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不断发展,许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国产动画电影逐渐打开了国外市场,具备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如何将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进行高效翻译是推广国产动画电影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分析国产优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文,旨在为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提高翻译质量,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服饰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历史。博物馆展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准确英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在文化翻译视域下,运用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归化、异化和文化负载词化普通词等翻译策略,对博物馆藏品中服饰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服饰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对于商标词翻译的理论基础,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Nida的翻译理论引入中国后,经历了大受追捧和被全盘否定的大起大落。本文认为Nida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于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仍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指导译者在尊重原商标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传播原商标词文化意蕴,达到其商业目的。本文用动态对等理论,从商标词翻译中的读者反应和文化补偿、文化移植等三个方面对商标词翻译中的文化补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羊"在中国民族文化里是"温顺""吉祥"的代名词。但是目前对"羊"的英文译名不统一,出现了一些误译。"羊"的英文译名应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进行合理规范的翻译。作为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应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传播本国文化的责任感,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持续对外传播,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医典籍是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形式。本文以《伤寒九十论》及其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研究该译本内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表明,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将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文化障碍,有助于中医典籍今后的英译工作以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国产电影在海外上映,中国的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国产电影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中的字幕为研究语料,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角度,以文化的准确传递为切入点,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片字幕翻译中的佳译和不妥之处,并提出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凤凰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最流行的翻译就是"phoenix"。由于两词的文化含义不同,本文提出改进凤凰一词的翻译,并提出了参考英译。  相似文献   

8.
关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在西方文化传播领域正在热烈地展开,"模因"一词已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习语作为语言文化的精华,在翻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运用模因的理论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习语翻译,从而在当今文化交融的时代,怎样才能更好的翻译习语,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它是首部在中国历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哲学文化著作,是中国唯一在世界上翻译印刷的数量仅次于《圣经》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力图真实反映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在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从哲学角度对比《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差异,借此来说明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发过程中呈现的多变思想,并通过对比五大类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研究如何使《道德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更为清楚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0.
张帆 《英语广场》2016,(12):18-19
中国文化负载词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内涵。中国大学生肩负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因此能否正确地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蒙古族学生的汉英翻译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在教学中应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方面加强中国文化因素的导入,以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他们从文化角度对翻译文本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能力。汉英翻译要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使用异化策略,加强学生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文化意象是诗歌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出在古诗英译中出现的文化意象错位,从文化视角探讨英译中文化意象的解读与重构,揭示这一视角下诗歌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和显在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京剧行当的翻译中,所要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翻译时,必须以中华文化作为中心文化进行翻译,以此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翻译与文化传递的关系,以及文化传递中的中心文化,分析了现存京剧行当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京剧行当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通用。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结合相关内容,译名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月亮文化源于各自的传统思想。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中都赋予月亮丰富的人文情感和不同的联想意义。反映月亮文化的相关词语在表达其含义时,有同有异,褒贬不一。月亮文化对各自的语言文化发展、词语的生成都具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心理结构、语言魅力、思维方式及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经典《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化的璀璨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不朽名篇。本文通过分析其英译过程,对文学翻译及文言文翻译相关问题做粗浅研究,如现代文转换、文化对等与不可译、增减词等问题,为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 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 同时, 也引发了种种焦虑、争议甚至质疑。由于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围绕翻译什么、 如何翻译以及如何才算“走出去” 等问题与困惑, 翻译界和文化界对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或多或少表现出某种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倾向, 因而也存在某些绝对或片面的观念。对此,本文提出应立足于翻译的历史价值观,从翻译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标出发, 充分关注文学译介的阶段性和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进而以历史的、 发展的、 开放的目光, 切实从平等文化交流的意义上考察翻译活动,推进中国文学对外译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依据对《红楼梦》判词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选择整体性意译、局部性补译,还是选择视角转译,译者必须在各自翻译目的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文化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翻译属于文化活动。翻译推动译语文化的发展,又受到译语文化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语用学的角度考虑翻译策略是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翻译对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与制约,以期在英汉互译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不等值,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2,(4):161-16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很多旅游文本都负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而这部分文化信息往往作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省略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部分缺省文化进行补偿,以达到语篇的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旅游文本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了六大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