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课上,老师抄了满满一黑板笔记。 老师问:“同学们,笔记抄完了吗?” 同学们早已累得够呛,于是谁也没吱声。  相似文献   

2.
“啊……”易爸爸捶着腰,打着哈欠坐到餐桌边,“出差开会,真是把人累死了。”易爸爸因为工作考察需要去了一周的甘肃,一路颠簸,还真是把他累得够呛。  相似文献   

3.
那天经过宠物市场,女儿一眼就喜欢上了那只可爱的虎纹猫,非要我把那只猫带回家不可.经不住她眼泪的纠缠,我只好花钱买了那只猫.其实我心里老大不情愿.仅仅服侍这个小丫头,就把我累得够呛,再养一只猫,我以后的日子还能轻松得了吗?  相似文献   

4.
打赌     
一接手139班,有老师就告诉我:“这个班有个叫明杏的够你呛的,天天欠作业,成绩老跟不上。”开学那天,我就等待着这个够呛的学生的到来。“你是明杏吗?”  相似文献   

5.
许老师是××小学的语文教师。她好胜心特强,单元测验时只要发现哪个班的成绩比她好一丁点,她便拼命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所以,她所任教的语文成绩总是能在期末考试时拿到年级第一。可是今年秋季接的这个班,无论她怎么下功夫,学生成绩就是上不去。“补课”一招不灵了。期末考试一天天逼近,许老师暗暗着急:看来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了。晚上,她找来前几年的期末考试卷一一摊放在桌上,却怎么也静不下心。一想到万一押不中题她就心烦意乱:拿不到第一,奖金泡汤事小,名誉事关重大。突然,一个念头从她脑海里跳出,她打了个寒颤,心…  相似文献   

6.
上小学时,我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孩子。语文成绩好,数学成绩却极差。教我数学的老师对我死了心,常常在班里挖苦我。直到五年级,我们的数学老师换了一位新来的女老师。期末考试时,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得了六十分。正得意之际,老师让我们查自己的分数,看是否有登分统错的现象。我仔细核算,竟发现老师给我多加了六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还是举起了手。老师表扬了我的诚实,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刘银姣这六分我没有统错,我只是暂时借给她而已,我相信期末考试时,她会把这六分还给老师。刘银姣,你说对吗?”老师和蔼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拼命地点头。因为心里老想着要把借来的六分还给老师,我变了。我开始聚精会神地听讲,专心演算每道习题。终于在期末考试时,我数学得了七十五分。正当我在咀嚼成功的喜悦之际,老师走到我的跟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进步真的很大。”我嗫嚅着说:“老师,我还欠您六分呢!”“当然,我并没有忘记那六分,只不过今天老师要把那六分作为奖品奖给你,这次期末考试,  相似文献   

7.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把“8l”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罚站她一次,让她长记性。”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  相似文献   

8.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常常把“81”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让她罚站一次,让她记在心上。”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厉点,才能帮她改正。”老师听我这样说,也同意试试。  相似文献   

9.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描写 老师无私奉献、兢兢业业解惑于人的名句,人无完人,老师也是 “偏科”现象大军中的一员,“全面发展”在对学生提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面对为人师表的老师们呢?就我而言,作为一名中职体育教师,在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作为教师’若存在“偏科”现象怎么办?教师“偏科”现象有 哪些历史根源。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自身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高一年级女生小丽语文成绩特别棒,在报纸上时常发表文章,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同学们都称她为“小作家”。小丽一提到上学,只想上语文课;一想到数理化,就想逃学。不难看出,“偏科”且有特长,对于这样的“偏科”,小丽同学不必烦恼,不必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学生讨厌某位老师,而老师也同样会不喜欢这个学生。身为父母的人,对于孩子不受老师重视,当然会感到不满,这是人之常情。例如,就读于三年级的明明的母亲,觉得明明在学校的情形好像不太对劲,心里一直很介意,觉得明明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有一天,明明从学校回来,她立刻上前问:“今天怎么样?”明明回答:“一点都不好,今天我拼命举手,老师却不叫我。”做母亲的一听,再也忍不住了,立刻打电话到学校,劈头就把老师斥责了一顿。  相似文献   

