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做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江泽民在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三次校庆讲话可以看出,在江泽民高等教育思想中"科教兴国"是出发点,"两个转变"是立足点,"德育首位"是着眼点,建设"一流大学"是突破点,"特色鲜明"是闪光点.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江泽民高等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梅贻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在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期,清华大学人才辈出。其高等教育的管理经验,也为后人所称道。对梅贻琦先生教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缓解"钱学森之问"所带来的焦虑。这其中的通才教育、大师论和"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启示在于:以通才教育培育学生,以大师论加快办学模式创新,以"教授治校"启迪高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共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8日,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TsinghuaU-niversityAssociationofHigherEducation;缩写:THAHE)正式宣布成立。校长顾秉林院士被推选为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学会章程规定,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接受清华大学的领  相似文献   

4.
工程硕士教育: 培养优秀工程师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我国著名工程科学家、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先生的见解和主张,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两种高级专门人才:一是工程师,二是技术科学家.技术科学家是少数的,大量的是工程师.我国目前设置和开展的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走.这是高等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是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清华大学要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清华办学的历史经验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并将之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上、学校体制机制改革上和大学精神与文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9日,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教育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温州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论坛“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出席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先生,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教授,著名慈善家何朝育之子、台湾正大尼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纪豪先生,中国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先生等。出席本次论坛的温州市领导有中共温州市委副书记,温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赵一德先生,温州市人大副主任钱成良先生。温州市政协副主席黄兆德先生。  相似文献   

7.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6,(28):96-99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想无论对于梅贻琦先生熟悉与否,大多数人都应对这句响彻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经典话语有所耳闻。然而,与其高亢语调截然相反的是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默默耕耘的十七年。 梅贻琦先生为人谦逊少语,注重实干,时人称其为“寡言君子”。与同为校长之任的胡适先生相比,他远没有那么“大名鼎鼎”。但是,梅贻琦先生以其特有的、低调的处世风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使得清华大学在十年间后来居上,成为在学术和名气上均可比肩北京大学的知名学府。可以说,他在一生之中只做成了一件事情,就是成功地出长清华大学并奠定其校格。毫无疑问,梅贻琦先生在清华校长任上多年来的呕心沥血以至死而后已,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193 2年时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的刘文典(字叔雅 )先生让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出国文试题。陈先生所出的国文试题中有“对对子”一题 ,即给出上联 ,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在当时反响很大 ,有人损之 ,有人誉之。就“对对子”一题 ,陈先生接受过当时清华大学暑期周刊记者的采访 ,并就此问题还专门撰写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篇长文 ,在天津《大公报》“文学周刊”上发表。该文详尽阐述了出此题之意图 :一是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清虚实词及应用 ;二…  相似文献   

9.
梅贻琦一生致力于发展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晚年又筹建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形成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从而奠定了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家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回顾高等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每一所成功的大学都与一位杰出的校长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康普顿与麻省理工学院,艾略特与哈佛大学,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张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1996年12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举行了10周年庆祝大会。1986年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研究日益活跃的形势下,在清华大学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新的发展时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格培育,只有抓住了这一核心环节,素质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清华大学在人格培育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这一思想主要奠基于梁启超先生。清华大学"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正是秉承这一教学理念的探索性成果。分析该课程的内容与主导思想可知,礼乐教化正是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人文知识与道德教育在此可以交汇。  相似文献   

13.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一生勤于学习,他博览史籍,精通明史,在我国历史学界享有盛名。吴晗先生总结并向青年传授过自已的读书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做读书卡片。50多年前,吴晗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求学的时候,读书很多也很认真,常常记读书笔记。每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中国大 1. 清华大学 校长学及校长由美国50 州高等教育 2. 北京大学 3. 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联盟(全美高等教育联盟)进行 3. 浙江大学 4. 王生洪复旦大学校长问卷调查产生。本次调查共发 4. 复旦大学 5. 潘云鹤浙江大学校长放问卷 8 万份,收回有效问卷 5. 南京大学 6.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 万份。本次活动是国际社会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校长首次对中国高等院校及校长个 7. 上海交通大学 7. 谢绳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人…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顾校长、各位学界同仁、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要感谢清华大学邀请我参加2011年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这样特殊的时刻和场合发表演讲,我备感荣幸。我谨向清华百年校庆致以诚挚的祝贺。在此,我还要代表日本人民向各位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在日本大地震后给予我们的深切同情和慷慨援助。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我想还是从日本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清华大学于4月29日迎来了她的90华诞。清华大学是在20世纪的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人民的养育和关怀中壮大起来的。她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缩影,是中国高等教育成功的见证。继承传统爱国奉献在90年的历史中,清华在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曾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过许多贡献,最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当前,清华大学正  相似文献   

18.
重庆清华     
《物理教学》2020,(5):F0003-F0003
一、重庆市清华中学校简介:重庆市清华中学渊源于清华大学,创建于1938年。因筹办者和主要任课教师均系清华大学校友,经清华大学校政当局和校友总会同意,学校命名为重庆清华中学,首任校长傅任敢先生亦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委派。学校先后培育了朱光亚、卢佩章、张仁和等7名中国两院院士或欧洲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做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江泽民在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三次校庆讲话可以看出,在江泽民高等教育思想中“科教兴国”是出发点,“两个转变”是立足点,“德育首位”是着眼点,建设“一流大学”是突破点,“特色鲜明”是闪光点。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江泽民高等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0.
1925年,清华大学增设大学部,朱自清经俞平伯先生的介绍,离开上虞白马湖前往北京;在与清华大学教务长张仲述取得联系后,得聘为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