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仪器装置图及用途图1所示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其主要装置是两个直立的、可灵活转动的线圈。该装置可用于演示高中物理“磁场”一章中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二、制作背景及仪器特点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一个传统内容,从恢复高考至今,各个版本的高中物理课本中均有此演示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此实验规定为必做的演示实验。教材是按图2所示装置来做此实验的,我们需要在直导线上通100A以上的强电流,才有可能使直导线在发生相互吸引或排斥时产生一定的形变,这在一般的普…  相似文献   

2.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演示秭归县陕西营中学(443600)鲁邦金《湖北中小学实验室》1995年第3期刊登的《怎样做好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演示》一文中介绍的实验材料要用粗铜丝,但对大多数农村初中来说,很难找到较粗的铜丝。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中的实验过程和装置 ,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改进。1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里受力  装置如图 1所示 ,将直导线AB用金属线悬挂起来 ,让电流通过直导线 ,观察直导线AB的受力情况并作分析。图 1  说明 :①直导线AB可以从家用铝芯线中抽取 ,金属线可以从家用铜芯线中抽取。②此实验可以由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分组实验。2 通电线圈在磁场里的受力  装置如图 2所示 ,将线圈abcd用细线悬挂起来 ,分别将线圈的ab边和cd边置于磁场中 ,通电后 ,观察线圈abcd受力情况并作分析。图 2 …  相似文献   

4.
怎样做好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演示潜江市园林二中余三训(433100)有些任课教师为了简便和效果明显,就用左右手定则演示器来做该实验,却没考虑到这样做,学生会产生不是通电的直导线,而是通电的线圈的误解。我认为还是采用课本上的图10—39筒易装置好,...  相似文献   

5.
1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1.1电流问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 人教版的物理课本选修3—1第三章第四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两条导线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二物理教材174页,要求演示此实 验,本实验属于定性演示,按书上要求:"三块相 同的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场是均匀的, 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有电流通过导 体将摆一个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安 培力的大小。"因这个摆角的大小,学生很难观 察,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供同行参考。 1 改进办法 1.1 将4根悬挂的导线改为两条轨道,用通电 直导线在轨道上运动的距离远近来比较安培力 的大小 ①用绝缘铜芯线(线芯为4mm),去掉绝缘 层,按图1所示尺寸做好轨道和支架,在支架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打算介绍利用收音机、收录机、示波器和信号源来做几个演示实验的方法。一、线圈式“发射机”如图1.线圈导线直径在0.5—1毫米之间,电键用电报式电键。演示时,可将学校的收录机或学生带来的收音机放在教室中央,开大音量,旋动调谐钮,教师在讲台上不断地按动电键K,就会在1400—1600kHz处,听到喀啦声。原理也很简单,断开电键  相似文献   

8.
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内容中,“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这一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对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教材和教参都没有对实验装置作具体的说明,也没有对直导线AB的材料作具体的要求,而从教学仪器厂出品的此装置中,直导线AB均是一根钢棒。用这套实验装置来演示,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而事实上由于铜棒和导轨间的摩擦较大,成功率非常低,所以直导线AB的选择恰当与否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我是先用很细的金属丝替代铜棒,但由于细金属丝与两根导轨间的摩擦不可…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中《气体的导电性》一节演示实验难度较大,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对课本上的演示实验作了必要的改进,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演示实验一:火焰电离空气导电取两只指针验电器,将验电器顶端的金属球卸下,安上直角铜导线,使两铜导线尖端相对,间隔5厘米左右,把两验电器的直角铜导线分别接在感应起电机的放电球上。摇动感应起电机的摇把,使验电器带电,指针立即偏转。停止摇动,两验电器的指针稳定在一定的角度上,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教师演示染色方法这一步骤,学生看不清,又没有感性认识。为了解决演示染色方法中的问题,我们制作了一个既简单、易制作、又能说明问题的演示染色的直观教具。具体制作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用具透明胶片、双面透明胶带、红布、吸水纸、5毫米厚玻璃、剪刀、刻度尺、玻璃刀。二、制作方法1.将原载玻片(长为75毫米、宽为25毫米)按比例扩大三倍,则长是225毫米,宽是75毫米,并用5毫米厚的玻璃制作;盖玻片长宽为25毫米,按比例扩大三倍,则长宽分别为75毫米,用透明胶片制作。2.盖玻片的一面对边用双面透明胶带多粘几层…  相似文献   

