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独有的自媒体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公民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网络参与社会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与政府官员的介入使"微政务"蔚然成风,如今政务微博及政务微博群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2.
张秀丽 《传媒》2014,(8):55-57
正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向公众公布即时政务信息的平台,其在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安北京"微博是当前我国诸多政务微博中较为成功的典型,以其为例,对如何发挥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化解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的高价值性及动态性使其归档管理变得日益紧迫.探讨我国已有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对政务微博信息归档管理的适用性,分析了政务微博的归档流程,着重分析了归档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信息著录和信息存储这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微博的发展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维护人际网络的平台,也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有效渠道。在2012年"两会"中,政务微博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公众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成为公众问政的重要渠道。但是政务微博问政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点,为实现政务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需要不断完善政务微博问政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政治信息发布逻辑已形成套路,稳重严谨而活泼不足,且常常为长篇大论、引经据典,与微博的个性跳脱正好相反。现在政府大力推动政务微博、改进信息发布方式。那么,这些微博能否适应新的媒体空间呢?本文通过对从新浪与腾讯上选取的34个政务微博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务微博尚未形成成熟的微博发布策略,第一,有效职务信息湮没于大量无效信息;第二,政务微博与其他类型微博的区分度不够。此外,笔者认为:微博(包括政务微博)以信息发布为主,并没有、也很难成为观点交流的平台,寄望于在微博上展开充分讨论、互通观点有无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武汉市档案局官方政务微博正式上线,运行一周内,粉丝数迅速突破2万。 武汉市档案局是武汉市委外宣办要求先行开通政务微博的市直单位之一。目前,武汉市档案局已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通政务微博,并通过官方加V认证。已发布9条原创性信息  相似文献   

7.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东南传播》2012,(12):52-53
政务微博提供了一个展示机构形象,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但实际上,现有的政务微博大多仅扮演着"沉默者"和"发言人"的角色,真正能够做到与群众互动频繁,有效处理,及时反馈的不多。因此,为了真正使政务微博发挥预期的作用,实现其开设的初衷,本文建议从处理高效性,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等多方面下手,将政务微博建设成为一个有效的平台和渠道。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因公共事务而开设的微博。它是政府公务人员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特殊平台,它能以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推进政府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务微博的发展首先是建立在微博的基础上。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而2011年则被称  相似文献   

10.
作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新型平台,政务微博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重视。本文分析了一些政务微博在应用中存在的形式化、定位模糊定位不当、官僚主义等问题,并为如何提高政务微博应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开通的官方微博账户.截止2015年6月,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45016个,其中有7个省的政务微博数量超过6000个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覆盖不同级别不同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矩阵.本文以南阳市纪委监察局新浪政务微博"清风南阳"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清风南阳"2014年三个月(10月、11月和12月)一共573条微博为样本,重点从其内容主题、推广机制、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其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和曼 《青年记者》2013,(2):63-64
本文选取新浪微博广场"政务厅"栏目中"政府外宣"板块中的1586个实名认证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截至2012年8月30日)。从政务微博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传播互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对于政务微博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细化展示,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新浪微博"政府外宣"板块数据统计与分析1.政务微博的基本情况(1)地域分布:新浪微博"政府外宣"板块中的1586个政务微博在地域分布上相当广泛,除了澳门和台湾,遍布全  相似文献   

13.
陈思 《中国传媒科技》2013,(16):147-148
本文研究的是传统媒体微博和草根粉丝微博在发布政务活动信息方式上的差异,选取两者的代表"人民日报"微博以及"学习粉丝团"微博,对它们发布的领导人南巡视察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分析出两类微博政务活动信息的差异。通过比较两种微博的性质,目的和受众需要以及内容分析的结果,分析出把关人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传播者的性质和议程设置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内容选择角度,传播者的性质和受传者的需求共同决定政务活动信息发布的亲民程度。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政务微博是微博后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主要是服务于微博时代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以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包括党政机构微博和党政干部微博。无论是党政机构还是党政干部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是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主要作用是发布政务信息,倾听公众心声、诉求,与公众互  相似文献   

16.
冯帆 《东南传播》2015,(12):97-100
2011年作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出现——政府主导下的政务微博传播。在这四年的发展中,各地政务微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发布"就是众多政务微博中的翘楚。本文尝试从信息发布的方式及内容、网民意见表达和互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上海发布"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借鉴InterPARES的电子档案要素分析模板,对政务微博信息进行要素析取,可以探析到政务微博信息既有电子档案的本质性要素,即可固化的原始记录,又有着Web2.0平台的信息特性,即依托第三方平台的新特点以及互动性。所引用的电子档案要素分析模板不仅可以为政务微博信息的规范形成与管理提供原则性理念,也可以通过分析过程为模板自身的升级指引方向,从而最终为政务微博信息的档案化落脚于实际工作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8.
"外交小灵通"和"通心粉"们打成一片,将对话和交流进行到底,为外交走进百姓生活搭建了良好平台。它的成功对其他部委开通微博有促动作用,它的清新、平实、甚至"卖萌"的语言也对政务微博的风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为50561个。政务微博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一新兴工具,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政务微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工具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探索,政务微博在政务公开、官民互动、网络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搭建了政府和百姓交流的新型"直通车",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单个政府部门的声音,而是代表了政府的整体形象. 北京首创的"微博集群化"政务服务模式——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将各部门的政务微博整合在一起,变部门"独唱"为"合唱",网友通过一个平台就能及时了解各类政策信息,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微博为民的同时,一声"亲们"的称谓,更是打破了百姓心中对政府的刻板印象,北京政府亲民的形象通过政务微博展现在百姓面前,而政务微博散发的良性互动魅力,也在悄然改变着政府机构的"问政"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