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新课程的课程性质、价值、目标以及重要的理念已深入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心中,但由于对课程标准强调的"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1](44)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在实践中不知道到底如何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造成在实践教学中出现"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十多年间,有些教师由于没能准确把握《纲要》内涵实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有淡化和忽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阻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及时纠正认识偏差,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许多体育教师在按新课程体育教学确立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忽视了技能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重拾运动技能教学的思想,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要淡化,还是要强化呢?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体育教师们,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中,经过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运动技能的教学确有淡化的现象,那么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一、对体育新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的认识课程标准中对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以来,运动技术的教学依然是教学的重点。本文介绍了运动技能目标在五大领域目标的主导地位,对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目标及其要求作了说明,阐述了体育课堂上如何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2004年秋季,宁夏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教师通过培训和学习,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仍然感到迷惘,甚至无所适从。在从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的转型中,出现了走弯路、进误区的现象,这是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教学偏差和误区,结合对新课程的认识做一些浅显的分析。一、片面理解新课程目标,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目标的指向是单一…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尊重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学习评价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对《标准》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导致了一些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认识误区”。本研究着重探索体育新课程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方面存在的认识问题,以当代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教育基础理论为指导,对运动技能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澄清理论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建军 《考试周刊》2010,(54):182-182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应以运动技能为主线还是以发展学生体能为重点,体育界的同仁们众说纷纭。我认为,运动技能教学应与发展学生体能有机结合,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9.
能否正确理解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新课程理念下运动技能的实质、分类及教学中的运用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10.
体育运动技能学习中运用游欢和情景化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感觉到在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二者之间很难统一起来。因此,对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技能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认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从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意识智能、渗透多元评价四个方面来论述餐饮服务技能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如何对待运动技能教学的问题依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不少教师由于理解上的偏差,片面地认为运动技能教学不重要了,结果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难道体育新课改就真的不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甚至不需要运动技能教学了吗?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教学原则,强化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优势和弊端,其优势在于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弊端表现在,教学内容过于死板,过于遵守传统的体育思想理念,对运动技能和知识过于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过于中心化,等等.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弊端,使其在课堂教学中更合理化、有效化.对此,本文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如何对待运动技能教学的问题依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不少教师由于理解上的偏差,片面地认为运动技能教学不重要了,结果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难道体育新课改就真的不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甚至不需要运动技能教学了吗?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赵清虎 《考试周刊》2013,(91):115-115
新课程提出学校体育要"打破单纯传授运动技能教学",而在基层学校,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育理念的创新,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忽视运动技能教学。本文从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实现五大目标的载体、学生长久兴趣源泉三方面论述了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展技能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潘建国 《考试周刊》2011,(60):148-148
本文在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技能教学的再思考,明确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更好地开展运动技能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程的性质、价值、目标以及教育新理念已深入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心中。但由于对新课标所强调的“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偏差,导致一些人认为就是要淡化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运动技能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进行探讨,旨在为“运动技能学习是推动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为目标,并构建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领域,选取一些与体育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体验通过自身努力后获得成功喜悦.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体育课的最基本要求,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应该围绕运动技能的提高展开,即使在其中的一节体育课上没有运动技能的安排教学,这节课也应该是为技能教学服务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出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但并不是否认了运动技能学习,体育教师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上体育学习的正确评价,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最佳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