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个小孩在铁轨上玩耍,火车疾驰而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青年冲上铁轨,将男孩甩出铁轨,当他再伸手去救小女孩时,他和小女孩都被火车撞飞。这是2月20日下午,杭州开往温州的5107次列车在经过金温铁路双屿马坑村口处时发生的一幕。救人献身的青年叫李学生,河南省商丘人,今年36岁,系附近一鞋厂门卫。  相似文献   

2.
报纸: 《温州都市报》资助勇士亲属 本刊讯 两个小孩在铁轨上玩 耍,火车疾驰而来,在这千钧一 发之际,一位青年冲上铁轨,将 男孩甩出铁轨,当他再伸手去救 小女孩时,他和小女孩都被火车 撞飞。这是2月20日下午,杭州开 往温州的5107次列车在经过金温 铁路双屿马坑村口处时发生的一 幕。救人献身的青年叫李学生, 河南省商丘人,今年36岁,系附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温州晚报承办的首届中国晚报发展战略论坛2月16日在温州举行。论坛针对中国晚报界近一时期出现的晚报早出现象和这一现象对中国晚报战略发展的利与弊进行了有益探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丙仁以及北京晚报、今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钱江晚报、沈阳晚报、成都晚报、厦门晚报、郑州晚报等国内20多家晚报的老总、主任参加论坛。与会者分别结合各自报纸的特点和本地区报业竞争态势,畅谈了晚报早出晚出的利与弊。多数同志认为,尽管国…  相似文献   

4.
郭乐天,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新闻网总编辑,主任编辑。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较长一段时间从事新闻管理工作。历任温州晚报编委、温州人杂志总编。2000年参与组建温州新闻网并出任总编,2003年任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2002年被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聘为副教授、网络新闻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 纸质报纸在互联网上“原汁原味”的再现,是“数字报纸”的表现形态之一,它以便捷的版面导航、丰富的阅读功能、快速的发行时效和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50来个报社或报业集团的近百张报纸加以采用。但是,目前“数字报纸”都是供网民免费阅读,尽管成本较低,但烧钱买吆喝的前车之鉴,仍使不少报社的老总望而却步,“叫好不叫座”已经成为困扰“数字报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遍及全国的温州老板和祖籍温州的全球华侨迫切需要了解家乡的信息和商机这一潜在市场需求,决定该集团旗下的《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从4月8日开始在全国上线有偿发行,探索“数字报纸”的盈利模式,推动“数字报纸”良性发展。为此,我们采访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新闻网总编辑郭乐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温州资本出现新“井喷”近来,温州企业在区域外的投资行为高涨,其资金数量之多,投资行为之众,形成温州资本的新一轮“井喷”行情:———2002年9月,温州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集体下注巴中和自贡,35个温州老板与四川这两个地级市签下35单投资,总共砸下了15亿多元的巨资。基础设施建设、房产、工业、农业、教育……温州资本几乎是无孔不入。———苏州娄葑镇日前赴温州招商,当场签订了7个项目,投资达2亿人民币。———在新疆、甘肃、云南等偏远省区,善于跑马圈地的温州人同样将一个个“温州村”“温州工业城”搞得…  相似文献   

6.
南戏诞生于800年前的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日“鹘伶声嗽”。温州作为南戏的发源地,在中国戏曲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戏剧化,不能不去研究南戏。元末被尊称“南曲之祖”的温州人高则诚作的《琵琶记》,就是我国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800多年深厚的历史化积淀,熏陶了一代一代的瓯越民众。在新的时期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2003年初,温州有线电视台推出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体的新闻栏目——《温州零距离》,不久就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年平均收视率达到4.8%,日收视率曾一度高达15%左右,超过了电视剧。《温州零距离》是2003年度温州市收视率上升最快,均值最高的栏目。2004年初,在浙江省2003年度电视新闻奖评比中,《温州零距离》入选优秀电视新闻栏目。近年来,这类以社会新闻为主体的新闻节目不断问世,并无一例外的取得成功。那么和联播类新闻相比,这类新闻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传媒、不同的权力监督机构,如何通过相互问的协作与互补,实现舆论监督效果的最大化?对于这个“不等边”的多边形,《温州都市报》、温州电视台、温州新闻网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四合一”的合作尝试,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磨合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如今,无论《温州都市报》的“代表在线”专版,还是温州电视台的“实事面对面”栏目,都在受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2006年1月份,《温州都市报》的“代表在线”已经刊出106期(包括特别节目),温州电视台的《实事面对面》也已经播出120期,而由《温州都市报》就某个话题在网络上由人大代表与读者直接交流的内容,就有六十余个。这几个栏目在运作期间,  相似文献   