11.
我们试制了一种速度计,配合运动学和动力学演示器,进行动量变化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效果还好,介绍如下。 1.仪器制作取一条长60毫米、宽6毫米、厚1毫米的铁片,用整形锉细心地锉成齿条(30个齿、齿距2毫米)。用一块厚1毫米、直径21毫米的圆铁片,细心地锉成齿轮(32个齿,能与齿条  相似文献   

1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课本是采用演示实验来定性介绍的。但课本介绍的实验装置在实际应用中 ,实验现象不很明显 ,可见度小 ,只有前面的几位学生能观察到 ,而且不便于通过实验总结磁场力的方向的判断规律 ,不能很好地达到本节课通过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为此 ,我们尝试用另一种装置代替课本的实验装置 ,获得明显的实验效果。现将此实验装置及应用介绍如下 :  一、实验装置图 1  如图 1所示 ,用一根长约 19厘米 ,直径约 8毫米的多股直导线AB跟轻质绝缘棒AD、DC、CB组成一矩形框ABCD ,然后用两根弹簧将框悬挂起来。在绝…  相似文献   

13.
张云杰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6):F003-F003
在初三物理教材P151中一根直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小,演示效果不明显.有的教参上提出用方框线圈代替,这是违背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由于学生才开始学习这一现象的内容,所以任何使实验复杂化的附加设备出现,都会干扰学生对一根直导线在磁中运动行为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一、光的色散一节,介绍了用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和色散光通过凸透镜后汇成白光,后者的实验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折射率是随色光的频率不同而不同,若用顶角一样大的双梭镜,实验效果也是很差的。我们在演示时,只好利用白昼幻灯机和顶角不等的两个三梭镜才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二、教材在电学部分,关于“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一节中,为了研究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采用了AB和CD两根不同的导线充当用电器,用导线连接在电路中,画了实物图,并附了电路图。教材中写道:“实验板上张着AB、CD二条不同的导线。”而又用导线连接组成电路,这里把导线,用电器混为一体了。我们的做法是将AB、CD两导  相似文献   

15.
我在做初中物理第二册第 1 58页 1 2 - 9的实验 (如下图所示 )时为了使直导线AB运动得更加明显 ,从而提高实验效果。我认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图 11 电源不用蓄电池 ,而用“J1 2 0 2型”初中学生电源 ,并调用 3V直流电压档。这样通电后如果直导线AB在金属支架上不运动时 ,电源能“自动”停止供电 ,来加以保护。2 直导线AB用轻质的细铝线 (如用细铝管更佳 )。由于其“轻质”惯性小 ,易改变运动状态。当细铝线受到“微力”将会有明显的运动。切忌用铁线 (磁吸铁 )。3 每做一次实验后用小刀在两支架和直导线AB上轻刮数下…  相似文献   

16.
一、用途:供中学物理教学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光是如何在光导纤维中转播的。二、原理: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经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三、材料:一段长约500毫米,外径为14毫米,内径为11毫米新的、透明的塑料软管;一卷锡箔纸;2节干电池;1只小灯泡;两根导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涉及到的若干实验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介绍如下: 1自制水果电池 所需器材:酸度较大的新鲜苹果若干只(西红柿也可以)、废旧干电池、J0401型演示电表一只(或"3V"发光二极管一只)、铜质粗导线适量、导线若干根.  相似文献   

18.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学生往往感到抽象难懂 ,而用常规的演示实验来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效果又不尽如人意。如果用发光二极管来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就能够产生形象、直观的效果。再略作改进 ,增加一个或几个电容 ,还能够完成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的演示。1 制作材料6 0cm× 40cm三层板一块 ,耐压 2 5V ,容量330 0 μf电解电容一只 ,阻值 1 0 0Ω电阻一只 ,单刀双掷开关一只 ,发光二极管二只 ,导线及配用电源。2 制作方法(1 )取 6 0cm× 40cm三层板一块 ,贴上白纸。(2 )如图 :  在图上所标出有元件的地方 ,分别装上电容 …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二册实验一、导体和绝缘体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防止他们认识上的绝对化,在演示了各种材料有不同的导电性之后,还要进一步演示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现象。 1.用一根粗4毫米左右的玻璃棒,两端各缠上粗1毫米长20厘米的金属线,再串联一只40瓦灯泡,如图1所示。接入220伏特电压的电路中,灯泡不亮,用酒精喷灯对玻璃棒加热,则见灯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涉及到的若干实验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介绍如下 :1 自制水果电池所需器材 :酸度较大的新鲜苹果若干只 (西红柿也可以 )、废旧干电池、J0 4 0 1型演示电表一只 (或“3V”发光二极管一只 )、铜质粗导线适量、导线若干根。制作方法 :(1 )将废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