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集群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快速变化。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本文简单分析了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考察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特定含义。并由此提出了几点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相适应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如: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变动规律适时调整竞争策略、谋求早期进入和领先一步的战略优势、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调整创新的路径和内容、在现有核心产业衰退之前就要确立和培育接替产业等。  相似文献   

4.
发展风险投资业 推动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津津  朱东辰 《软科学》2001,15(2):63-66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世纪之交作出的旨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认为,西部开发的关键是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自成长机制的形成。而风险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体制创新,将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西部创新机制的形成,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西部发展风险投资业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
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战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本地化阶段,一般适用增长极战略;在区域化阶段,一般适用梯度开发战略;在国际化阶段,一般适用网络化开发模式和产业集群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个跨世纪的难题——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决心调整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投资分配格局,切实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政策环境,在确保东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资源地区潜在危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世昌 《中国软科学》2001,(10):100-103
因为资源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使得该类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资源具有耗竭特征,致使地区在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潜伏着经济衰退的隐患,本文通过资源地区的形成,资源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分析,提出了资源地区经济具有衰退的潜在危险,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在重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应当重视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防止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化,避免资源地区进入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盐城紧抓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地区产业结构,旨在实现经济高效运行。本文从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出发,从产业结构比重、均衡度和比较效率等方面与南通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盐城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推动盐城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钒钛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钒钛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分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将钒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货运;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为钒钛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钒钛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参照系,对锡林郭勒盟2000年~2009年10年间的3次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计算结果得出,锡林郭勒盟第二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积极因素,第一、三产业已开始衰退;全面剖析锡林郭勒盟3次产业结构现状,为今后制定锡林郭勒盟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蔡宁  杨闩柱 《科研管理》2004,25(4):104-109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地方性组织,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在许多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基于对聚集经济本质的探讨,揭示了企业集群从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静态优势向创新网络获得的动态优势演进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创新网络的动态竞争优势以及培育创新网络的关键环节,为企业集群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区位选择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根据东道国在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建立R&D分支机构,配置 R&D资源,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资源分布、投资市场及相关科研环境的不同,跨国公司研发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实证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非常看重的则是我国丰富且廉价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内生于技术进步的水平,同时间接地决定于本地区整体性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运用区域经济方法分析区域吸收能力外部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因子分析方法,结合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两个重要内部因素,即基础文化与科技投入水平和地区知识交流与创新能力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一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等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蒙古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阶段,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仍不完善.只有从整体上推进,才能在现有体制和基础上,构建起功能齐全、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The fate of regions and industries are often intertwined. When industries thrive, regions and their constituents benefit. However, when industries decline, regions often require new paradigms to replace the old paradigms, and infuse new economic life into the region. This study enhanc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hinder or promote creative destruction. It enlightens the field on the geographic origin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by theorizing about a region's structural (determined by industry clustering and regional knowledge), social demography and political economy attribut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gion's capacity to incubate creative destruction.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与京津沪经济实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是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向西部转移的中转站,但重庆的城市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文章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分析了1997至2004年中国各直辖市的经济实力状况,探讨了重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财富》500强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市场上,大型跨国公司巳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体。《财富》综合500强是跨国公司的代表,它们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轨迹,也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变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本文对《财富》综合500强以及美日500强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与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培育大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应当看力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强化资本经营、实施战略联盟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蓝色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领域,具有与海洋关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福建在发展蓝色经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2011年福建成为我国第四个蓝色经济的试点省份,福建蓝色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福建发展蓝色经济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较强的内生发展潜力和积极的政策支持,但在经济实力、地区竞争以及海洋资源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福建省应通过完善整体规划、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蓝色海洋产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全面布局发展空间,优化蓝色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蓝色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互联网金融等为标志的平台经济是否就等于共享经济,以及部分平台经济的“真租赁、伪共享”模式是否也属于共享经济范畴等问题,通过对现阶段几种似乎与共享经济高度相关的新兴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共享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关联概念以及共享经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学理性解释,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当前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若干商业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基于“共享经济”的基本经济学属性和特质提出了若干相关政策建议,尤其要突出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及闲置社会资源再利用的“共享”特质,以期对当前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治理,以及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建设背景下的相关产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