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段一[上课了,我拿出必备教具———圆规,准备示范画圆,快画好时,突然,圆规脚尖脱落了,使快要画好的圆“临产夭折”了,继续画?圆心在哪?怎么办?尴尬之余,正想擦掉重画,突然灵机一动,马上改变主意,调整心态,故作难色“求”学生:你们能帮老师出出点子,把这个圆补充完整吗?(学生情绪高涨,不由自主地相互讨论起来)生:由于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没变,只要找准圆心就行了。师:怎么找圆心?生:用圆规在不完整的圆内试试。生:那样不准确,也不科学,可以拿起直尺,去找直径,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生:因为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不变,所以可以将圆规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引出课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一个小圆片进行对折,量出折痕的长短,从比较折痕中引出圆半径、直径和圆心的概念。应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规中矩,倒也无可厚非。但在仔细观察学生量折痕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圆十分熟悉,毕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生活中他们对圆早已是司空见惯。有些学生不但知道圆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也知道如何利用圆规画出一个合乎要求的圆。一学生悄悄说:“直径和半径的长短其实听听名字就知道了嘛,这些有什么难的?我早已经会了。”看他们熟练地对折圆片,并测量圆直径和半径的长短,我…  相似文献   

4.
量圆的直径     
这是一节九年级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80页A组第7、8两题的原型.为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我是这么教学的——师:现有任意的一个圆,你能否用你手上的工具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如图1)?请画出图形,并说出自己做的依据.生1: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圆周上,两直角边交圆周于A、B两点,量出AB的长,即为这个圆的直径(如图2).师:为什么AB就是直径呢?生1: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生2:我先用圆规找出圆的圆心,然后过圆心任作一直径,就能量出直径的长.师:如何找圆心,请上黑板演示.学生上黑板演示找圆心的方法(如图3).生3:只要任作一条弦,再用圆规作弦的垂直平分线交圆周于A、B两点,量弦AB长就可以了(如图4).师:你的依据是什么?生3: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生4:我手上有根绳子,用绳子一端固定在圆周上,然后找到最长的弦,量出弦长即为直径(如图5).师:为什么?生4:最长的弦是直径.生5:把圆对折起来,量出折痕的长就是直径的长.因为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如图6).生6:如果知道了圆的一条切线,过切点作切线的垂线于圆周有另一个交点,量出切点与交点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圆”,知道什么是圆心和圆的直径、半径;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已知半径或已知直径的圆。在认识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大小不等的圆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观察、谈话。出示下列图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把“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本节课的新授环节是通过引领学生寻找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来进行挑战性学习。一、初次寻找,明晰含义。由于学生经过了课前预习,很容易就能找到用圆规画的圆的圆心固定的点、半径和直径。引导学生在自己用圆规画的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教学片断]师:你们会使用圆规吗?生:会!生:只要将圆规的两脚张开,把针尖固定,笔尖旋转一周就能画一个圆。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描述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和量一量"自主探究圆的特征,再安排讨论: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否都相等?直径呢?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探讨了这3个问题后,教师追问:"大家还发现了什么?"生1:将圆对折2次,分成4等份,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相似文献   

9.
“圆的认识”课堂教学片段师:现在,我在圆上找了一个点,并且把它和圆心用线段连起来。这样的线段,你们能画吗?请试着画一条。 (生学习操作,师个别指导) 师:这样的线段有个名字,叫做半径,我还想再  相似文献   

10.
"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已初步认识了圆,了解了圆的一些基本特征,想不想自己也来画几个圆? (生迫不及待地想去拿圆规)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折纸的方法认识了圆心。现在我们来研究圆的另一个概念"直径"。(将演示用的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沿一条折痕画一条线段,标上"直径")  相似文献   

