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让孩子有个积极的情绪,父母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心态。 孩子到了高三学习还不错,做父母的没法不高兴、不自豪,孩子凝聚着全家的希望和梦想。正因为如此,父母们尤其要注意,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闲,在古诗歌中忙得不可开交。闲情逸致、恬淡闲适并不是诗歌中“闲”的唯一注脚,看似“闲”,心中却有万般意绪。  相似文献   

3.
"闲笔不闲",读"闲"自乐。但如何"闲"中得乐,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读者需放慢阅读速度,不贪多求快,但凡遇到不符合或超出自己的生活经验的语句,不妨停下来细细思考。有时候光思考还不行,还需要我们去翻翻资料,查查书籍。有时候遇到凭一己之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妨邀几个"红学好友"一起讨论讨论,拓宽思维,合力解决。"闲笔",简单说就是和文章题意不紧连的文字,是指小说中非情节性的因素。读者不忽略这些细微、看似无足轻重的文句,体味名著的精妙之处,便会享受到非功利性审美的愉悦。本文以苏教版必修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间更长些,经验和技巧也会更丰富些,所以父母的职责之一就是教自己的孩子——要教到他们学会为止。当父母以后常常会遇到:孩子想要多看一会儿电视、想要晚一点睡觉、想要多吃一块饼干、不想要吃蔬菜、不想去学习、吃饭前还想要吃零食……面对孩子这些要求,父母常常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还会和孩子闹得很不愉快,要么搞到家里鸡飞狗跳,要么大人小孩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相似文献   

5.
很多老师反映学生笔下的人物看着十分相似,眼睛总是"炯炯有神""亮亮的",鼻子总是"直直的""挺挺的"。从学生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总是一个模样。为了让学生的作文从"一模一样"走向"有模有样",我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一、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孩子的思维是灵动的、活跃的,一个开放、广阔的主题,能触发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他们动起笔来就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要写。孩子的思维也是容易被束缚的,一个封闭、狭窄的主题,会让孩子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还难以下笔。我们在进行有特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白居易的闲适诗为研究对象.阐析白居易闲适诗的内涵,“闲适”包括闲境、身闲适、心闲适、忘适四个层次;将白居易的闲适诗分为“自适”与“适俗”两个方面的内容.从雅俗、世俗、庸俗三个角度解读白居易闲适诗中的“尚俗”问题;进一步解读闲适背后白居易思想内蕴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中国孩子在课业上"忙活",美国孩子在"口头上"上"白活"。美国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就像个小专家,不停地动手做他们喜欢的研究。"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很重视劳逸结合,强调要有正当的娱乐和消遣,这样想来,美国的孩子活得还真很"陶派"的。看我们的小学教育,孩子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很多人说是"信仰危机",而真正到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他们更大的危  相似文献   

