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数学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那么,营造氛围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设计教学方案,是为动态生成创设广阔的舞台;关注教学过程,是为动态生成架设桥梁;及时评价,是为动态生成点燃火花。  相似文献   

2.
袁芳 《文教资料》2007,(30):102-104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地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倡导充满活力的动态生成。然而文本解读肤浅、教学设计饱和、师生交流缺乏等教学误区依然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教育过程的动态把握,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着力构建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黄春江 《考试周刊》2013,(82):63-63
动态生成教学法是适应当今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看做是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教学设计时预留动态生成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即时作为纠错型教学资源加以动态利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是珍贵的教学延伸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生成性问题情境并允许生成错误,展现学生的真实学习;围绕议题主线设计辨析式活动任务,在活动中有效纠错、动态生成知识;鼓励学生不断研究错误,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容错、融错、镕错过程中包容、化解、超越错误,在动态生成中转误为悟。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课堂教学是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小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具有自身的底层逻辑,其中,生成与建构是中小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理论原点和理论品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诉求则构成了中小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现实逻辑。在具体实践中,中小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内含自身的发生机理,它不仅需要以守“正”为前提进而求新道,而且还需要坚守“课程主时”与“课堂主场”并举的时空要求。要使动态生成植根于高质量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留白,予以动态生成时空;在教学实施中留心,巧用动态生成机会;在教学回望中反思,修正动态生成结果。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与预成式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为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转变传统的刚性、静态的封闭型“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是最灵动的教学过程,很多动态的生成在无痕中出现。文章围绕打破板块设计,处理课堂动态生成;容许"异音"涌现,共同收获意外惊喜;生成适可而止,践行语文教学目标;关注教学动态,让分歧在无痕中生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抓住生成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韩积崇 《考试周刊》2012,(77):56-57
“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只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做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的,而没有“动态”的课堂是不精彩的。那么教师如何做好动态生成的提供者、创造者呢?  相似文献   

9.
李超 《考试周刊》2014,(3):69-69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推进的过程。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资源的生成,再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及交互的回应反馈,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生长元",实现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内容或程序的新教学过程的生成,同时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彰显教师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0.
沈建琴 《早期教育》2011,(10):23-24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在积极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如何弹性设计教学,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理论受科学范式的影响,出现科学化倾向,致使教学方法在理论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因为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就其哲学意义而言,教学方法具有技术性,表征技术性的是它的目的性和程序性。科学化的教学理论意欲通过教学方法来"操作"教学过程,让方法的程序性来保证方法的目的性。但是,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内在性悖论和外在性悖论。教学方法的实践境遇也确证了两悖论的存在。内在性悖论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试图通过"程序"来培养人,而人无法靠"程序"来培养;外在性悖论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作为实践的技术,其面对的工作对象则是一种复杂系统,而教学方法属于"简单化的范式",难以应对复杂性对象。因此,从复杂性角度看,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解构。这必须回归到教学方法的原始发生处,回归到人的生成之域。人在生活世界中成长,而在生活世界中,交往是人成其为人的基本路径。结合教学的制度化,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机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必要与之相适应。应对教学结构模式进行研究,尤其是优化途径与方法的探讨。亦即剖析课堂教学与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揭示其教学的程序和规律,不断完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框架,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专业与课程建设控制程序、教学运行管理控制程序、教学过程控制程序、教学质量监测控制程序、教学督导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构建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须反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网络环境建设的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我们构建了“以充分阅读求主动发展”的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它由育人环境、教学主张、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五个部分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发展的实现机制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其实现机制是能够激活思维,生成资源开放的教学结构,是教师能够合理反馈,将学生主动学习向深层次推进的教学展开过程;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内化新知识的开放式、延伸式教学结束处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形式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何学科的教学系统,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般都由理念系统、内容系统和形式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三个子系统的研究目标、范围和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更应关注的是教学形式系统。教学形式系统可分为三个层级:最顶端为教学风格;第二层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第三层最为丰富,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程序、教学结构等等。教学形式的重要性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来确定,明确地说,它是随着学生年段的增高、知识结构的完备、学科的理性化程度提高、个性的内倾化趋向加大而逐步降低的。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课件在中药化学教学中能绘制中药化学成分结构及反应过程,直观展示提取分离操作流程,呈现仪器设备等,不但使课堂讲授形象、生动,而且可拓宽教学视野,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课堂效率。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提升中药化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reasoning as they learn to draw Lewis structures. We also present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formal procedure commonly taught for drawing these structures. Students’ discussions during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were video recorded and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discussions were made through the use of practical epistemology analysis (PE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l procedure was central for drawing Lewis structures, but its use varied depending on situational aspects. Commonly, the use of individual steps of the formal procedure was contingent on experiences of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blem given. The analysis revealed a number of patterns in how students constructed, checked and modified the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the formal procedure and the situational aspects. We suggest that explicitly teaching the formal procedure as a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checking and modifying might be helpful for students learning to draw Lewis structures. By doing so, the students may learn to check the accuracy of the generated structure not only in relation to the octet rule and formal charge, but also to other experiences that are not explicitly included in the formal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技术赋予了课堂教学结构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新的教学程序。根据计算机的教学特性及计算机课堂教学应用的不同侧面.确定了三种计算机课堂教学结构关系.并对远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主渠道是课堂。因此,物理教师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时,必须认真研究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探索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