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意义]随着社会工业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突发事件的概率、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以突发事件为始的危机对社会安全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这一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为研究对象,探究突发事件内在运行规律,解决突发事件事前分析领域缺乏系统化感知预警方法的问题。[方法/过程]以哲学理念为立足点,以数据化思维为切入点,以可视化方法为承载体,提取突发事件内部的主要因素,选用时间序列模型抓取突发事件连续信息流,融入信息熵概念,构造突发事件突变点预警模型。[结果/结论]融入排列熵的突发事件突变监测方法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突变监测和风险预警,为突发事件的事前预测、预警领域提供参考。[局限]虽然本文阐述的方法是对突发事件领域现有研究的有力补充,但是监测方法目前还较为单薄,仅对事件内部最为突出的单一因素采集分析,以及仅对突变点有所识别,关于实现进一步应对突发事件的人机结合智慧协同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研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背景下涉疫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为预防涉疫突发事件,化解涉疫矛盾引发的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饱和度检验分析,总结出5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涉疫网络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对于涉疫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防控举措是刺激因素,网络媒体是媒介因素,社会认知是中介变量,群体心理和群体利益是直接推动力。并据此为政府预防、化解、治理涉疫网络突发事件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突发事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社会经济突发事件对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文章基于电子政务模式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突发事件处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GIS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发生机理对于科学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立足搜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资料和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得出公平性这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核心诱发因素和文化冲击、个人需求等8个主要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公平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理,揭示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最后根据发生机理提出了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根源的主观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寅峰  刘德海 《预测》2004,23(6):43-45,9
本文运用主观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根源。社会弱势群体考虑对收入差距敏感程度这一私人信息后,其行动策略集合发生变化,运用前向归纳法对弱势群体采取非子博弈纳什均衡的斗争策略具体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条件取决于弱势群体对博弈收益差距敏感程度、自身收益的变化率和现存社会体制下各社会阶层采取不同策略的预期收益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诱发因素及具象化表达非常复杂且呈混沌多元形态,风险点与风险导控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均有分布。从三元空间信息观的视角出发,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致因因素在三元空间中进行解构,梳理群体极化风险耦合过程,有助于厘清群体极化形成规律,加深对群体极化风险的理解、风险传导机制和路径的把握以及风险演变规律的识别。[方法/过程]本文结合突发事件的特征,在三元空间信息观视域下解构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致因因素,并基于风险耦合分析了三元空间之间的定向耦合、物理空间中的非直接耦合、社会空间中的互感耦合、信息空间中的参量耦合。最后论述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形态的演化。[结果/结论]本文为群体极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了群体极化研究的理论边界,将为群体极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网络舆情导控策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高校突发事件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笔者通过对一起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思考,探讨了在高校突发事件中辅导员工作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特殊时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突发事件正冲击和困扰着高校,大学校园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描述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列举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以及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占比情况,并从社会自然因素、高校管理因素、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针对高校应急教育滞后、家庭危机意识启蒙不足、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应急能力不强的现状,从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培养应急管理队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机制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以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强化应急教育等手段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有逐步增长的趋势,不仅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而且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本文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类型和成因分析的研究,提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措璇,试图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从机制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倩  王阳  黄海林  杨雪  孙杰 《现代情报》2011,31(1):173-177
我国近年处在突发事件频发时期,突发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能够安抚恐慌的大众,提高政府及社会传播和解决突发事件的效率。手机等移动设备是"带着体温的媒体",能够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基于这个特点,尝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期更好地将移动技术运用到公共突发事件上,满足社会需要,对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突发事件传播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1.
日美英交通事故信息搜集、汽车召回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的信息成为推动最近丰田召回事件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汽车安全对中国百姓的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对中国与日本、美国、英国三个发达国家相关管理体制的对比,在交通事故信息搜集与汽车召回管理体系关系方面,发现了中国现有汽车召回和交通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为完善中国的相关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具有政务信息生产、政务信息传递、政务信息利用和政务信息监管等基本功能,同时具有提供社会规范、提供生产经营性信息、提供社会服务性信息、沟通协调等多种信息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浅议信息管理职业及专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rriving of information society has ma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come a specialized social occup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is just the cradle to train this kind of special talent. The paper explores how to comprehend and trea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ccupation and how to position our special educ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requirement for occupation.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主体素质及其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主体在信息社会及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在信息化测度体系中有必要包含信息主体素质测度的指标。本文探讨了信息主体素质指标在社会信息化测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测度内容,并在投入-状态-影响的框架下进行了指标设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军 《软科学》2011,25(6):123-126
对四川省"十一五"期间相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取出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的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纳入SPSS回归分析,建立起事故统计模型,揭示出安全生产具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和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运用ARMA模型,预测出"十二五"时期全省生产安全事故下降幅度趋缓,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提出政府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安全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现代情报》2009,40(1):152-158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相似文献   

17.
信息过载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网络化信息环境中,随着新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增长,信息过载正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信息过载产生的背景及起因,探讨了其原因及影响;同时还总结了应对信息过载的策略和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论情报意识     
徐网大 《情报杂志》1991,10(3):8-13
情报意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本文对情报意识及其发展,情报意识的主要表现,情报意识与情报素养、情报行为的关系以及情报意识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旨在宣传、倡导和强化情报意识。  相似文献   

19.
赵晨  李维  陈如栋 《科教文汇》2013,(19):171-172
目前,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纠纷处理的研究中,应急管理机制的探索日益被关注。从校园应急处置机制的现状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对于事故的处理未形成一套便捷高效的处理模式,对于资金的来源与拨付制度也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此外,由于立法的不完善,教育部门对高校事故的监督体制也存在改善空间,总体而言呈现出任意性、滞后性、封闭性的特点。反应到社会实践中,学生伤害事故的矛盾一旦激化,往往会使学校、学生、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通过建立专项应急救助资金、系统化问责体制,从而探索出一种能较好降低学生伤害事故风险、稳定校园秩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柯美焱  陈朝辉 《科教文汇》2011,(16):198-198,205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活跃在社会网络的网民越来越多,其个人信息出现在各类网站上,面临着安全隐患。研究社会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以推进社会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