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创新的"可持续性"也同等重要.以中部地区3个地方政府创新案例为实践分析对象,通过建构"政府-制度-社会"的分析框架,发现其动力机制包括:"嵌入型政府"是行动动力机制,包含了"社会融入""部门交互""组织嵌入";"制度再优化"是制度实践机制,涉及"制度应变""制度调适""制度监督";"主动型社会"是重要的社会反馈机制,包括"倒逼改革""合作治理""耦合链接".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互嵌式共治"是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有效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治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参与式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组织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参与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是参与式民主在治理中的运用.参与式治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和推广,改善了当地的政治生态,提升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者通过对参与式治理的全面考察,认为参与式治理对中国的"治道变革"和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参与式治理作为一个"决策框架",有利于政府自身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助于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有助于培育公民社会,塑造"良好公民";参与式治理从地方和基层入手的实践本质也给出了我们治理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成长土壤,浙江省和四川省在治理创新的道路上发展衍生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创新模式——"民主恳谈"和"公推公选"。在讨论这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时,需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逻辑体系的支撑下,深入到民主发展的实际场域,并在考察其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探索其内在动力。文章在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衡量指标——经济发展和维稳,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分析框架下,又引入了政企关系这个解释变量,认为两省之所以会选择不同的治理创新类型作为突破口是两者的合力作用,试图更加全面地对浙江和四川两省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不同的路径选择做出逻辑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进程中利益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的博弈过程中,作为"委托人"的中央政府既要立足城镇建设规模,更要关注城镇发展的总体质量;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犹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面对发展经济和财政缺口的压力,地方政府趋向于利用不对称信息做出对社会不利的行动选择,道德风险就此产生。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治理下的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问题构建了博弈论数学模型,并对其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结论是要想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生态共治下的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问题,关键取决于博弈均衡的激励相容条件,并据此得出设计制度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地方治理理论强调地方政府、社会与市场组织和公民自组织的良好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西方社会话语特征,但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务件和体制环境中,地方治理更倾向于强势一方的地方政府的治理,形成了强政府治理的苏南模式和市场先行、社会参与的浙江模式两种典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反映了西方话语特征的地方治理理论在中国有其自身的适应和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社会的参与治理也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推进。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与推进。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正朝向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深化服务理念和由“善政”走向“善治”的趋势变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风险和公共危机的不断发生和蔓延。公共危机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对第一个面对危机接受考验的地方政府提出了巨大挑战和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危机发生时第一重要治理主体,就必须从加强危机预防意识,完善危机治理预警机制,健全社会参与合作机制和危机治理组织机制,创新践行危机治理分类治理策略等方面不断提升危机治理能力,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组织在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俨然成为促进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组织自身价值的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创新、公共治理制度设计的需要以及时代发展、历史的选择,社会组织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同时,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产生了更适宜的土壤、形成了良好机制、建立了理性发展的法制化保障、促进了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比翼双飞。基于此,社会组织的发展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机理,必将会有一个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8.
