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表明,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并且广告和研发支出的作用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控股股东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就规模而言,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就控股股东而言,在非控股企业里,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控股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2.
刘小元  李永壮 《软科学》2012,26(6):99-104
基于中国创业板企业的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视角实证检验了董事会、资源约束和创新环境对创业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与创业企业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研发人员比例与研发强度显著正相关;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促进创业企业研发投入,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会在一定程度抑制创业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3.
科技型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中国民营科技上市公司的资料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来剖析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家年龄与公司成长呈现负相关关系;企业家任期的年限,管理经验和社会网络关系与公司成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家所学专业为经济、管理类以及在工作经历中积累的技术专业经验与企业成长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家团队规模与公司成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企业家的学历,曾经所学的专业为理、工专业,企业家来自高校的项目经验以及企业家声誉与公司成长未呈现任何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创科技企业的生存与成长是创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学界认识到科技企业初创条件对其生存的重要作用,但对这一作用的过程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从企业资源观和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中关村新创办的科技企业为例,运用Complementary log-log模型,研究了企业创立时的资源与条件——即研发投入、内部金融资本、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对其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其时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初创时较高的内部金融资本和产业集中度将增加企业的生存风险,而较高的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将提升科技企业的生存概率。同时,这些初创资源与条件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显示出不同的时效性。这些经验证据将有助于揭示中国科技型企业的生存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沪深两市国企数据,研究实施新一轮高管薪酬改革后企业绩效和管理层权力对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业绩下降对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企业风险则对货币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企业业绩下降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企业风险则对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②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管理层权力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企高管在职消费与管理层权力呈现正相关关系;监事会规模与审计委员会均对货币薪酬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关系、在职消费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③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货币薪酬粘性之间存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与高管在职消费粘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粘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6.
新创科技企业的生存与成长是创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学界认识到科技企业初创条件对其生存的重要作用,但对这一作用的过程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从企业资源观和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以中关村新创办的科技企业为例,运用Complementary log-log模型,研究了企业创立时的资源与条件——即研发投入、内部金融资本、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对其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其时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初创时较高的内部金融资本和产业集中度将增加企业的生存风险,而较高的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将提升科技企业的生存概率。同时,这些初创资源与条件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显示出不同的时效性。这些经验证据将有助于揭示中国科技型企业的生存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沪深两市105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衡量高管团队背景特征的六项指标、高管激励的三项指标及企业R&D投入的两项指标,构建高管团队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企业R&D投入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团队教育程度和专业背景与企业R&D的人力资源投入水平显著正相关;职能背景与企业R&D经费投入水平显著正相关;而高管团队年龄与企业R&D的经费投入水平显著负相关。(2)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正向促进了企业的R&D投入水平。(3)高管股权激励在高管团队年龄和企业R&D经费投入的之间关系上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高管晋升激励在高管团队性别和企业R&D人力资源投入之间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资源效益理论,以2015年-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上市公司公开财务数据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数据,采用实证方法检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对两者关系发挥的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加入弱化了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从政府、企业自身两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任飞 《科学学研究》2005,23(2):225-231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可能对企业R&D支出产生影响的10种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假设。基于2000 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百强企业的统计数据,文章验证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出口导向三种因素对企业R&D支出的实际影响。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都与企业R&D支出正相关;而出口导向则与企业R&D投入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企业规模与R&D投入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数据,使用Lowess修匀的非参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较低,抑制了其R&D投入的频度,使企业R&D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就存在R&D投资的企业而言,小企业R&D投入强度并不低,R&D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倾斜的“V”型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虽然广为研究,但一直缺乏微观层面的数据支持。运用2005—2007年86.6万家企业数据进行分年度和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结果表明①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②企业研发投入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③将企业规模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估计模型,可以发现规模较大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反而较小。因而中国企业绩效的提升,有赖于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持久度。  相似文献   

12.
金星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64-1070
 从企业内外部因素——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它们对研发资源在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之间合理配置的影响机制。认为,企业研发投入结构的选择是一种基于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的企业间策略互动。它们对研发投入结构的作用途径有:技术吸收率效应、绝对成本优势效应、技术溢出率效应、企业利润效应和产品差异化效应。并且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结论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联盟网络的竞合关系中,联盟伙伴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果.企业联盟网络结构的嵌入深度与嵌入广度对企业绩效的改进起到正相关作用,但呈递减趋势.处于网络结构空洞的企业因其独有的社会资本而具有信息优势.企业要平衡网络结构联结的深度与广度,并获得结构空洞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涂玉龙  陈春花 《科研管理》2016,37(8):103-112
本研究围绕“寻求推动处于成长关键期的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这一基本研究问题,以家族性、家族企业文化和家族企业绩效为投射焦点,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性、 家族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以广东157家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了家族性与家族企业文化,家族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绩效,家族性与家族企业绩效间相互影响的具体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家族性对家族企业文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企业文化对家族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性对家族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家族性与家族企业文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并对家族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转型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企业,急需转换发展模式,强化创新对发展的驱动作用。因此,企业对知识产权开发和相应能力的建设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研究成为急需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论述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知识产权能力构成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能力构成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的探讨。通过对103家计算机应用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能力与企业成长性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另一方面,企业的开放度、技术水平、投入水平是其知识产权能力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产业开放性、产业技术水平则是其知识产权能力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江苏省具有省级或国家级技术中心12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技术创新投资与其资本结构、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与资本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其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熊彼特假说。  相似文献   

17.
探索创新型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产品与工艺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型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创新型文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以我国164家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和年限为控制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鼓励和容忍的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自由文化对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型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当资产专用性中等时,鼓励和容忍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要大于资产专用性低或高时;自由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在资产专用性中等时却要小于资产专用性低或高时。  相似文献   

18.
赵炎  韩笑  栗铮 《科研管理》2019,40(1):61-75
近年来,随着企业间结盟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企业个体间竞争的模式正在向基于派系间竞争模式转化。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理论,以中国9个高新技术行业2010-2015年联盟创新网络的数据为样本,对联盟网络中的派系类别及派系间联络企业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派系林立程度较大,跨派系融合度较低;研发优势派系、契约式派系及纯商业型派系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派系间联络企业负向调节纯商业型派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企业进行派系的选择及派系关系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