社会生活能力。目前,小学课程里缺少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常识教育,导致小学生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的薄弱。因此,在社会课中,要注意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6.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社会课要求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常识都来自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认识、适应社会能力,只有经过接  相似文献   

17.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求。社会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以及法律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确实,学习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生学习一门技术或学科的最有效的动力源泉与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因此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与情境中主动地去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养.笔者是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在十余年的教学中,初步形成了努力营造氛围,认真培养美术学习兴趣,切实增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美术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新开设的一门综合学科。这门课的开设,标志着我国小学的课程设置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认识到,小学社会课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落实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中应该注意发挥学科优势,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社会课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社会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社会课教学,要使小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0.
刘志慧 《湖南教育》2002,(18):28-28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社会课是一门以认识社会为主线,将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以及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常识课。其中,很多内容知识性强,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而小学生知识面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如果教师教学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难而怕,由怕转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呢?我立足于“兴趣”,针对“需要”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一、针对需要的对象性,灵活处理教材。需要总是对一定事物的需求或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