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钟波 《记者摇篮》2004,(8):27-27
传统的包装是指商品,商品包装有两个含义:保护自己、取悦他人。电视包装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的观众每天要面对几十个频道,观众在选择频道时既有主动权、又有盲目性。如何让观众百里挑一,快速锁定你的频道。这时频道包装就应运而生,取悦观众、塑造易于识别的形象标志、彰显频道个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育频道强档栏目的“科教新周刊”,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稳定的收视率,除了继续运用好电视媒体的硬件外,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开发好电视媒体的软件———传播者的思想,体现一定的策划思想。一、盯住“专业受众”,做足专业频道文章经济市场化,频道专业化,是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主流特征。虽然频道分工分流和分化了观众群体,但同时也给电视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固然,电视传媒的对象是大众,但是,专业频道的观众除了具备一般观众的品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收视需求、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我们将这部分观众称为“专业…  相似文献   

3.
奚小兵 《视听界》2013,(1):62-63
“频道是观众打开电视的第一接触点,也是按下遥控器按键的直接反映,因此我们必须以频道为基础单位进行经营,着力提高观众规模和频道忠诚度。”世界传媒大亨、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认为,频道制运营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过在我国,长期以来频道只是作为一个播出平台或呼号而存在,并没有成为运营主体。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事业属性的影响,加之频道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4.
CCTV-电视指南频道是我国唯一的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导视频道。其主要功能是向观众推介中央数字电视平台上40个付费电视频道及其精彩内容.一是向准备订购付费频道的观众提供内容参考.另一个是向已经订购的用户提供节目播出信息,方便观众选择收看。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加上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纷纷涌现.观众收看电视的方式和习惯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优质资讯的导视服务,是电视指南频道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兰玲 《新闻前哨》2009,(6):55-56
随着卫星技术和有线技术的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电视的影响力仍是最大的.看电视也是多数家庭的一个主要娱乐,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使观众依照不同的喜好分出不同的收视群,众多频道都在争夺观众手中的遥控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出自己的频道特色,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成为传媒人士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电视法制频道以其专业化特色鲜明,频道社会资源丰富、观众要求迫切而蓬勃兴起,且有加快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频道专业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了.它已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并且注定要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专业化频道,如CCTV-3综艺频道、CCTV-5的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等。各省、市级电视台便纷纷效仿,一时间如火如荼的频道专业化热潮席卷了整  相似文献   

8.
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的优势在于它的可视性。眼见为实是观众对电视的最直观的评判与选择标准。可视性是电视的本质特征,但是观众所要求的又不仅限于原生态的粗糙。以往,在频道中影视剧、新闻是观众的主要收视内容,科技类节目仅仅作为点缀穿插其问聊作补充.以央视为首的科教类专业频道的出现,满足了当前受众市场的需要,同时在无形中又给为科技节目的拍摄、  相似文献   

9.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都市频道是深受本土观众欢迎的电视媒体,也是深圳广电集团强力打造的第一地面频道。在深圳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城市里,都市频道连续5年在深圳地区所有电视频道中蝉联收视冠军,它的影响力、观众忠实度、社会美誉度独占鳌头。从纵向的频道自身发展轨迹来看,都市频道作为主流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连年攀升。从2007年开始,都市频道整体收视率超过香港翡翠台,完成了深圳电视史上历史性的超越,引领深圳电视媒体进入了"本土黄  相似文献   

10.
王坤 《新闻传播》2007,(6):33-33
在目前,我们的电视播出是处于“准数字化阶段”,仍以线性播出为基本特征,而这种以时间顺序传递信息的特征,就决定了电视与以空间顺序传递信息的平面媒体在编排规律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平面媒体时,选择权是主动的,而接受电视媒体时,选择权是被动的。多频道时代的电视竞争,又赋予节目编排以特殊意义,因为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并不总意味着观众总收视时间的必然加大,也不意味着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频道,而忽略其他大量的一般性的频道。  相似文献   

11.
回顾电视发展的历程,以往频道比较少,观众不存在太多的选择性。电视是皇帝的女儿,不愁观众看不看。但随着卫星技术和有线技术(特别是光缆技术)的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出自己的频道,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成为传媒人士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论电视专业频道的品牌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群体受众的需求。频道专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频道的节目类型组合结构相对集中;二是频道的实际观众组合结构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目前,城市观众所能收看到的电视频道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个频道发展到几十个频道,农村观众也能收看到十几个频道。电视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为人们提供舆论监督、新闻信息、娱乐休闲,增长知识和指导购物,甚至不知不觉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情趣。对很多人来说,电视为他们开启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正是由于电视事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不但提高了,并且喜欢常换常新。今天吃的是鸡鸭鱼肉,明天就该换萝卜白菜,否则观众就会一面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搜索,一面还说没有好看的节目。在中国加入世…  相似文献   

14.
电视包装全称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它是对电视台的频道和栏目的整体形象进行外在的形式要素上的一种强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这种媒体过剩的背景下,电视进入了品牌时代,频道包装已经成为频道参与品牌竞争、增加广告收益、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频道包装被视为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电视包装主要分为频道整体包装、频道栏目的包装。电视包装还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音  相似文献   

15.
频道专业化问题,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电视体制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频道专业化是中国电视实现跨越式飞跃的一次机遇,甚至有人将频道专业化称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显然,电视频道专业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出现的时间晚,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6.
在多频道电视时代,收视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考察观众流动情况。单纯的收视率或占有率分析,诚然可以反映观众在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上对某一频道(或节目)的聚集情况,但却无法得到关于观众动态行为的更多信息。观众流动分析则是通过纵向跟踪观众在各频道间的出入行为,把握观众群分化与重组的规律,分析竞争对手的表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编播制作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在,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有的电视台还专设了娱乐频道,给观众带来欢笑,在欢乐中,释放和缓解因竞争而产生的疲惫和浮躁。对电视娱乐节目的丰富,观众还是很欢迎的。  相似文献   

18.
频道专业化说到底是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数字化、卫星电视等技术的发展给频道专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媒介竞争的结果。但从现有提出频道专业化的一些观点来看,更多的人是从电视如何生存这一基点引申出去的,即媒体竞争→电视要赢→多拉广告→频道专业化这个模式,似乎专业化也只是为了电视台能够生存下去,为了打造一个更好的广告平台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专业化以后,观众更集中了,广告主的广告针对性更强了,目标市场更大了,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了。因此,频道专业化的重心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从观众的需求入手,满足观众日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向飒 《青年记者》2004,(9):82-83
目前,中国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电视频道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品牌的竞争。如今的观众已不再是受教育,他们以消费的身份挑剔地对电视节目乃至频道进行选择。如何通过整体包装实施品牌营销,吸引观众注意力,成了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大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各名电视机构每年要用频道广告收益的5%~20%投资于频道整体包装与品牌营销。在中国电视媒体走向国际化的今天,电  相似文献   

20.
一、多频道时代:更多的机会 更少的选择 根据权威部门最新调查,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中平均能收看到24套节目,农村家庭平均也能看到7套。电视传媒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节目竞争、栏目竞争发展到频道竞争阶段,入世步伐的加快将会使正值集团化改造的国内电视传媒的白热化竞争推向高潮。那么,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是否意味着观众选择的节目增加以及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均匀分配给每一个频道?权威专家作出了明确否定的回答:多频道时代,更多的机会带来的是更少的选择!因为,在总收视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观众往往锁定几个能满足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