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的三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发挥创新功能、适应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高等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应当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出发,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其中包括创新教育目标设计、创新教育内容设计以及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等。 一、创新教育目标设计 1.创新教育目标设计原则 创新教育,无论作为现代教育思想还是作为教育改革实践,都应当有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机械创新设计教育的特点,从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机械创新设计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适应专业需求,构建特色教学模块,形成创新思维培养体系。在对创新思维重新理解和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思维的生成过程。结合“设计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艺术素养与技能技法并重培养,从设计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发现数与美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设计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类本科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因感性知识相对不足,造成工程认知与设计能力欠缺,创新设计缺乏源泉的问题,立足于培养的突破创新能力,提出了在学生的设计实践活动环节采用反求与变型设计的训练方案,运用适应性设计与变型设计原理,借助于反求设计工程训练手段,强化学生工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较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传授知识本身并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目的,准确地说不是根本目的,而根本目的是造就新人,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创新意识,教学活动需要创新设计。英语教学同样需要创新设计、创新教育,要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设计要求:在教学内容上采用“迁移—发散式”,在教学手段上尝试“自学—讨论式”,在教学目的上力求“内化—创造式”。(一)迁移———发散式尽管现行的英语教材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但由于课文选材的局限,词汇的覆盖面和重现率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语法知识结构更…  相似文献   

7.
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要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设计的生命.激励创新意识是设计专业的需要。激励创新意识要从多视角着限,激励创新意识要结合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当前的形势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的重要性,结合机械原理课程教学阐述了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具体做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通过采取建立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平台,创建模型库,开设设计论坛和提供设计作品展示空间等措施,充分发挥工程设计实验中心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技能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厨房设计时,应探讨创新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