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琴 《成才之路》2011,(35):27-27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有的孩子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作者认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精心选择设计应用题;(2)培养学生正确的读题习惯;(3)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权;(4)进行适当的变式。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数学教育是全方位的教学,它包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教育;对数学能力,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如运算、作图和简单的推理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的培养,如学习的毅力、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强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并不是限制个性发展)。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共同提高的基础旧还要体现因人而异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把数学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应创设一些数学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感受问题,分析问题,搜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合对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力求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变,确立了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搜集信息,提供资源;(3)主动探求,尝试解决;(4)归纳思路,提炼方法;(5)巩固…  相似文献   

5.
刘冰清 《甘肃教育》2006,(4A):49-49
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1)数学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2)数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3)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的培养。(4)个性品质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学应从以上四方面入手,通过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来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概念教学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数学概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为指导,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把概念学习变为“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学生带回现实中,(2)将学生带入问题中;(3)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化;(4)在概念的实例中体会数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还有助于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文章首先概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价值,然后结合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原则,探索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8.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而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又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四能”的要求之一.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为期半学期的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选定具体建模活动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提出数学问题以解决该建模问题;最后,学生分组自选建模题目,课后解决该问题并展示其研究成果,从打分结果和提出问题个数发现分数与提出数学问题个数成正比,说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对数学建模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呢?一个积极的数学课程应该包含关干问题解决、交流、推理、联系的系列的技术和知识在内,其中数学能力的核心又是问题解决。即问题解决、交流、推理、联系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关键的四个要素。下文旨在从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分别探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交流、推理、联系能力。这样确保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不是流于形式。一、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指导思想对教育者来说,要求他们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数学“大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构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课后延伸,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远强 《教师》2023,(11):51-5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高段数学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助力学生提高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小学高段学生历经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能结合自然数的特征分析、研究数学问题。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设计教学,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培养小学高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意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深入研究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提供思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发展与延伸、迁移与变形等环节,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提供一个好问题。问题解决教学应注意:1.构建问题解决的合作关系;2.启发学生思维;3.调动问题解决需要的非智力系统;4.引导问题发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平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3):98-99,10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本文落实新课改中提出的问题,对数学语言及其教学深入研究。通过对数学语言概念、基本形式和特征的分析,认为在数学语言教学中注意到下列几方面:(1)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涵义和本质;(2)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科学地安排数学语言教学;(3)注意数学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的教学;(4)加强数学语言间切换的教学,能提高学生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广泛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中,思维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教改实验的主旋律。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培养学生四大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首①。可见思维能力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思维的本质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的反映;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教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过程与活动②。常听中学生这样说:“听…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力学教学中应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依托力学发展史,挖掘其方法论因素;依托数学知识,培养运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解答物理问题,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等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来金 《成才之路》2009,(21):54-55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生活实例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图形来创设情境、借用寓言(故事)来创设数学情境、以学生动手实践(实验活动)创设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数据分析观念(这里看作一项能力)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课程教材研究所曹飞羽一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性关一于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在教学目的中讲到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思维品质是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已有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林崇德,1986)。但以往研究对象多为小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研究尚不多见。尽管对思维品质的组成看法各不相同,但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思维灵活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J.P吉尔福特,1959;彼得罗夫斯基,1978;斯米尔诺夫,1956;朱智贤,1961)。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考问题方法与过程的灵活变换,推理过程的可逆性,结果的多样性,有求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