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地理实验室配置 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地学传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弊端,根据地学学科发展与地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科研促教学的需求,再结合地理实验教学自身的特点阐述了地理实验室系统优化配置的意义以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素养的提高是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环境审美教育以它独特的视角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提高环境情感、环境认知,环境技能、环境伦理以及环境行为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的环境素养获得提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接近环境教育的内容,根据现代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培养能适应中小学“独立课程式”环境教育的教师。通过分析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环境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对其环境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化,并提出了加强地理环境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环境素养提高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开展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效果实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在环境知识、对校园环境的认可度、环境行为的参与度等方面经过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后提升的幅度不大,但是在环境意识方面却大大地得到了提升。这反映了这种泛化目标性的环境教育形式不能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大学生环境教育效果,然而可以增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从而为环境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环境教育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校园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富含各种形式的美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在环境方面的知行统一,必须充分发挥校园自然景观资源的优势,将环境审美融入环境教育,拓展环境教育方式;显露景观资源,丰富环境教育内容;开展三位一体的教育,提高环境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媒体以其独特的服务对象,形式多样传播方式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更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育人环境.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深入挖掘校园媒体的功能潜力,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主题教育以及提升绿色校园文化.延伸课堂环境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环境素养和建设绿色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235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建立了区域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减小主观偏差的基于信息熵修正AHP组合赋权方法。运用了二级模糊层综合评价方法对衡阳铅锌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进行了评价,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政府急需解决的区域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评价问题,为发现区域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磷的任意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水体污染,减少磷排放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粘土矿物资源丰富,具有特殊的结构组成,对磷的去除有着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改性的粘土矿物。因此,系统总结粘土矿物对磷的去除效果与机理,为更好的开发粘土矿物在废水处理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闽粤赣边客家文化与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西部、广东北部及江西南部的交界地带是我国客家民系的传统分布区,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景观;同时,这一地域也是我国独具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丹霞地貌重要分布区,这里旅游资源开发潜务巨大,但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吸引客属侨资,广辟客属客源,并加强环境建设,突出重点,择优开发。  相似文献   
10.
论历史时期的湘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时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湘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种子。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一九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玉蟾岩遗址文化层的存在是以湘南优越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丘陵河谷平原宽广、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条件好等生态环境为背景。尽管古代的湘南乃蛮荒之地,但农业开发的历史相对较早,在全国的农业地位重要。随着湘南人口的增加,农业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自明清以来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尤其是建国以来的无节制开发,乃至水旱灾害愈益严重而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以史为鉴,湘南21世纪的农业结构调整应特别重视生态建设问题。为此,必须振兴林业,大力发展牧业和渔业,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