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代皖江地区方志中辑存的景物诗文作品反映了皖江一带的自然人文状况和文学创作情况,再现了皖江地区的地理历史风貌,通过对它们进行梳理能追溯山川、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轨迹,为皖江地区的环境变迁提供一定的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2021年皖江地区农村金融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数据,对农村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以及农村金融结构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协调农村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关系,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效应,更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金融的反哺效应,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经营主体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使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国家关于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及皖江文化圈的相关政策,剖析皖江地区户外运动现状,提出依托皖山皖水,利用皖江文化圈的文化特点,开发皖江地区户外运动,从而促进皖江地区建立地方文化、大众健身和绿色经济三者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皖江地区近20年来的开发开放,使得皖江城市带逐步形成并初具规模。对皖江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的研究成为热点,有关皖江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皖江城市带的空间范围、格局、廊道及其整合等方面对皖江城市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皖江城市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安徽崛起的关键所在,大力提升皖江城市带的层次和经济实力是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综合研究,对安徽皖江地区民俗体育现状及总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揭示皖江民俗体育的形成、形式、发展的过程和未来的开发利用的价值;同时对皖江民俗体育的社会及文化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力求能够使安徽皖江地区民俗体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皖江文化研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科学界定皖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特点与形成原因,比较皖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异同,从而丰富区域文化研究的内容;总结皖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整合皖江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提供新的视角,为皖江地区开发开放献计献策;提高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皖江文化产业整合,为打造安徽文化强省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既要重视汉语言研究也要重视汉文化研究,特别是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皖江文化的对外教学研究、对外传播和弘扬皖江文化,既顺乎皖江地区及安徽省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亦是皖江地区高校安庆师范学院和安徽省其他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职责。以皖江文化的对外教学研究为个案,可从研究内容体系、研究特色形成等方面构建区域文化对外教学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进一步扩展,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市镇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也因过度围垦而造成了江面变乍、水道系统被打乱、湖泊面积缩减以及水灾频仍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深刻认识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的特点及其影响,可以为当今的皖江开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晚清皖江地区水灾频发,农业歉收、绝收,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灾民众多,甚至出现人口伤亡,经济发展遭受巨大冲击。《申报》在皖江地区报灾和赈灾方面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刊载了大量官府与社会力量在皖江地区进行的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义赈等赈灾活动,对皖江地区灾务活动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皖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张恨水与皖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为皖江地区的人文与地理环境给予他的浸润,更表现为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熏染,还体现为张恨水以其创作的实绩丰富着皖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屋顶与城市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屋顶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第五立面,是表达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该文从屋顶的功能、形式、色彩、亮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及如何将其景观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得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论述了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探讨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所面临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城市设计各阶段所需要的数字技术和数码城市GIS的特点,阐述了数码城市GIS应用于城市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对数码城市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部分应用实践,最后对数码城市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必须以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为指导方针.面对城市发展中的贫困人口居住空间的聚集趋势,城市规划应在防止这种居住聚集区演变为城市贫民窟的问题上发挥其重要的矫正作用,并积极化解因此而引发的社会排斥等各类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显示了重庆当代作家个人实力的莫怀戚中篇小说,通过对都市男女感情生活的小说叙事,呈现出从都市言情到都市情色这样的叙事嬗变,并且在故事讲述之中出现了三男追一女到三女困一男的讲述模式转换,从而建构了一与多男女配队这一个人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新型城市社区建设和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扩大城市就业有着特殊的必要性和独特优势。我国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扩大城市就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营与城市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营是在新的城市发展环境下的政府职能转型,是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本在对城市经营产生的背景、城市经营的内涵及范围进行分析后,就这一模式下城市管理急需推进的制度创新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市生态调控的步骤,依次剖析了在城市生态模拟、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城市生态反馈控制和城市生态集成优化调控中,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方法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在城市化的步伐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不断蚕食边缘区土地而扩大城区,城市用地结构中公共绿地提高,水域面积萎缩,闲置土地多,土壤遭受城市建设破坏和城市垃圾等污染而退化,这些导致城市土壤功能如生产功能、缓冲———净化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从而影响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系统缓冲调节功能以及增加了城市水涝风险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也威胁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竞争力排名为对象,通过对众多样本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分析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能否反映城市竞争格局的变化,并对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