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对初中的语言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柳卫芳 《考试周刊》2010,(14):61-61
兴趣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讲究趣味性,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渠道地构建有趣生动的语文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是一种动感的世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是一个活泼的乐园。可以这么说,"动"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是语文课堂的核心。所以,只有追求"动",才能打造出精彩的语文教学生活;只有讲究"活",才能造就出鲜活的语文课堂生活。那么,如何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可以质疑书本上的内容,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语文课堂可以拥有学生的喜怒哀乐,可以见证思维的碰撞。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吸取知识获得高分成了唯一的重点,学生对于语文愈发地失去了兴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历史本是活生生的,历史教学与历史本身相比却僵化死板许多。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学的僵化局面得到初步的改观。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讲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学讲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李青青 《考试周刊》2015,(26):125-126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一直是每一位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以往历史教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教师怎样讲好"历史",使历史课堂生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真正生动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本文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尝试,旨在研究高一新生历史情境教学方式、作用,以期初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作用,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高一新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王琳 《文教资料》2011,(25):164-165
作者认为,政治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政治课堂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活动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和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只有适时适机地将活动融于英语课堂,学生才能将学习当成一种内在的需要和快乐的追求,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英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将活动渗透进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自身对语言情境的创设,语言知识的点拨和语言学法的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地感知、体验、参与和操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让英语课堂走向生动。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中小学教育是有重要地位的,不仅仅是因为小学课堂是小学生养成学习意识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地方,而且由于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将语言艺术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小学生的语文语感的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力。因此,教师善用语言的艺术来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环境富有感情,还能使教学环境生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梁献芳 《广西教育》2007,(12B):25-25
面对文言文,教者埋怨:“内容枯燥”、“课文难懂”;学者牢骚:“上课乏味”、“学了没用”。那么如何才能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创设和谐生动的文言文课堂,让学生通过这座桥梁走进古文的殿堂并畅游其间。  相似文献   

12.
初中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让课堂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运用思想品德课三贴近原则,指导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生动起来,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更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学生反映物理难学,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更是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上课经常是“听得模糊,觉得乏味;不是开小差,就是打瞌睡。”这种无趣、乏味,无求知欲望的应付学习,必然收效甚微。要改变学生存在的这种不正常的学习现状,应该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在课堂乐于听、思路清;勤动手、敢质疑;有兴趣、爱学习。下面就物理课堂如何加强形象、生动、有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顾秋兰 《考试周刊》2011,(42):172-173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图片、考古实物、文字史料、语言情感或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历史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使学生"触景生情",充分感知和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作者旨在通过研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寻找生动有趣的话题,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语言课来说,“生动活泼”意义重大。英语教师绝不能使课堂枯燥乏味。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亲切友好的教态、生动流畅的课堂用语、形象准确的体态语、优美的板书以及幽默而恰如其分的课堂插曲等。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从事历史教育工作五年,这一现实一直让我揪心,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究竞该如何让历史课堂的魅力无限!在工作的第一年,我就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问题进行思考,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堂上,历史就是年代、地点、人物、事迹,枯燥乏味: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杂乱、难考。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上学习的东西往往不切实际,距离现实生活太远,没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长期以来,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一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生动!“生动”应是课堂高效的特质。那么。生动课堂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相似文献   

20.
充分、高效的课堂师生双边互动是高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要让课堂互动更生动、高效,就必须更新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传统师生角色,加强教学研讨,精心备课,师生平等对话,加强交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