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一、营造积极的环境,上活数学课夸美纽斯说:"创设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即学习环境决定学习效果。在教学时,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方式,教师要以朋友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的课堂大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滕琳 《小学生》2012,(12):54-5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变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呢?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加互动活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真正的师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长期以来,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王小姣 《考试周刊》2011,(45):60-61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高中化学注重活学活用,要让学生学得活,教师必须教得活,那么如何让化学教学"活"起来呢?笔者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施展个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个性能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尽情的释放。但是,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对教学环境予以充分重视,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进行简单的模仿,导致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致使我们的教学失去了灵性与活力。那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怎么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包得过多,统得过死,学生缺乏主动性,个性与灵性得不到正常发展。语文教学要如何走出困境,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那就是让语文课真正“活”起来!通过开设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掌握语文。活动课上,活动内容、教学形式、创设情境要活。要注意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思想性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对语文产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鲍燕 《考试周刊》2011,(16):84-8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刨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以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活动、积极探究、自我感悟为特点,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会制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作文要写出个性,需要一个宽松适宜的环境,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努力过程,更需要的是彻底的抛弃凡事都一定要以"对"或"错"来绝对界定的观点。应关注学生个体感受,在作文教学中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学生,让他们在文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要教师创设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作文能展示独特的个性。建设宽松和谐的创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的去写作文,说出真心话,描述真感觉,表达真性情。要教师巧启探究思维,让学生作文开拓自己个性。要教师指导学生用真诚率直的语言,表达出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黄忠华 《贵州教育》2008,(17):32-3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足一种个性化行动.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的课堂活起来.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尊重杂谈     
当前,课改的一个趋势就是尽量让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面孔.努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充当学生语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的评价,应该是来自接受教学的对象。教师要具备让学生折服的个性,也许教师个性不能为每一个学生喜欢,但还可以让他们折服。学生可以因为喜欢、因为折服而引发对教师教这一学科的兴趣,也只有这种兴趣才能维持长久的学习热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学生作文又是反映其个性的一个窗口.在学生作文中,常常有胡编乱造、抄袭拼凑,作文苍白,没有活力,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作文中缺少鲜明的个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至关重要,而学生个性的培养关键还在教师.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20.
钱芳英 《成才之路》2010,(24):41-41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张扬,展现生命的活力。但现实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重新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