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的整合能在实验管理及实验教学两方面进行优化,促进学生学及教师教方式的变革;整合的理念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但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依然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几个典型案例,对当前学科整合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阐述了信息技术理论发展与整合教学实践相互脱离的现象。尝试构建一个以活动为核心的问题-活动模型,期待通过将所建模型过程化,结合信息技术的“嵌入”,弥补传统和现代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活动的“差距”,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加快学科整合实施的进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联系生物课堂教学实际 ,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 ,具体分析了此方法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教学环节 ,并进而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联系生物课堂教学实际,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具体分析了此方法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教学环节,并进而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联系生物课堂教学实际,详细介绍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具体分析此方法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6.
俞志茹 《教师》2012,(31):80-80
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整合,能有效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但生物实验毕竟是一门自然科学。多媒体不能取代传统的实验。通过生物学实验.学生能够深化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萌发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以下是笔者对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的整合模式与常规实验的比较及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分析几种常用多媒体软件优缺点,以及在新课程和整合课件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初步介绍运用多种软件结合不同课型优化组合,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新课程整合教学的方法策略。最后分析了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个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本研究将视角转向课程整合的实施者,采用回归分析,深入挖掘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的因素,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一种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我国生物课程改革所重新确立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探索生物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式。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扩大信息量,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要求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入手,结合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