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18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由芝加哥大学、莱斯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来自美国的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莱斯大学等11所美国高校和来自中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的校长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位大学校长围绕"当代大学与政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14,(5):F0002-F0002
正2013年11月18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创中美两国大学的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此次会议由芝加哥大学、莱斯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发起,来自美国的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莱斯大学等11所高校和来自中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的校长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位大学校长围绕"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刘延东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美大学的合作交流搭建  相似文献   

3.
正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期间,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位大学校长围绕"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锦穆尔主持的以"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为主题的会议中,与会中美校长们结合各自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对中美大学各自的责任和相互之间的互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讨论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的必要性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锦穆尔:"当代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这个话题实际上非常有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2013年11月18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创中美两国大学的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刘延东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她希望中美大学挖掘合作潜力,在互相启迪中激发创造,在包容互鉴中共同发展:一要发挥大学在人文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二要发挥大学  相似文献   

5.
《继续教育》2007,21(12):59-59
10月31日~11月2日,2007年第二届中美继续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马里兰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70所著名高校共18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大学应该克服喧嚣与浮躁,大学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在近日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几位中方校长就当前大学的发展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相似文献   

7.
正尊敬的各位校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在座诸位都是中美高等教育界的翘楚,为促进两国高校交流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几年来,我先后与40多位美国大学校长见过面,算是老朋友了。借此机会,我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为中美高等教育合作作出贡献的校长、教授、科学家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李达伟校长和各位朋友为圆桌会议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共同发起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于8月23日在江西庐山举行。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台地区10所大学和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大学的校长参加了联谊活动。联谊活动期间,与会大学校长就高等教育改革、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以及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两岸暨港澳大学校长联谊会在江西举行  相似文献   

9.
1999的10月第一届“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参加本次论坛的徐通模教授就中美两国大学的异同问题,谈了他自己的看法。中美两国大学最大的共同点中美两国大学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两国的校长都在为学校的办学经费大伤脑筋和奔忙。虽然美国一个大学的经费很多,都在十几亿美元以上,甚至多达二十几个亿,但是校长们仍然为学校的经费发愁。这主要因为他们教师员工的工资很高,消费很高,要办出自己特色,干出高水平,增添新设备,所以经费依然是困扰学校飞速发展的关键。中国的大学校长更是为经费焦头烂额。中国大学在过去一直要…  相似文献   

10.
哈珀校长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他博学智慧,富有创造力和管理才能。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15年中,哈珀励精图治,大胆创新,使芝加哥大学在短时间内跃居美国一流的大学之列。哈珀校长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理念贯穿在整个大学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在大学成立之初,他就制定了严密的哈珀计划,并以此为纲领逐步实践对芝加哥大学的改造。哈珀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当今大学校长的治校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12年7月19日报道,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David Leebron)宣布:莱斯大学将与提供多家顶尖精英大学课程的首家高等教育平台"课程时代"(Coursera)合作开办免费网络课程,供全球各地人士在线学习。Coursera网络平台是2011年由斯坦福大学教授达芙妮·科勒和安德鲁·恩格共同创办的,其宗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大学的改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珀作为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其办学理念对芝加哥大学的定位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哈珀执校的十五年间,芝加哥大学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追溯哈珀校长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教研究》2023,(8):I0002-I0004
7月30日-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怀柔雁栖湖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嘉宾现场参会,有65位高水平大学校长围绕“时代变革与大学使命”主题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宇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尼娅·贾尼尼作视频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4月16日,首届全国省级示范性中学——高水平大学校长论坛“岳麓教育论坛”在中南大学开讲,400多位来自全国的省级示范性中学的校长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等7所高水平大学校长与代表同台对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等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各国高等教育国情的差异,导致各国大学校长在具体执掌大学时呈现不一样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中美两国大学校长权力构成与运行模式,对我国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应该克服喧嚣与浮躁,大学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在近日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几位中方校长就当前大学的发展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在社会关注之下,在各个方面都要评估你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自身的安静,让老师、学生坐下来好好看书、想问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12日,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11个国家的14位大学校长与来自中国的120位著名大学校长聚集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围绕"大学创新与服务"这一主题,各国大学校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国外大学校长的演讲更是集中体现了科研管理和创新在当前大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长作为一所大学的最高领导者,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的形象。对中美主流公众媒体有关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报道分析发现:我国媒体较多关注校长在大学组织中发挥的作用,美国媒体则注重对校长个人职业发展的批判性探讨。美国大学校长首席执行官形象明显,我国大学校长则科学家形象突出;美国大学校长呈现筹资者形象,我国大学校长则表现为行政官员形象。公众期待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公众媒体应在大学校长公众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5月4日,初夏的未名湖畔,北京大学庆祝110岁生日.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6个国家的8所外国大学校长,以及国内11所大学校长的圆桌会议在此举行.校长们在分享办学经验的同时,对"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首任校长哈珀所秉承的办学理念使芝加哥大学创办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镇.其理念主要体现在:为大学定格局的"哈珀计划"、把知识创新和研究工作放在第一位,引入成人教育系统担负起大学对整个社会的责任等.哈珀校长的办学理念不仅对芝加哥大学的成功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对美国现代大学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也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