12.
海伦·凯勒出生19个月就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由于莎利文老师的教育和盲人学校的学习,她终于成了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我的老师》一文真实地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利文老师的情景。在作者的笔下,她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一、“深深地爱着我” 海伦·凯勒回忆刚见到老师的情况后说:“就是这个人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地爱着我。”文中几处记叙了莎利文老师爱她的情景,感人至深。如老师刚见她时,“拉着”她的手,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当她在树上遇到狂风时,老师急忙赶来,“一把抓住”她的手,“扶”她“从树上…  相似文献   

13.
合欢树     
10岁那年 ,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 ,急着跟我说她自己 ,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 ,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 ,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 10岁呢。”我听得扫兴 ,故意笑 :“可能 ?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 ,对着墙打乒乓球 ,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 ,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我 2 0岁时 ,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 ,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 ,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 …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怀念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正赶上“大跃进”之后的自然灾害,父母年迈多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再也无力供我读书了。这时,我的班主任纪老师来到我家,目睹了家里的惨状,咬紧牙关对父亲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我不吃不喝也要供她上学!”说着,拉着我的手,让我重新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宏艳老师是我们的新朋友,这期的“家教话题”,我专门请她来和我们谈谈关于消极的父母意识——把一切都给孩子这个话题。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往往容易与孩子形成密切的“一体感”,有了孩子便失去了自己。读了孙老师的文章,家长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悟吧。为了孩子,父母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纠正消极的父母意识,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超越自卑     
下课时,我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李老师.我们能单独谈一下吗?学生:小丽”。我告诉她,活动课到办公室去找我。小丽如约而至,经过简短的交谈,我明白了.小丽的家庭条件不好,自进入高三以来,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的目标形成巨大的反差。高考在即,她感到升学无望,对不起父母而陷入自卑的困扰中。因为自卑,她怕和同学在一起.怕他们瞧不起自己,怕回家.怕父母伤心。翻开书本,  相似文献   

17.
寂寞中成长     
一个17岁的中国小女孩站在惠灵顿一所女校的教室前,满脸委屈,她用蹩脚的英语反复和身边的老师争论着。“我不能参加这次考试,我刚来一个月,是插班的,这个星期还患有感冒,我实在不想参加这次考试。”她一次又一次向老师说明她不想参加这次考试的原因。“你应该参加这次考试,亲爱的,你会很好的。”金发碧眼的女老师和蔼却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她用手势鼓舞着这个中国孩子。“可是我感冒了,我不希望我的成绩出现在成绩单上。”“亲爱的,我向你保证这个成绩仅供参考,不会出现在成绩单上。”“但是老师,同学会取笑我的。”“亲爱的,他们只会因为你努…  相似文献   

18.
我的孙子是个小淘气。他每天从早到晚蹦蹦跳跳,一会儿不闲着。我怕他出危险,只得跟在他后头,百般呵护,可把我累得够呛!可这个小淘气一点儿不领情,一边磕磕绊绊地走着,一边把手在小屁股后面甩动着,意思是让我离他远点儿。那样子逗得我又乐又气,既想把他抱过来亲两口,又想在他的小屁股上来两巴掌。等小孙子长大些了,就更淘气了。有一天,我睡午觉,他竟拿口红画了我一脸,真叫人哭笑不得。小孙子虽然淘气,但很会哄人,整天对我“甜言蜜语”,哄得我不得不“委曲求全”地“逢迎”他。他要骑“马”,我立即趴下;他要“打仗”,我马上“武装”;他要唱歌,…  相似文献   

19.
合欢树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试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  相似文献   

20.
她在读初中时,作极好而数学极差,几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把数学题死背下来。三次小考.数学都得了满分。数学老师认为她成绩的提高百分之百是因为作弊。她是个倔强而又敏感的女孩。并不懂得适度地忍耐更能保护自己,就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作弊,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辱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