8.
诗歌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不管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和态度。因此,诗歌要把握诗情。把握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诗词里面写"闲"情的诗歌很多,表面的"闲"而心绪不闲,让我们剥开表面的"闲"走进作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谪居于永州后,由无奈、被动地置身于闲散生活到以平常之心接受闲静淡泊,并在闲逸之中找到和确立了新的事业;柳宗元努力追求情性的舒爽和心性的顺遂,在"适志"方面艰难地走出了一条心灵变化之路.柳宗元对"闲"与"适"的诸多思考与阐发,与他创作闲适诗也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许多孩子"闲"不住,特别是中段孩子,不是玩东西就是小声说话,一个小手指、一张碎纸片、一块橡皮擦……在孩子们的手里就会变成好玩的东西。孩子们控制不住自己,怎样消除孩子玩的念头,激起孩子学语文的兴趣,围绕语文阅读而"动"起来。一、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有兴趣学语文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力追求闲适生活的人、闲适思想的开创者。庄子从生存哲学层面上对"闲适"提出了理性的思考,通过"游"、"忘"、"化"等可达到闲适的途径,描述了"以明"、"心斋"、"心闲"、"撄宁"等闲适的心境。庄子的闲适是一种自由超越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无法实现的现实局限性。庄子的闲适思想是中国古代文人闲适情趣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带来的人类“去中心化”更需要“闲适教育”。“闲适教育”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都源远流长。在现时代,“闲适教育”是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是为学生成就幸福人生的需要,是让学生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闲适教育”以“以育化人”“以闲促学”“以适培能”为机制,体现“主体性”“环境性”“生活化”“实践性”原则。“闲适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有:开展“闲适性”读书活动;推行“闲适性”课堂教学;注重“闲适性”社团建设;重视“闲适性”游学研学。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一些家长一直在讨论要不要给孩子买个窃听器手表,以此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孩子的安全。而在上海,某小学有多个孩子佩戴了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学生还没放学,教师上课说的话就进了家长朋友圈。许多家长给孩子购买这种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保护孩子"。"保护孩子"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充满正面效应的理由,许多针对孩子的粗暴介入,都是在这个美丽的理由之下进行的。事实上,孩子也有着自己的隐私,保护孩子也包括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以上演"窃听风云"的方式保护孩子,反而可能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到教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倾向于使用"三无原则",即无错误、无批评、无压力。"无错误"原则孩子因淘气而损坏物品,这不是他的错。其实,这是他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父母千万不要认为他是在故意惹人生气。"无批评"原则一旦孩子有不能令人满意的表现,父母就大声呵斥、批评,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子女,只有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从而唱响教育的"同一首歌".可是,作为教师,我在家访时通过和家长们密切联系后,发现不少家长朋友常常陷入以下教育误区. "削足适履",迁就孩子.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的一些独生子女,因为缺乏锻炼,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却无视这一点,因为溺爱孩子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要穿名牌,父母便进商场去选;孩子要上网,父母忙买电脑;孩子要听音乐,父母又买MP4……只要孩子有要求,父母就不问情由去办.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晓理",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就好了.要知道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性,再去矫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切忌无原则地迁就和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6.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诗词包点评这首诗写的是王维友人崔季重住所附近的景色。语言清婉、新丽,无华丽辞藻,无大肆铺陈,写景似信手拈来,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前两句点明时节、处所,秋日美景正当时,好友也正闲适,院前清清的池塘,门前绵绵远山。"闲"字开启全诗。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孩子玩起来没完没了,不知疲倦,但是一提学习就没精打采呢?这是因为玩是孩子"我想做"的事,而学经常是被父母强迫的事。如果把"我想做"植入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也会变得爱学。女儿弹钢琴,有一段曾经陷入很糟糕的境地,每首曲子几乎都要弹上一个月才能过,每次上课都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有一次孩子走出老师家之后,放声大哭。针对当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胡荣  仲玲 《生活教育》2011,(23):4-10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在今年还出了一本书叫《所以,北大兄妹》,要与广大家长分享他的做法和心得。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  相似文献   

19.
"节日里,父母对孩子比平时更宽容。孩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突显出来,可能出现‘节日综合症’。"又到一年新春佳节。每到这个时候,医院里就会迎来孩子就诊的高峰。节日期间合家团聚,亲戚朋友互相来往,孩子的生活节奏发生很大变化,暴饮暴食也会使孩子的胃受到一定的冲击,积食、厌食、腹泻、精神萎靡等节日综合症状层出不穷。为此,很有必要借助这一平台,为  相似文献   

20.
“闲”之意义的最终指向是心灵和审美。“闲”作为审美主体的心态表征,一般具有情志充足、心灵澄澈、意虑平静、神思悠然的美学内涵和特点。庄子“心之适”的审美思想,重在求取心性的舒爽和心志的顺遂,重视个体与关注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享受。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质,以道家思想为表现个性,以释家思想来调剂补充的中国古代的“闲”与“适”的审美理念,构成闲适文化的思想内核,导引着包括白居易在内的诗人们的闲适文化心性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