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富强 《教学考试》2024,(14):36-41
<正>在近几年的浙江、湖南和山东等省的高考中,新增加了化学反应选择性题目的考查,学生在答题时不知道是从化学反应速率还是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思考,答题思维混乱;在二轮复习中综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知识深入理解化学反应选择性,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形成解题思维模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化学反应选择性(一)什么是化学反应选择性在现实生产中许多化学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反应体系,相同反应物发生不同的反应,从而生成多种生成物,  相似文献   

2.
<正>一、灵活运用常规方法化学平衡的常规解题方法与普通化学反应题型的解题方法相似,按部就班地找出参与反应的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起始值、变化值和最终值,并将平衡思想融入其中,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式进行解题。例1在一个容积为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Y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
"差量法"是通过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差来判断某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反应或生成情况,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解题方法.它能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现就初中化学计算中经常出现的几种类型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全国卷高考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考查特点,提出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包括:课本方程式的迁移;给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从流程中寻找反应物和生成物;陌生的电极反应式等四种类型.同时,结合历年全国卷及各省市自主命题的经典考题,对该类题型的考查类型及解题策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高兰梅  胡冰 《中学理科》2004,(12):45-46
涉及到过量问题的计算题通常有两个标志 :一是同时给出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的量 ;二是同时给出了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这类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分为两步 ,第一步检验什么物质过量 ;第二步按量少的一种进行计算 .检查过量的方法有多种 ,最常用的有验算法、不等式法和极值法 .当某种物质过量时 ,可能发生新的反应 ,这是过量问题中的一类较难而且又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下面举几例说明反应物过量问题计算的解法 .【例 1】 将 6.5g锌投入到含 0 .1molHCl的盐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求生成标况下的氢气多少升 ?解析 :此题可先用验算法或不…  相似文献   

6.
守恒是最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之一,“守恒法”是解决化学题的金钥匙,综合分析、挖掘反应体系中的守恒元素、建立等式关系,可达到速解巧解的目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存在着物料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在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电荷数守恒;任意一个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均不相等,但整个体系的能量守恒.这就是运用守恒法解题的理论依据.当然,企图通过几种特定的解题技巧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突破也是不现实的,适当的感悟与练习是我们走向成功彼岸的必经之路.下面举…  相似文献   

7.
有机化学推断题是高考必考题型,涉及的知识点多、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解题时常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从反应条件、官能团、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的差异等反面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循环反应是指一个反应的某生成物在另一反应中可生成该反应的某一反应物的两个反应,具有互为连续、循环进行的特点.有些循环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叠加把中间物质消去,直接显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写出总反应方程式再利用定量关系进行解题.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计算题中,有时候巧用各种守恒能快速解题,现将一些守恒方法总结如下. 一、质量守恒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可得出下面的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在解题时,建立"等效平衡"模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等效平衡",就是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去投入反应物,建立起的平衡状态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1.
正守恒思想是解决初中化学问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守恒思想,关键是抓住有关化学变化的始态与终态,不需要纠缠变化过程的细节,利用其中某种不变的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因为同种元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图象法解题,是从定量和变量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过程,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其主要类型有:讨论反应发生的程度、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讨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取值范围.其解题思路是:写出分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临界点的反应物的量或生成物的量,确定讨论的范围;在不同的范围内作出相应的图象.图象一般包括起点、转折点(临界点)、终点.其最大优点是:形象直观,不需要详尽细致的解题过程,只要根据图象就能很好的解答.用图象法解化学问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解化学综合计算题有各式各样的解法,但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效果不尽相同.对于有两种反应物参加,因某一反应物的量不同,所得产物不同的反应,一般采用按反应步骤,根据反应物的量不同分步讨论进行计算,或用讨论法,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在不同的范围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等效平衡是化学平衡中的一类特殊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把等效平衡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并且适当地在典型例题习题中加以应用是掌握等效平衡的关键,还可以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及"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一,等效平衡的类型及常见解题方法 1.按反应条件及反应特点来分,等效平衡类型可以分成三类: Ⅰ类: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即△V≠0的体系); Ⅱ类: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即△V=0的体系); Ⅲ类:恒温恒压下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15.
蒋良 《考试》2003,(11):41-42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之一,高考试卷中年年都有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现将近五年高考中的这类题小结如下。一、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解题依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计算中,"差量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所谓"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与生成物的生成量的比例而建立起来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该类题目是对盖斯定律应用的一种考查,一般有两种解题思路:一是设计一个途径,使反应物经过一些中间步骤,最后回到产物.另一种是分析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关系,然后通过各已知反应间简单的代数运算得到所求反应,以此来算得所求反应的反应热.第一种方法较麻烦,不实用.因为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很难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反应过程(理论性强,但解题不实用).而第二种方法却可以使棘手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现将第二种解题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各省市的中考题,固体混合物无数据计算经常出现。这类题的特点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没有给出具体数据。解题时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找出某些物质及其量间的内在联系,把隐蔽的数量关系挖掘出来,从而建立关系式,达到解题的目的。正确运用有关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基础;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试题中的已知县和所求量,分析试题中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理出解题的思路和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题型大致可分为二类:一、固体混合物与液体反应,来反应物的质量比例1有一包钢与锌的混合物粉末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  相似文献   

19.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化学高考的热点,这类题目题型多样,内容综合,解题需较高技巧.气体实验装置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气体的制取 由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计算题中,用字母代表数据,由于字母取值存在不确定性,反应物间过量关系就有差异,反应过程也会不同。因此,解题时需要通过对字母取值范围进行讨论,设计多种可能情况,一般的计算题就转化为讨论型试题,使试题难度加大。灵活性增强。这类试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字母取值的可能范围讨论 在有并列反应或连续反应的情况下,如果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的用量,则需要进行多种情况的过量关系计算。一般来说,首先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寻找界点,确定区域,然后在各个界点和区域范围内讨论求解。’96全国高考化学压轴题(第26题)。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此题与国家教委高考命题组编拟的(1995年化学测试题)第24题,题型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