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影响人类20世纪初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学生学习世界历史应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有关“一战史”内容分布在选修和选择性必修教科书中,本文尝试从专题史教学的视角,梳理高中历史教科书,探索高中历史课堂“一战史”有效教学的实施路径,希望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推动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2.
胡道静 《青海教育》2007,(11):33-34
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以新课程精神为纲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其出发点是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2003年4月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审查通过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种历史教材,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范围均有所不同。其中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要运用主题教学等模式,通过调整历史教科书内容顺序、结构等要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等教学建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于"什么是主题教学""如何确立教学的主题"等问题仍然不甚清晰。笔者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内容为例,从主题教学的内涵出发,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确立"教学主题"的四种视角。  相似文献   

4.
陈为勤 《广西教育》2012,(34):91-91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插入了大量的材料。笔者粗略统计发现,人教版的5本高中历史课本引用材料约有1000多处,这些材料使得历史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笔者认为,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材料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表格材料。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历史地图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补充,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历史学习与探究能力。因此,探究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形式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多地脱离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文本,大量采用新材料、设置新问题。高考历史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高考与高中教科书的关系是命题与教学的契合点,也是双方都要研究的问题。笔者略陈己见,祈望高考历史与高中历史教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不断促进命题水平的提升和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鉴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编写理念和内容方面的变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生既有的历史知识储备容易与新教科书产生认知上的“距离”和“冲突”。当然,认知冲突既是教学挑战,也是教学机遇。基于此,如何利用好、创造好、营造好“认知冲突”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将围绕《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应用策略做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秋季,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广东等地使用。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采取通史形式编排,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较好地把握重要史实和知识逻辑结构。但《中外历史纲要(上)》跨度大内容多课时少,在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共鸣和共情,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此,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正>《中外历史纲要》以内容密集型、结构大跨度、表述纲要式的特质为基本特点,其主要内容是编者对历史事物的解释。因此,教师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教科书编者对历史的解释进行再解释。教师需要整合教科书,化繁为简,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单元整体设计是把教科书某一单元当成一个整体,突出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进行整合,挖掘主线,提炼核心知识,有所取舍,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本文以“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例,谈谈高中历史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教科书部分内容的结构性缺陷,指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材内容的调整与历史学科部分知识的原有特征不相符合,造成偏离历史学科知识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结构性缺陷。这种结构性缺陷可能通过教师的不当教学之后,使学  相似文献   

11.
<正>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浙江省正式启用之后,“内容多课时少”成为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尝试在新形势下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一、问题缘起其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初高中衔接有了更为直接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与初中教材相比,具有略过程、重理论分析的特点。高中教学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不仅要有教科书的变化,更要有课堂教学的更新。高中历史教学贵在有教师的见解,应变换观察历史的角度,引发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培养分析与评价的能力,教给学生深邃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李合平 《天津教育》2021,(8):122-12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史料实证。就目前的高考实际情况来看,关于史料解析的考题越来越多。不仅如此,教科书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大多数都和教材中的重难点相关,非常典型且具有针对性,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许多内容需要记忆,如果教师使用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打消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影响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教科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用好新教科书“教与学”,关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如何用好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提出了若干建议:一是要认真钻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教科书内容;三是要合理整合教科书内容;四是要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主题学习环节[1]。本文遵循上述建议,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为例,探索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结构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地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如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教科书中,为了调节整篇文字内容的枯燥或者为了更好地理解记忆文字内容,加入了图例、图片等元素。同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是最常用的、可以直接参与教学的一项辅助性工具。那么,如何让这些图片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成为历史教育者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图片的应用内容、方式、应用现状和应用原则等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进行归纳,以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俞钰培 《广西教育》2013,(38):92-9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过渡,这意味着高中历史教学逐渐摆脱了原有高度凝练的文本叙述语境以及盖棺定论的历史姿态,转而探索历史的多元真实,汲取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因此,史学研究成果的引入是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对其合理应用不仅可以弥补历史教学滞后于时代的瘤疾,还能有效促进高中历史知识与综合性史观体系的完善,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史学研究成果的特殊价值,本文重点列举了以下三种引入范式以资参考。一、对史学研究成果的解释式引入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帝制时代中国的制度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的完善阶段。其中,政治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就其大要言之,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都在承继前朝的基础上有所变革,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多从上述三方面加以介绍。本文就目前学术界与历史教科书内容相关的重要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编写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科书。2000年秋季,这套教科书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开始在十多个省、市使用。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新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使用以来,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对教科书辅助栏目重视不够。教科书为什么要编写辅助栏目?这些辅助栏目有什么作用呢?徐蓝认为:要从功能性栏目的设计中综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科书辅助栏目就是服务于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教科书辅助栏目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