政策弹性是学界长期关注的议题,但以往多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理解。本研究尝试将决策与执行作为政策连续过程展开分析,讨论政策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多样性的影响。以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过程为例,研究揭示了不同地方政府对社会治理创新有三种差异极大的实践方式,其根源在于政策话语本身的模糊空间。模糊政策具有特定的治理功能,让地方能够因地制宜调整政策方向,提升组织间合作程度,并提供治理创新空间。借助历史比较,研究也尝试分析社会治理创新作为模糊政策的演进方式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大学治理研究框架,将社会、政府和市场视为主要外部因素,并同时考虑了大学层面和学院/系层面的学术和行政系统。其次,通过相关案例总结了五种大学治理模式(A型至E型),深入描述了各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和变化的背景。第三,通过国际比较揭示了全球大学治理的趋同化特征,诸如政府干预增强、院校自主性提升,大学领导角色和治理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等。最后,对今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以及院校实践提出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联邦、地方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美国辖区政府间竞争赖以运行的制度框架,宪法、法院以及联邦补贴构成联邦层面的制度框架,地方政府自主权、地方政府间合作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间契约则是地方层面影响辖区政府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机制,在社会层面则介绍了居民们多样化的需求表达方式以及直接参与治理对辖区政府间竞争的规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这种制度框架对中国的启示有:竞争优先的理念,理性划分中央与地方间关系,法治化框架,以及政府职能方面供应与生产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In the last decade or so, Swiss higher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s. These have affected not only th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by the creation of 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tor, but also – and more importantly –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the system as a whole. In October1999, the changes culminated in the revision of the only federal Act co-ordinating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new legal framework,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 show changes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system modify the typ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deral authorities and cantonal governments. It does so by looking into three particular domains: the bodies and agencies involved in the policy-making, the patterns of funding and the issue of quality assurance. It concludes that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that emerge from the new legal framework mirror the difficult balance to be found between the two political level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2.
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治理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有:组织治理、治理与发展的关系、公共治理的质量、治理如何被组织起来。治理的组织方式是当前许多领域研究的重点。基于国际治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网络状公共治理的假说。网络状公共治理由多层治理和伙伴关系治理两种模式组成。以欧洲地方治理的实践为例,阐述网络状公共治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布劳恩对影响大学治理变迁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梳理和论证,构建了能说明大学治理变迁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的分析框架。在对三角模型理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选取美、英、日三国的大学治理形态变迁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布劳恩的理论不仅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重大问题给出合理解释,还能为我国大学治理方式的转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治理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渊源出发,在整体上探讨了国外大学治理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发现其中组织的视角具有重要地位。在理论层面,运用“人及其思想”的研究范式,主要从理念、目标、结构和制度、机制、主体以及文化六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在实践层面,概述了我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政策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关于大学治理研究的三维多层框架,其中,三维是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研究维度,多层是指以文献和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多层次分析结构。该框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以知识增长为目标的大学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创建第一所近代大学以来,英国地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完善。通过对两所颇具代表性的地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案例剖析,从中归纳出英国地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具有如下特征:董事会主导运行,校内外人员参与决策的双边治理,“校——学院”双层级治理,以行政权力为主的“双轨并行”治理,通过各类委员会和特定人员进行治理协调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校自身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首要障碍和难解问题是机制建设。同时,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及社会组织的协同努力,而多元参与恰恰是教育治理的显性特征。从现代教育治理理论视角出发,基于“政策支撑机制—内部建设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分析框架,从夯实外部支撑服务、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汇聚社会潜在能量等三大方面阐述信息化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7.
西方治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全球化引起人类社会政治过程的重心正从统治走向治理 ,治理理论很快被运用于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象 ,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而有益的方法工具与分析框架。本文对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治理的基本界定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虽然说中国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集权式教育管理模式,但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教育发展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本地区教育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不断进行教育治理模式的改革。通过对地方政府教育治理模式变革的考察发现,在诸多影响地方政府教育治理模式变革的因素中,意识形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乡政村治的总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一组同心圆模型入手,对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变迁进行了回顾,阐明了“第二圈层”对于不同治理模式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章对当代乡政村治的结构进行了“治理流程”梳理,提出了“乡村合流”现象。接下来章构建起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目标一行动”分析框架,并以此对“乡村合流”成因作了剖析。最后,章采取演绎的方法构建起解释性的“科层一法人”理论,以此解释农村治理过程中的规律性现象。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ims at analysing and discuss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Portugu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pecifically,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a first moment, it describes this participation under both the previous (1988–2007) and the new legal frameworks (since 2007). A discussion of the changes introduced by this last framework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rosion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is undertaken. Next,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ways students are involved in quality assessment at both its systemic and institutional levels. The case of a specific Portuguese university is used as an example of how this involvement takes place.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main features of Portugues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focusing on its effectiveness and suggesting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