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内外开放科学的实践进展与未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亮明  李洋  郭蕾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4):109-122
[目的/意义] 及时追踪分析国内外开放科学实践进展,可为科技管理部门调整开放科学政策、布局开放科学方向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 对当前开放科学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四个方面的归纳:开放科学的概念内涵与现实意义、国外开放科学实践进展、国内开放科学实践进展、开放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 开放科学是知识从闭塞走向创新的必然选择,国际社会已在开放科学战略、开放基础设施、开放科学数据、开放获取期刊等方面进行了良好实践;我国在开放科学的制度规划、文化营造、开放程度、品牌声誉等方面尚待提升;未来,开放科学将朝着全球化、FAIR化、生态化、云端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FAIR科学数据管理原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医学数据的可发现、交互、共享与重用。评估FAIR实施情况有利于指导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规范元数据描述,明确溯源及共享机制,完善数据管理规范。[方法/过程]通过借鉴Go FAIR Metric Group(GFMG)的通用框架、荷兰数据存档与网络服务DANS、欧盟Horizon 2020、澳大利亚研究数据共享组织ARDC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开发的5 Star Data Rating Tool的FAIR评估框架及其指标,制定面向我国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的FAIR原则应用评估框架。基于该框架,选定我国11个样本平台开展网络调研,从可发现(Findable)、可访问(Accessible)、可互操作(Interoperable)和可重用(Reusable)4个维度分析调研结果。最后从标识符、元数据、许可协议、词表规范、溯源描述等方面提出我国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应用FAIR原则的建议。[结果/结论]FAIR原则在我国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在永久性标识符的使用和遵循标准开展溯源描述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FAIR科学数据管理原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医学数据的可发现、交互、共享与重用。评估FAIR实施情况有利于指导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规范元数据描述,明确溯源及共享机制,完善数据管理规范。[方法/过程]通过借鉴Go FAIR Metric Group(GFMG)的通用框架、荷兰数据存档与网络服务DANS、欧盟Horizon 2020、澳大利亚研究数据共享组织ARDC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开发的5 Star Data Rating Tool的FAIR评估框架及其指标,制定面向我国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的FAIR原则应用评估框架。基于该框架,选定我国11个样本平台开展网络调研,从可发现(Findable)、可访问(Accessible)、可互操作(Interoperable)和可重用(Reusable)4个维度分析调研结果。最后从标识符、元数据、许可协议、词表规范、溯源描述等方面提出我国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应用FAIR原则的建议。[结果/结论]FAIR原则在我国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平台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在永久性标识符的使用和遵循标准开展溯源描述方面。  相似文献   

4.
赵洁  岳好 《图书情报工作》2023,(22):128-139
[目的/意义]利用FAIR原则评估网络叙词表的开放情况,有利于理清叙词表开放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叙词表FAIR化水平。[方法/过程]借鉴现有基于FAIR原则构建的评价框架,结合叙词表特点,制定适用于网络叙词表开放度评估的三级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对选取的17个样本平台开展具体指标调研和分析,并从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4个维度分别分析叙词表FAIR化水平。最后针对这4个方面分别提出促进叙词表FAIR化的建议。[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网络叙词表开放度评估指标体系包含三级指标,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分别有4、11、17个。经评估,发现多数网络叙词表的开放程度仍待提升,开放的薄弱环节集中在可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上,FAIR原则应用有待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元数据的丰富度和数据互操作、重用方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测评量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结合国内外数据素养相关研究及前期调研,凝练研究生数据素养评价指标,构建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测评量表,为全面测度研究生数据素养水平提供客观评价工具。[方法/过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运用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研究生数据素养胜任力标准,从数据意识、数据收集与评估、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利用与归档、数据伦理层面编制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测试量表。[结果/结论]最终量表包含48个题项,经数据分析验证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拟合度,可以作为评价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的量化工具,并为制订针对性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讨电子资源使用监控与统计系统的数据获取质量评估方法,为提升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为高校图书馆评估和应用此类系统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数据质量评估的内容、指标和难点,对数据质量评估的3种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对其作用和局限进行探讨。