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江晚报》发表文章阐述:中国经济要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舞台,必然要让更多的企业家、经理人熟悉世界经济体系,了解全球市场规则,同时也要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多了解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联之处。实际上,对于财经类媒体来说,这又形成了一种需求——如何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方面有更多层次的互动,并以此来满足受众。  相似文献   

2.
《大中华文库》经过了几年的筹备,现在第一辑终于出版了。我想,着重从对外宣传这个角度谈一点想法。大家可能有几点共同的感受,第一,我们对外宣传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可是我们发现,世界真正对中国的了解却非常的少。也可以说,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基本不了解,包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第二,我们发现,他们所了解的中国,仅有那一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歪曲了的中国,或者说是“妖魔化”的中国。这与他们过去的历史有关系,与他们的舆论和政治有关系。第三,我们发现,他们会拒绝我…  相似文献   

3.
王崴 《记者摇篮》2004,(6):49-49
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对外宣传中国的情况和主张.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增进国外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家建设服务。对外宣传的立足点在国内。但效果却在国外。它面对的是一个广阔、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的是众多、复杂、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受众。如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的形象;如何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相似文献   

4.
《解析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热”现象》一文则是从另一个视角阐释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并指出其对中国认识的偏差,由此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客观、真实地展示中国的现状与面貌。  相似文献   

5.
外宣中的文化策略解构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条件下,国际社会软力量的作用日益凸现,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扩大国家对外影响力,力争在国际政治传播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并被充分重视。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数次调整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在实践中摸索出“对外宣传三贴近”原则、“对外大传播”观念等经验。本在分析当前国际政治传播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对外宣媒介产品的本分析,提出应以“以我为主”原则和受众本位思想为指导,在内容上找准海外受众关注的陌生与熟悉的化点,用解构化的方式和细节化的语言,加强化报道的分量与影响,以实现对外宣传与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时代,需要我们把好的东西或是精华介绍出去。现在,在咱们这个世界看报纸,发现有一种压抑感,大国主义铺天盖地而来,它们的标准代替了世界的标准。我们一再提倡,要多极化、多极主义,一时得不到广泛的认同,这就需要大力弘扬我们自己,要理直气壮地宣传我们的优点,宣传我们的长处。过去,有些外国人也介绍中国,中国文艺界也有些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出去,但他们往往投外国人所好来介绍。外国人喜欢落后的、腐朽的,就迎合,虽也可以得到一些称赞,但是不符我们的真相。   我还有一个感觉,为什么今天能…  相似文献   

7.
董立力 《新闻采编》2012,(2):5-6,15
在对外宣传中,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让世界更快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山西,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崛起的进程中来,共享中国繁荣进步的机遇和成果,让我国迅速融入世界各领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工作,还在延安时期,我们的通讯社、电台以至报纸都把对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际有识之士不远万里来到延安进行采访,向世界报道中国革命的状况。这些报道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令天,我们正处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时代,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无疑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对外宣传担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先荣使命,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近年来,南昌电视台通过中国黄…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更是通过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来体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世界变化的拟态环境时代,对国家形象的认识不是来自亲临其境的体会更多的是来自于媒体的宣传报道。北京奥运是中国形象展示的一次契机,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天起,就进入传媒和全世界人民关注的视线。如果说这仅仅是奥运光环将北京推向了万众瞩目的舞台对世界产生了吸引力的话,如何通过媒体的正确报道,宣传中国文化、传达出一个新的中国形象,才能真正对世界产生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马雪松 《声屏世界》2013,(11):56-57
为了加强我国同世界的联系和扩大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世界,也应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这就需要加强对外宣传。由于外国人对中国了解不够。有的甚至对中国存有偏见,所以对外宣传节目要把握好它的独特性,兼顾海外人士的接受习惯,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在题材、角度和表达等方面,增强节目的针对性,争取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球日益变得像一个村子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对外宣传来构建国际形象,展示国家实力。对中国电视人来说,向世界介绍中国,推广中国的价值观,倡导多元文化,是当前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如何结合国外受众的国情、文化背景和心理特点,制作出适合他们口味  相似文献   

12.
甘肃工业大学机械系副教授魏庆同最近指出,在宣传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时,很有必要澄清两种糊涂认识:一是认为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引进来,会使西方的东西太多,不利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共产主义会越来越渺茫;二是认为无论东方西方,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他认为,这两种不正确的看法在不少人中流行,但我们的宣传没有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档案部门及档案人要在社会上有作为、有地位、有影响,除了埋头苦干外。更需要通过宣传来取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档案与建设》这个平台,做到突出重点、抓住特点、创造亮点,宣传档案,彰显档案文化魅力,真正让人们了解档案、认识档案、支持档案,不断提高我们档案部门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受这样的要求并且努力去做,但事实上离要求很远。这是一个浅显而又深奥的学问,因为我们经常性地自认为是耳熟能详的大白话,而事实上根本没有弄清它的真正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李小玲 《中国广播》2010,(10):20-21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时间长、规模大、展品多、展馆奇特、科技含量高、低碳经济彰显,可谓盛况空前。对于地处西部省区的广播媒体来说,如何突破常规报道模式,有效宣传这一跨地域的国际性盛会成为一大难点。本文旨在探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整合资源、内引外联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梳理世博会的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熟悉的时政新闻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时政新闻报道自身存在的公式化、程序化以及主题化的问题已经对报道生产和传播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推动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扩大时政新闻认知度、到达度、喜爱度以及粘合度,真正诠释好党的大政方针的内涵外延,更大程度地让时政新闻走进群众,让好政策更好地惠及百姓,是现阶段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3,(2)
<正>"走出去",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这是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之举。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出实效来呢?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这就为"走出去"工程的正确展开确立了一个基本的行动逻辑:我们需  相似文献   

18.
人民网就是要把党的事业,党的宣传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结合起来,做成一个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人民网”,努力成为中国最权威的网站,真正让群众满意的网站,这是我们的一个最高目标。——何加正  相似文献   

19.
经济宣传向来是块硬骨头,在所有新闻宣传中是最难搞的。人们常说经济宣传“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党的十四大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经济宣传注入活力,如果说过去读者对经济缺乏知识、兴趣的话,现如今读者越来越关心经济问题和经济宣传。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丁关根同志讲,现在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极好时机,新闻工作者大有可为。但是,在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重大转变中,有相当多的同志感觉还很不适应,过去熟悉的一套快用不上了,而过去生疏的东西强迫我们去做,感到不知所措。我认为,我们面临的这个转变,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维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三贴近”与电视新闻典型宣传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宣传是目前中国主流媒体重要的报道样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观的本质与特征。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引导舆论、教育群众、推动工作。如近年来人们所熟悉的杨业功、华益慰、郭明义、王顺友、何祥美、江汉刚、邰忠利、八一军事五项队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就是通过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反响,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