12.
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同学们,今天的班会,我们七嘴八舌唠唠圆,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由圆产生的联想。大家沉默,思考,私语。生甲:大家知道,半径越大,圆的面积就越大。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半径延长些,我们生活工作的领域就大些,生活的舞台就大些。师:用什么做自己的半径?如何延长这个半径?能举个例子吗?生甲:知识和能力是自己的半径。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就能不断迎接挑战,闯出一片天地来,生活的面积就会增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是一派生动、热闹的景象。不过,我们仔细观察,透视活泼、热闹的背后,仍然可以发现,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完全吸收内化新课程理念,教学中仍未走出“灌输”的误区。笔者摄取课堂教学的两个片段,谈些认识。“圆的特征”教学片段师:圆究竟有怎样的特征呢?请小组合作画一画、折一折……找出圆的特别之处?(学生只操作一会儿,教师就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通过操作,你知道哪条是直径?生1:我把圆对折,中间的折痕就是直径。师(忙问):用什么字母表示呢?…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师:我们认识了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学生一上来就说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师:还有同学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不少学生举起了手)师:你是怎样获得这个方法的?生:预习时记住的。生:我在数学兴趣班学过了。师:这些同学知道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不知道的同学对这个公式有什么想问的吗?生:什么是圆周率?生:圆周率是多少?生:为什么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生: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吗?……师:刚才,我们的同学敢于提出问题,都是好样的。在这些问题中有个…  相似文献   

15.
王强国 《江苏教育》2004,(11B):39-39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折纸的方法认识了圆心。现在我们来研究圆的另一个概念“直径”。(将演示用的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沿一条折痕画一条线段,标上“直径”)  相似文献   

16.
当实验区的教师努力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探索、验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时候,我们非实验区的教师是等待、旁观,还是参与?对现有教材该保持怎样的态度与操作方式呢?下面通过我在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期间上的一节汇报课的几个教学片断谈点体会。片断1师:圆有什么特征呢?为了便于研究,咱们先来画一个圆,谁能用一支笔来画一个圆呢?(学生尝试难)下面老师给你们一些工具,同学们也可以结合你们所带的学具,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开始画圆,有困难的同学可找同桌的同学帮忙。生1:我是用线绕的方法。生2:我是用描盖的方法。生3:我是用圆规画的。……片断…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星期天,有两位同学要到你家去做客。现在家里有8个苹果,4个梨,2根香蕉和一个西瓜(实物展示或多媒体演示)。你如何合理地用这些水果去招待他们呢?生:每人4个苹果、2个梨、1根香蕉和半个西瓜。师:你们都是把它们怎么分的?生:平均分。师:“半边西瓜”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生:不能)可以怎样表示?生:12。(师写12,生齐读。)师:谁知道12是什么数?(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12。师:请大家从小组长那里选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把它折成两份,并在折痕处画上横线…  相似文献   

18.
教“圆的认识”中“直径的特征”这一节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发用硬纸剪成的大小一样的圆片,要求把圆片对折,将折痕用水彩笔描下来,并用尺量一量每一条折痕的长度,想一想发现了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圆的认识》公共课上,讲课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好像他有意展露自己徒手画直线的功夫,接着随意地添上圆的各部分:圆心、半径和直径。当学生练习作图时,许多同学模仿教师画图的顺序:认认真真地作圆,随心所欲地画半径直径。由于多数学生不具备徒手画直线的能力,画出的半径和直径都成了一条条摆动的“黑蚯蚓”。为此,学生相互嘲笑。当教师发现情况后,再想“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这种做法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制图技能的机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我认为应该提醒这位教师注意以下三点:1.重视新知识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0.
李舍 《师道》2006,(4):57-57
上六年级的儿子,开始学圆了。他拿着我新买回来的圆规,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圆,惊喜地说:“我说我画的圆老是不圆,原来有这么好的画圆工具,妈妈为什么不早点买给我呀!”我笑了笑,继续织着毛衣,脑子里一时想起了很多很多。是啊!盲目地画,谁又能画好自已的人生之圆呢?儿子拿着数学课本,按照书上的提示,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然后打开再对折,如此反复数次,再展开。折痕在圆上面相交成了一个点,然后,儿子又拿起笔把中心的这个点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相联,并告诉我这个“点”叫圆心,连起来的线段叫做半径。看着儿子天真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抚了抚他的头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