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构建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作为国民终身体育基础阶段的学校体育阶段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对国民终身体育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归纳了一些对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参考意义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浩智  陈芹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420-420,F003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出现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相似文献   

3.
大学阶段是考验学生能否形成终身体育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分割线,而体育课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影响很大,需探索出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最佳教学模式。该文主要对传统、多媒体、翻转3种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教学所存在的优点、弊端,以及各自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适合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最后得出:传统教学相比于多媒体和翻转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该文最后总结出虽然传统教学较其他两种教学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但也应用辩证的眼光进行选择,也可以把传统教学与其他两种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高校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施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原则及方法,旨在建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大成 《体育科技》2011,32(3):124-126
文章通过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找出了制约体育教学发展的弊端与挈肘因素,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系列旨在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积极建立使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终身锻炼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分析1.江西省高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元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相脱节;(2)教学组织形式单一;(3)教学内容仍以动作技术为主,教学操作程序机械化,教学方法落后;(4)教学保障条件较差。2.基于终身体育思想的体育教学模式设想(1)以终身体育思想统领高校体育教学其他指导思想,作为新教学模式的主导指导思想;(2)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能力为新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3)改革现有体育教学内容,以人为本构建新教学模式内容体系;(4)以俱乐部为探索重点,构建多样化、个性…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推动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确立了终身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使体育教学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课程体系向科学化调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符合终身体育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朝着多样化变化,教学评价注重健身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陶海清 《体育世界》2007,(10):19-20
以"体育创新教学与目标教学模式"为研究背景,运用目标教学模式理论指导开展体育创新教学,为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增强体质,提高学生价值观念和终身体育文化等综合素质开辟了新的教学途径,并能较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终身体育的思想出发 ,结合实际 ,提出学校体育教学程序应注重规范化、具体化 ,强调了程序操作的简易性、明确性和实用性 ,使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创新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视角,论述了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认为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应采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考核体系创新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锻炼身体的能力,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分类,对几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选择应该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诸多因素,选准教学目标、明确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向性、把握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布局、综合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简单而机械动作重复的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大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移向了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品格等内在的深层次含义,开始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传达出优秀的思想,行使体育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本文就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进行浅析,探寻高校体育教学未来教学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要从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生活化着眼,即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化、体育教师的生活化、体育教学目标的生活化、体育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许剑 《体育与科学》2006,27(3):75-7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现场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对现实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研究的三种基本取向:体育教学结构模式观、体育教学程序模式观与体育教学方法模式观的系统分析,诊断出三种体育教学模式观的优点与局限。以体育教学模式概念为逻辑生长点,立足于整体论视角界定出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新内涵,并系统诠释了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国内教育体制随之进行改革,且取得良好成就。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革新,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了体育教学本身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同时引领了国内高校体育教学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论述,具体从引入休闲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着手,深入探讨未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休闲体育运动的应用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淑芬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09-109,111
新课程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单一,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重视不够,体育教学设施配置不完善,中职学生没有较高的参与兴趣等原因,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发挥其优势作用。新课程下,要改变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从困境中走出来。本文以中职体育教学现状为基点,分析中职体育教学开展所面临的困境,研究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提高中职学生体育水平,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生命哲学的解读,辨析了体育的生命意义,并将体育教学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身体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延伸性影响,焕发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佟铸  李贵阳 《体育学刊》2003,10(3):90-93
从哲学的价值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特征,指出体育教学评价应将主体的需要与体育教学的属性以及正确的评价观三统一起来。阐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邵桂华 《体育科学》2005,25(7):72-78
体育教学的目的论,是体育教学研究的基点问题,对体育教学其他问题的探讨,往往要回归到对体育教学目的论的反思和重构。从我国古代的“自然养生体育思想”,再到建国后的“以政治为中心”、“以体质为中心”、“以技能、技术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中心”、“以育人为中心和“以健康第一为中心”,我国的体育教学目的论几经变革,一直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传统的体育教学目的论,以“工具主义”为其核心,往往将体育教学导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而摆脱恶性循环的途径,则在于坚持新的、以自组织为核心的、本质上不同于“工具主义”的体育教学目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