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热”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因而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动因的不断探讨。本文基于学习动机的视角,对大学生考研的内驱力和诱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多元文化、滞后信仰教育都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塑造造成冲击,致使其信仰呈现多样化、功利世俗化、盲目非理性、非科学化倾向。中国梦”作为时代信仰,与每一位大学生的命运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作为“追梦”、“圆梦”的实践主体和中坚力量,同“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本文提出以定位大学生自我坐标把握“中国梦”,以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助推“中国梦”,以凝聚大学生信仰力量实现“中国梦”等途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塑造。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存在缺失的现状,在开展信仰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既有日益感性化、感官化的价值理念的挑战,也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的挑战,更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梦。高校应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推进信仰教育,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种“复归”现象,即教育发展中被否定过的教育制度和模式,经过一定历史时期后,其中的某些成分又被重新肯定。如美国七十年代的“恢复基础运动”以及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中对人文教育的重新重视等等。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中也存在着这种“复归”现象。本文试就我国当代高教发展中的“复归”现象做一概括总结,并就其原因和本质谈一点自己的浅显看法,以求从另一个角度对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行动研究法(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行动研究法是实际工作者为研究自己的实践所实行的一种研究方式。本文联系行动研究法的历史,概要地介绍了行动研究法的定义与特征一论述了对教育的行动研究法的兴趣的复活。然后通过考察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将行动研究法与当代其它教育研究方式区别开来: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就是教育的种种实践。行动研究者不将其理解为“现象”、“处理方法”或实际工作者观点的表现,而理解为实践中的惯例或常规做法。文中介绍了行动研究者研究过的几种实践的例子。文章指出了行动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技术;论述了行动研究法不是以其技术,而是以其…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已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从战略构建的角度看,“中国教育走出去”亟须回应四个基本问题:其一,从传统中国的文化信仰,当代中国的现实利益以及可能产生的国际贡献中寻求“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其二,界定作为抽象主体的国家与作为行动主体的政府、教育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所应扮演的角色;其三,在资源与知识的二元分类框架中理解“中国教育走出去”的内容载体,并推进其由硬投入向软影响转变;其四,充分利用有效的国际机制,拓展“中国教育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学生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因此,从意识形态上看,不能把这种教育视为中性的;学生的信仰必然受到这种教育的挑战。为了维护信仰的独立性,教育也应从人的童年起并在其一生中培养一种有助于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判断力。”〔1〕台湾这一独特的地区因政治的影响,其公民教育在不同的时代其内涵不同。中共中央在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主…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疑是主流,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却逐渐出现主流弱化、非理性化及空白化等现象。从我国历史背景、社会转型、教育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高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应充分发挥公共政治课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90后心理特点,构建有效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长期从事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学校教学问题,提出了“掌握学习”的教育理论。近期以来,布氏的这种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旋风,给中国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兴奋剂,一种“布鲁姆”现象已经出现,并正以迅猛之势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早已来临,它不仅已经越来越引进西方和东方各国学者的关注,而且中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对其在中国当代文化上的影响作出恰当分析。本文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更多地应当从“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本身去理解和把握,不要附加给很多评论者的主观意志。实际上,“后现代性的悖论”就生动地写照了后现代主义的本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消解现代性的渴望、一种现代社会自身悖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当前社会形势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信仰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少数大学生信仰模糊,思想价值取向偏差性较大的现象,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道”信仰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古代中国对于“王道”之行必定带来理想治世的信仰已经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而这种信仰的特点是坚持人治与道治的统一.坚持对人治和道治矛盾的协调。这种信仰是在对一定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又走上了与这种信仰的内容相一致的历史发展轨迹。人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实践”,需要教育者具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然而,因其缄默性、动态性、情境性、个人性等特点,对这种知识进行研究有很大难度,因此也不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信仰引导不同于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包含着多种心理成分,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更重要的是它最终表现为一种个性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心理成分的较高层次的“凝结体”。它可指导个体的各种行为方式,影响个体的生活态度、工作热情、效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在信仰的生成和发展中,其情感成分的生成是关键的一环,因为信仰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一种生存价值也就是终极价值的取向,是对人的心灵的深切抚慰。它绝不仅仅以掌握有关信仰的知识和内容为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有了相关信仰的知识还只是形成了信仰的认知成分,还不能说明他们就能坚信这种信仰。更不能说明它能指导人的行动,而只有当这种信仰被信仰者植入其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它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时,才能最终坚信它,并依据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对党信仰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试图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以寻求我国大学生党信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党信仰对大学生吸引力的途径,构建“三位一体”党信仰培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近代欧洲“社会契约论”主要是政治法律学说。从更深层次看,也是一种社会历史观,即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历史哲学。它以分立的抽象的人为本,以个体的人为红线贯穿始终,涉猎社会的本质、结构、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变化的动因。这种人本主义历史观至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信仰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梦”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通过加强信仰环境的营造、信仰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主体源于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产生信服,并作为自身精神寄托的思想活动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西方思潮纷纷涌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致使当代部分大学生信仰日益多元化、功利化,部分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淡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这既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汪永生 《文教资料》2011,(4):118-119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本文从阐明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大学生信仰的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前,能否重建以及如何重建中国的传统信仰,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其实,中国传统信仰的重建问题从本质来看是一个“伪问题”,我们不能恢复或重建我们的传统信仰,因为那种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信仰形式,这种新信仰固然离不开传统信仰的土壤,但它要从精神和形式上都实现“突变”,它要符合时代的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品质,同时也要具有超越性、精神性和永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