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确使用汉字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目前,中小学生作文中汉字使用不规范,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小学生作文错别字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2008年高考大纲中明确规定作文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减一分,对考生的书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学们在平常的考试中,作文中的错别字是非常多的,常见错误有:  相似文献   

3.
李秋红 《新疆教育》2013,(11):148-148
上海特级教师李白坚在一次讲学中讲了一个有关他儿子的故事,我印象颇深。他儿子写作文,常写错别字,语文教师找家长反映了这件事。他为了帮儿子,每次作文他都先看看作文草稿,帮改错别字。那一个学期的作文受到老师的好评。可是,期末作文考下来一看,老师、儿子、自己全傻眼了,儿子的作文仍然错别字连篇,以前老爸改过的错别字照样错。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找到了原因:没有让写作文者(儿子)有责任感。他马上改变策略,从此,只看儿子作文,提意见,决不动手帮他。一次,儿子写完作文让他改,他看完后,告诉儿子:作文中有12个错别字。儿子认真地找,还有一个错别字怎么都找不出来。儿子求父亲帮忙,父亲就是不帮,他劝儿子不要再找了,先睡觉去。儿子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折腾到晚上10点多,还没有睡觉,直到找出了那个错别字。  相似文献   

4.
批改学生作文时.碰到词语不通的句子、错别字,固然令人不舒服,就像吃米饭咬到沙子。比较之下,更令人头痛的是文章思路不畅。句子不通可以划出来,或者批上几个字:“动宾搭配不当”、“少谓语”、“注意连词”等,学生看到旁批、夹批就会知道病之所在,改起来也很容易。错别字,只要老师指出来,学生就能改。思路不畅是涉及作文整体即全局的事情,解决起来就不像改病句或错别字那么容易,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一、错别字的6种表现 近年来,高考阅卷中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因此教育部在全国高考大纲中规定,全国卷作文中每出现1个错别字要扣1分。其实,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的错别字就如影随形,伴随着孩子们识字写字的全过程,并以以下6种状态表现:  相似文献   

6.
董连红 《课外阅读》2011,(3):220-220
错别字是作文中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在考试中,作文中出现错别字是要扣分的。那么,在高考中如何才能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赣州市某乡镇小学3-4年级学生作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农村地区小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十分普遍,三、四年级学生作文错别字的出现率分别为2.49%和2.90%;在错别字的类型及分布等方面,三、四年级学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增强对识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应运用多种手段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与写字习惯。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对作文批改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他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知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回顾我们及其周围语文教师的作文批改,仍然还在从事“徒劳无功”的工作,大到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小到纠正错别字、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不仅指出不当,而且提出修改意见,有时甚至是修改完整。我们曾作过这样的问卷调查:当你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是,你最关注的是什  相似文献   

9.
问:‘外研社杯'第25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和其他作文竞赛有什么区别?答:‘外研社杯'第25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是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的官方作文赛事,也是全上海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具权威性、最富含金量的作文竞赛。此项赛事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到第25届,成为上海市中学生一年一度的写作盛会。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文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文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隧堂摘丁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不看老师闺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的学生就有一半之多。问他们作文批改后先看什么?全鄙学生都回答先看老师批改的分数。  相似文献   

11.
领导检查作文,对作文中有个别字未改出而“委婉”批评;家长看孩子的作文因一个错别字未改出而说老师不认真,如此种种,将一个巨大的“改”字压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改”成了衡量一个老师工作态度的尺度了。“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句话没错,但这是对习作者本人而言,如果用在老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7,(5):14-14
据《南京日报》报道,中小学生作业错别字出现率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一篇600字的作文竞有20多个错别字。一些专家、教师指出,这种现象折射了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错别字是作文中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在考试中,作文中出现错别字是要扣分的。那么,在高考中如何才能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呢?  相似文献   

14.
黄耀明 《语文天地》2010,(10):74-77
为什么高考满分作文很少?有错别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今年高考作文中。有些文采极佳,中心突出,论证详备,原可以得满分,只是因为有几个错别字而不得不扣分,殊为可惜。为什么有些作文得分很低?不少是因为有很多错别字。有的作文仅错别字一项就扣了20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据悉。错别字失分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普遍现象.学生都错在了那里?为什么会错?怎样避免?这是许多教师和学生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阅卷中,特别留意了这些问题。并向其他阅卷教师征集高频错别字.以求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作文修改,有的学生可能就认为这简单,不就是看文中有没有错别字、病句嘛。于是一动笔就埋头于词句的修改中:其实,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讲。已经是比较难了,修改作文就更难了.因此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就要提供一个基本的修改框架。  相似文献   

16.
<正>诚然,"精批细改"是中国作文批改的传统做法,但是,这种"传统"在课改的今天大有质疑讨论的必要。一、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  相似文献   

17.
这是初中二年级的一节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春天》,要求学生写春意、春景、春风,字数在800字左右。可是,一位学生却写了他在夏日星期天同大人一起下河捉鱼的故事。故事写得不太完整,且有不少病句和错别字,只有500来字。老师拿过这篇作文看了一遍,便气不打一处来,也没有进行批改,只在尾批时写了两个字:“胡  相似文献   

18.
郑大存 《甘肃教育》2007,(11S):22-22
根据多年来对作文教学的反思,我认为目前的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作文教学与课文范例脱节;作文教学脱离生动的现实生活,远离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作文教学忽视基本功的训练,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选材不当,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作文训练量小,一学期只有七八次;作文立题、指导和评改的训练过程单一守旧,流于形式,没有创新。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呢?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注意让学生苦练基本功。  相似文献   

19.
董淑兰 《辅导员》2010,(10):15-15,J0015
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每次作文,老师精批细改,作文本上满是圈圈点点,可学生们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一下分数,或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而已。为此改革作文评价方式势在必行,作文习作评价不单纯是对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作文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陈剑南 《甘肃教育》2011,(10):35-35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作文超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大纲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生的作文活动是一种练笔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