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当代世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基本内容。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描绘出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最终发展的道路与选择。  相似文献   

2.
生态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由此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生态自然观。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为我们解决生态安全问题指明了路径方向,它启示我们必须树立生态安全意识和建立生态观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和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的发生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是与农业的起源一起发生的,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生态文明是在应对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挑战中发生的,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朝着生态化,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生活方式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4.
潘丹丹 《时代教育》2013,(1):163-164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完整的、系统的生态观,这包括:既要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利用自然,科学定位人与自然的相处,更要与自然和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高校生态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丰富而系统的生态哲学思想蕴涵,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高校的生态德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高校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人际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态伦理学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忧患意识的理论思考,它的出现是人类伦理思想史和观念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进行生态伦理学思想基本方法和原则的建构时借鉴东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扩展伦理学研究的领域,追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步,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提供一种新的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伦理学,具有厚实的生成基础:生态共同体,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生成的本质论基础;自然价值,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生成的价值论基础;生态科学,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生成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学教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挖掘出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层次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然、社会、人文相结合、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时,就突显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两种生态伦理观都有其合理性,但共同的悲哀是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也就遮蔽了人的本真自我。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因此建构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的生态伦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是目前热门的一种批评视角。它主要是对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因此,从生态主义的角度解读《幸存者回忆录》,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作者莱辛在作品中从始至终意欲传达的生态主义主题,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作者的警示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当今的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早就应该意识到技术圈是依附于生物圈之上的,不管人类的智慧有多高,技术图的发展永远都是存在于生物图的许可范围之内。人类不应该去奢望用自己创造的技术圈来代替生物图,而是应该以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来协调两者的关系,使大社会和大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略论学习生态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外关于学习生态以及学习生态系统的研究比较多,而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的开放性与多向交互性使人们更关注学习主体间的交互以及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生态观随之产生。本文对学习生态及学习生态系统概念作了界定,然后对构成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做了重点的阐释,最后分析了学习生态系统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At first glance, a refuge propo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USFWS) appeared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protecting the habitat of migratory waterfowl. Under careful scrutiny, the proposal was predicated on false assumptions about development pressure and affected landowners exhibited a lifestyle reflecting environmental values. Residents promoted wildlife and utilized renewable resources on their land; they practice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rough private stewardship.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s a long‐term strategy based on deep ecology and bioregionalism. Techn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s a short‐term strategy based, on centralized bureaucracies, high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markets. USFWS engages techn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rough acquisi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While techn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s urgently needed where habitat is disappearing rapidly, it can preempt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elsewhere, as illustrated in this case study.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should teach concepts of 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 carefully. Private stewardship for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s not part of the anti‐environmental ‘wise use’ movement.  相似文献   

14.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用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学习活动就产生了学习生态观.用生态学的整体性视角审视网络学习,也迫切需要人们去构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但由此产生的诸如网络学习生态危机与平衡、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互、网络课程的生态设计与开发等新问题又需要人们进一步探寻.  相似文献   

15.
把室内生态设计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提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重视,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室内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已经得到一部分建筑师的重视。如被誊为高技派的国际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他在设计中充分发挥了高科技提供的潜力。在实现节能、低耗、低造价的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出发,运用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表征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状况,设定健康状态评价标准,构建了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评价模型,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 Florida in Pensacola launched an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in 1983 entitled “Humanity and Global Resources: Education for Tomorrow.” Fifteen professors, representing twelve departments and three colleges, addressed the global issues of food, population, energy, environment, arms and security,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world trade. The professor who developed and coordinated the course was from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Stud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welcomed the course 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ir educations. Universities and their colleges of education or centers of teacher training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ing their students to global problems. To do otherwise is to neglect a crucial realm of information at a time when Planet Earth and its inhabitants are buffeted by forces that won't be controlled until they are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8.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常常是学生解题的一个难点和失分点,其关键是不能正确判断同化量的多少。下面就几道典型的例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态批评作为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下生成的理论精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是对人类内部精神和外在宇宙的绿色忧思。从精神到精神生态的演变和发展是对时代和人类的精神危机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自然需要这样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的繁衍和进步更需要的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商业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影响现代商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企业界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并缺乏有效管理方法。制定合理的生态战略需要完整、正确地掌握商业生态系统知识。因此,首先构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图来反映市场、层级结构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其次,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谷歌学术中高被引次数的英语论文,从什么是商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是如何生成和演化的、如何评价商业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对论文进行梳理;最后,绘制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演化脉络,并提出今后研究的三个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