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的理解,解析奥巴马在伟科菲尔德高中给同学们在开学第一天做的题为"Hope and Responsibility"的演讲,并主要从修辞学的三诉诸——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以及人格诉诸,来深入解析此次演讲是如何赢得同学以及社会各界的共鸣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2.
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面向全美中小学生发表开学演讲,激励全国的学生担负起对自身教育的责任。随后,美国联邦教育部动员全国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为“教育实现理想”(I Am What I Learn)的视频大赛之中,即在两分钟内向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展示教育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将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以此响应总统在开学演讲中所发出的号召。  相似文献   

3.
朱家艳 《海外英语》2016,(4):229-230
该分析从语用学的角度切入,以2013年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语篇为蓝本,在顺应论的框架下探索奥巴马演讲语篇中同一主位推进模式对现实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的顺应,从而解释奥巴马的演讲语篇青睐同一主位推进模式的原因,为分析类似的政治演讲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特朗普竞选期间和就任总统后的演讲语篇语料库,考察演讲语篇外壳名词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就职前后各语义类别所占比例接近,皆以事实型和事件型为主。竞选期间外壳名词以肯定自己、否定对手为策略,以赢得受众的支持;就职后则示政绩,表决心,让受众对美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就职前后外壳名词都主要表达认知立场,而就职后态度立场的表达更鲜明。认知立场主要通过事实型外壳名词实现,而态度立场外壳名词的语义类别较为平均。竞选期间,特朗普从微观角度出发,提出具体民生计划;就职后,从宏观角度出发,规划全局。  相似文献   

5.
英文政治演讲是英语国家里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英语政治演讲的翻译关系着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选取美国国家领导人奥巴马的就职演讲作为语料,分析英文政治演讲,探究其在语态系统方面的翻译处理,这对于政治演讲的翻译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这篇演讲是2009年9月奥巴马总统给美国中小学生上的开学第一课。这一课没有说教,而是言辞恳切,通过自身的经历,阐述了责任、勤奋、恒心等对于成长的意义,鼓励孩子们追求梦想,坚持不懈。今天,我们来读,仍然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极富感染力,文章以奥巴马针对击毙恐怖分子本.拉登所发表演讲为例,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从及物性、情态、人称代词、修辞等方面,分析其成功演讲的语言特色,探索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演讲语篇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衔接手段,本文以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对《奥巴马开学第一天演讲》进行具体分析,指出词汇衔接中的重复和同义词/近义词是增强语篇连贯更为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政治演讲者大部分都具备高超的演讲技巧,能够充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品格诉诸,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奥巴马演讲中,他主要通过语言材料的组织和统计数据来实现其理性诉诸,从而促使听众做出最后选择,达到其成功竞选的目的。对奥巴马演讲中理性诉诸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撰写有说服力的演讲文稿。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政治演讲者大部分都具备高超的演讲技巧,能够充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品格诉诸,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奥巴马演讲中,他主要通过语言材料的组织和统计数据来实现其理性诉诸,从而促使听众做出最后选择,达到其成功竞选的目的。对奥巴马演讲中理性诉诸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撰写有说服力的演讲文稿。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58):21-22
隐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的态度,因此,很多政客会选择用隐喻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奥巴马都是极富演讲才能的人,本文用Charteris-Black在2004年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方法分析克林顿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阐释克林顿和奥巴马是怎样以隐喻为工具影响听众的,以旅程隐喻和拟人隐喻为例。  相似文献   

12.
芮艳芳  李盈 《海外英语》2014,(20):272-275
2012年11月7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成功连任,当选美国第57届总统,当晚他于芝加哥发表了胜选演说。这篇演讲鼓舞人心,征服了来自美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听众,获得各界极大的好评和推崇。该文从修辞特征、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等角度对奥巴马2012年胜选演讲进行语体分析,以加深读者对奥巴马胜选演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演讲修辞根本目的就是最大的程度劝说听说听众。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为基础,选取奥巴马开学演讲和力克胡哲的励志演说,从构思布局和文体风格两个角度来对比分析身份地位悬殊的两篇演说辞特点。在演说序论、提出、证明和结束语四个环节,演说者都将自己融入受众群体,以自身的人生经验切入主题,结束语升华;均采纳与各自身份地位相匹配的文体风格,从细节贴近受众,避免说教,并取得了较好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随机选取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到2014年里30篇每周电台演讲为研究语料,通过使用检索工具Antconc3.4.1,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中出现的模糊限制语进行检索观察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在电台演讲中的语用功能,帮助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电台演讲中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人们认知活动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在演讲过程中,隐喻的使用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价值观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观点,缩小讲述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增强听者的认同感,从而实现演讲目的。本文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支撑,对奥巴马告别演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奥巴马的2017年告别演说中旅途隐喻、战争隐喻、和宗教隐喻使用的比率较高,这些概念隐喻的使用加大了美国民众对奥巴马8年执政成果的理解度、接受度和认可度。  相似文献   

16.
方菲 《英语自学》2009,(11):19-20
奥巴马总统的每一次演讲都是其智囊团的通力合作,无不被广泛引用转载。其演讲中表现的语言和演讲技巧受到广大英语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尝试从演讲的艺术角度对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感言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与听众拉近距离、用词精确、让听众涉及其中等演讲技巧了。  相似文献   

17.
演讲者发表政治演讲的主要目的是阐明自己在重大问题上采取的态度和立场,因此有必要对演讲语篇中的态度意义进行细致的分析.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情感、鉴赏和判断三个方面探讨了奥巴马总统和小布什总统发表的政治演讲中表达的态度意义和特点,研究发现,使用最多的是鉴赏价值,这是和演讲者的演讲目的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本版块登载的内容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跟奥巴马学英文2》提供,该书包括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任职前后最为精彩的12篇演讲。这些精彩的演讲让你在体验纯正英语独特魅力的同时,还能学到关于政治、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本文是奥巴马于2009年6月4日在开罗大学发表的演讲节选。  相似文献   

19.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本文以奥巴马于2012年11月7日发表的获胜演讲作为语料,对其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抽取代表性实例来分析各种不同的衔接手段在演讲中如何体现并起作用的。其中,很多的词语定位与使用频率的计算,都是通过语料库处理工具ANTCONC来进行记录与计算的。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发现奥巴马总统演讲的语篇特点及演讲意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分析了2016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记者协会晚宴的演讲时所用的文体手段。分析后发现,从概念功能上来说,此演讲语篇的词汇和句法具有比较明显的口语特征;而从人际功能上来说,从奥巴马的演讲中可以看出其与听众情感的交流,且使用了双关、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