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晓燕 《山东教育》2003,(10):16-17
人们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誉教师,但我更喜欢陶行知的一句名言:爱满天下。正像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我每接过一个班,首先要做的就是举行一次“交友”会,让老师了解孩子们,  相似文献   

2.
假如我是你     
当我批评老师“你班的常规太乱”时,我能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你带一回班让我瞧瞧”;当我指责老师情绪急躁、缺少方法时,我能从她那不耐烦地一甩头中读出“你执一回教让我看看”……是啊,话好说,活儿难干。可我干的就是“挑刺儿”的活儿。进退两难的我,常为摆脱不了这份尴尬而苦恼。清晨,两位家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家孩子回家老说老师最喜欢辰辰。”“我们家孩子也这么说!哎,你说是不是老师都偏向呀?”偏向是教师之大忌。我们一再强调要爱每一个孩子,怎么还会有教师让孩子那么明显地感到教师偏向呢?我来到辰辰所在班,带着情绪加…  相似文献   

3.
在小语教学中,既要顾及语文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也要顾及其思想性、教育性,二者和谐统一,相辅相成,这就是“文道统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么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呢直接将“文”“道”结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我爱祖国》一课,课文先从“我爱万里长城”开始,写了“爱小河,爱五星红旗,爱白鸽,爱红领巾,爱花朵,爱爸爸、妈妈,爱老师、同学”等“八爱”,然后笔锋一转,通过设问“最爱什么”引出“我最爱我的祖国”。据文品意,课文先抒写的“八爱”是层层铺垫,以突出“我爱祖国”的主题。教师可让学生懂得每句诗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要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实属不易。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处处时时关心、热爱学生,并以良好的师德去感染他们,才能用真心换得真情。首先,要动情。“爱其师者信其道。”生爱师是师爱生的必然结果。教师要始终以自己赤诚的爱心,饱满的热情,在师生之间营造信任、亲密、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当学生发现或感受到教师关注、喜爱、激励自己时,他们同样会对教师油然而生喜爱敬慕之情,萌发“学不好老师教的科目,就愧对老师的关心”,把学习当做愉快的事情去做。这就是老师的动情效应。其效果表现在学生十分喜欢教师的课…  相似文献   

5.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讲台已经两年。回顾两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必须用慈母之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爱那些所谓“双差生”,方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教师在谈话中往往会“职业性”地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从而用不同的态度去分别对待。这样,那些被老师认为好的学生,自然与老师交往甚密,而另一些所谓“差生”,却终年难见老师的笑容。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由怕到躲到对立。不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老师,甚至干出些令人头痛的事情来。在这方面我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教  相似文献   

6.
“课后回忆”按教学常规的要求,应该是每一课时教学计划的最后一项。目的是为了督促和强调每一位教师,对自己上的每一堂课都要进行反思,并记下点滴收获和得失,以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许多老师的“课后回忆”这一栏,常常都是空白,也有的就是几句笼统的应付的话,让“课后回忆”真正起到作用的却不多。每一位当教师的,都希望自己的课讲得好,自己的业务能力强,但这绝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能达到的,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要靠对每一节课的反思和总结,要靠对教学艺术不断地思考和追求。这一切分解到我们的每一天,分解…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把爱和光明带进孩子们的心灵,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一点一滴都令人敬仰,我庆幸自己就是一名教师,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还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坛,当我看着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就暗暗对自己说:“我要无愧于一名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屈指算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33年了。从教30余年来,我对自己工作的最深感受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要有一种博大的爱的胸怀,爱这份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同仁,爱自己的学校。一我与教育应该说有很深的缘分。家父是一名技工学校的老师,逢年过节都会有学生到家里来看望父亲。每到这时,家里都会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师生情,这使我感到教师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演出节目,我参加了一个诗朗诵,题目是《我有一个理想》。“我有一个理想,一个美好的理想,等我长大了,要当工人,当……”依次…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乡村学校度过的。在那里,我享受到了专业的语文教育和来自老师无微不至的爱,在心底立下了要当一名教师的志愿。后来,从师范毕业后,我如愿扎根乡村学校,时刻牢记“让乡村孩子也能够享受优质的小学教育”的使命,一教就是二十年。这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经历了三次“追求”,每一次“追求”都将我的专业发展引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我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岗位,更爱我的音乐教学,如果有来生,我愿再当一辈子音乐教师。”这是崔文智老师写在笔记本扉页的一段话。 1955年秋天,崔文智从江西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走上了丰城中学的音乐讲台,至今整整38个春秋。  相似文献   

11.
《机械设计》课是制造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基础理论,更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还要有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特有的心理品质。本文将其概之为“爱、博、实、研、新、勤”六个方面,予以论述。一、爱 ——热爱专业和学生高职教师——其实也是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第一个品质就是:要“爱”。他们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只有对专业的热爱,才会有执着的探究钻研精神,才会有“十桶”的知识沉积而授学生“一桶”真知。只有对学生的爱,才能诚心做到诲人不倦,才能甘做人梯,把教书当…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拙劣的教师?”“善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3.
王海英 《山东教育》2004,(17):19-20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抽劣的教师?”“关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4.
高师声乐教学要体现其师范性,这是根本性的任务。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是音乐基础教育。因此培养的就是全方位的复合型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教学能力。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应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声乐教师要探索和研究的。一、根据师范学院的特点进行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听许多声乐教师讲我是教“美声”的,或讲我是教“民族”的。老师这样讲,学生也会说,自己是学“美声”的,或学“民族”的。做为师范学院的声乐教师究竟应按什么样的模式来授课呢?我认为,不能把美声和民族唱法作简单化的…  相似文献   

15.
班级管理的真谛是什么?一个字:爱。既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班级管理的准则,那么只有老师真诚地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是理解。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首先要了解和理解学生。理解是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桥梁。铸造这桥梁的材料就是爱!爱是激励。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确,学生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当其做好事或因进步受到表扬和赞许时,会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教师不断激励学生进步就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护。如果老师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达不到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给中国教育给我们的老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其中影响我们教师最深的我觉得就是他的“爱满天下”的思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陶行知先生,学习他的睿智,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像他一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心,不能厚此薄彼。但如果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要来分析,这未必合理。一个班通常五、六十个学生,各人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不同,如果教师实行平均主义———将自己的爱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势必发现有人“过饱”,有人“还饥”的现象。其次,学生对于这种老师平均给予的人人都有的爱,往往感觉迟钝,而对于老师给他的独有的爱,却感觉特别敏锐。我曾为此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今年5月,我的一位南昌的同学寄给我一份语文中考试卷。我将试卷复印了60份,准备在两个班里测试一下。其中(…  相似文献   

18.
诚然,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然而当教师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有的学生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倍加关注、时时赞许;而有的学生则令老师感到头痛,让家长无计可施,要么漠然置之、要么横眉冷对。殊不知正是由于我们总是戴着这副“变色镜”而伤害着那一颗颗一度受伤的心灵。怎样去评价、去对待我们心中的差生呢?这就要靠我们用爱、去抚慰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寒枫 《今日教育》2010,(5):56-56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具体到英语教学工作中,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成绩。尽管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优生”,但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更应该偏向“中差生”,因为这才是增加班级“优生”比例,提高班级英语成绩的唯一途径。我主张将“中差生”分类,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师爱无痕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我想,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师。无私地去爱每一个孩子,这只是为人师表的必然承当:而爱,还要会爱,还要将博大的爱化作融融春雨润物无声。这才是师爱的高层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