9.
在温州,有200多万人跨出家门,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为真实反映众多温州人在外创业的独特现象,《温州日报》自2002年9月起,开辟了《天下温州人》新闻专版,对在外温州人的创业作为,予以最真诚的关注。专版创办以来,报社派遣了几十名记者奔赴全国各地深入采访,至今已撰稿1000多篇,发刊80多期,真实反映了在外温州人艰苦奋斗的业绩,在宣传贯彻中共温州市委全会精神——“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等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刊以编辑手记的形式对该专版予以较全面的介绍,或许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陈薇薇 《新闻界》2004,(3):78-78,75
《早安温州》是温州人民广播电台一档运行了11年的老牌新闻版块节目,之前的多次改版都是在原有框架中的微调,保持着多年以来形成的中速节奏和沉稳的风格。为了适应现代人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日渐流行的休闲风尚,在今年3月份的节目改版中,《早安温州》打破了原来的编辑和播报模式,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从2003年下半年起,《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陈望》等六家市属新闻单位整合在一起。经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于加04年9月7日组建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集团化运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课外读物阅读兴趣及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并对较高低年级的差异,结果表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尽管课程较重,对课外人文学科读物的兴越和需求仍较高,大部分学生善于利用图书馆,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高低年级学生对各种读物的兴趣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外界对温州高度关注下的媒体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温州的发展倍受关注."出国门""安置门""高尔夫球门"等事件,让"温州门"红遍全国,乃至全球;"GDP末位论""温州模式消亡论"等舆论也一次次把温州推向风口浪尖.而在温州本地,广大群众对温州城市建设、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等等也出现不少疑问.在这种环境下,外界关注温州发展中的问题甚于关注温州经验,已经成为对温州舆情的一种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7,(4):I0002-I0002
组建于2004年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温州日报》为龙头,由《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搬》、《温州商报》和温州新闻网、《温州瞭望》等组成四报一网一刊的报刊体系。近年来,集团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整合报业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  相似文献   

15.
《温州都市报》“昨夜最后消息”专栏,是该报前身《温州侨乡报》1996年开办的栏目。开办十余年来,该栏目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奉献给温州读一篇篇鲜活有趣的新闻,受到了读和新闻同仁的好评,成为该报的“拳头”栏目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南戏由温州起源,温州南戏在当今戏剧界占据重要地位讲起,介绍了《温州南戏数据库》建设的启动背景、文献资料收录、整个数据库的规划结构及开发,以及具体建设步骤。  相似文献   

17.
何建平 《传媒》2002,(9):29-30
温州都市报创办于2001年7月,前身是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合并以后归属于温州日报管理,是全国惟一一张地市级的都市报。创刊一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张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4张报纸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9.
《代表在线》和《实事面对面》是由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与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网和温州电视台等三家媒体联合创办的反映人大代表权力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栏目。两个栏目开办一年多来,在“效能革命”重塑“效能温州”、“诚信温州”的活动中,有效地配合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影响力很大,名声很响,温州人都说:它们辛辣尖锐的程度不亚于《焦点访谈》。本试图从新闻传播学关于舆论导向合力论的论述角度思考媒体如何联动才能产生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复合影响力的效果,从而使类似《代表在线》、《实事面对面》的运作模式得以在新闻传播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的“火烧武林门”温州皮鞋多磨难。人们记忆犹新,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一把火,冲天焚烧了温州劣质皮鞋。这一烧,烧醒了温州人的质量意识,烧出了温州鞋的中国名牌,烧红了温州鞋的强大产业。从此,温州鞋以新的形象阔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人们备感震惊,17年后的今天,温州鞋再次遭受一场大火的焚烧。但与17年前不同的是,烧鞋的地点不在国内而在国外,被烧的原因不是鞋劣而是价低,焚烧者不是政府部门而是国外不法同行。这便是不久前发生在西班牙埃尔切市的一伙暴徒火烧温州鞋的恶劣事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据悉,在西班牙埃尔切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