[结果/结论]从信息丰度、准确性、及时性等指标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从应用范围、数据监测反馈、原始流量保存等几个方面对系统下一步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altmetrics指标是对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的补充,但相关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altmetrics工具在数据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过程]在概述altmetrics工具的发展基础上,系统梳理altmetrics的基本工具和聚合工具及现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结论]总结altmetrics工具在数据覆盖广度和强度、数据跟踪和搜集方式、上下文和人口统计特征分析、数据的甄别和处理4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出altmetrics及ALMs数据应该遵循公开、透明和可审计3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介绍欧洲FAIRsFAIR项目制定的“高等教育FAIR能力框架”及高校FAIR能力课程体系,为国内高校及高校图书馆将FAIR相关内容整合到其课程和教学中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归纳分析,提炼框架内容及高校FAIR能力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与方法。[结果 /结论 ] FAIRsFAIR“高等教育FAIR能力框架”及高校FAIR能力课程体系为国内高校开展FAIR能力教育与培训提供了思路。国内高校可将FAIR能力培育嵌入到已有的数据科学或数据管理课程教学中,促进图书馆与院系合作,推动数据管理与FAIR数据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剖析国际科研数据政策的导向及其特征,为我国完善科研数据政策保障体系、优化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文献调研方法归纳出国际科研数据政策的"整合DLC-SH"和"机器可操作"两种导向,并使用模本法分析、验证两种导向的异同。[结果/结论]"整合DLC-SH"导向秉持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整体观,遵循"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基本框架,目的在于构建全球协同式数据治理方略;"机器可操作"导向提供依次递进的指导性原则,重视数据基础设施的辅助作用,目的在于实现"数据互联网"全球布局。两种导向在理论基础、核心组件和服务对象上存在不同,但在基础环境、实现途径和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且两种导向的相互融合成为现阶段的主流趋势。建议我国强化政策的导向功用,融入国际工作体系;重塑工作机制与流程,完善数据治理格局;"人文与技术"相结合,构建"人机协同"生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个人隐私保护是政府开放数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美国政府开放数据实践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政策梳理,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美国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文本的收集,运用NVivo文本分析工具,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分析,梳理美国政府开放数据隐私保护框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结果/结论] 从发挥多元主体职能作用、隐私保护评估系统构建、隐私数据利用治理、构建隐私计算模型以及法律保障5个维度来构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中的个人隐私保护体系,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数据开放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在全球"开放数据"理念日渐流行的背景下,为满足校内科研团队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校内单位创建并推出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方法/过程] 调研北京大学学者对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的需求,提出平台的综合定位,并从合作机制、系统选型、元数据方案、唯一标识符方案、本地化功能开发、应用效果方面介绍平台建设内容和应用效果。[结果/结论]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的构建,将促进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出版,带动数据的广泛重用和规范引用,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个体数据素养评价体系及相关指标内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分析现有数据素养评价体系及相关内涵,为数据素养的评价和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数据素养研究中对于数据素养的论述,综合其中关于数据素养的相关评价内容,结合数据素养教育的实际需求,构建数据素养评价体系并分析相关评价指标的内涵。[结果/结论]数据素养是对信息素养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对个体素养的新要求,综合国内外数据素养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数据素养评价的体系共包含数据意识、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操作、数据伦理等12个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政策工具的识别与分析是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此项工作目前多以人工开展。本文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政策工具的自动识别,以期提高政策工具识别的效率。[方法/过程] 设计与实施政策数据采集与清洗——政策工具人工标引——模型训练——结果解读的政策工具自动识别的实验流程,并以北上广贵四地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为例,对比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在政策工具识别任务上的性能表现。此外,提出整合政策全局信息进行各段落政策工具识别的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方案的有效性。[结果/结论] 深度学习模型CNN在全量测试数据上达到76.51%的准确率,整合全局信息的CNN模型达到77.13%的准确率。而仅对模型的高置信度结果进行评估发现,整合全局信息的CNN模型在其中55.63%的测试数据上准确率达到了95.44%。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实用的要求,表明超过一半的政策工具标引可以借用模型的高置信度结果,无需人工复核。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研究政策工具的自动识别取得较好的效果,提升政策工具标引的效率,为大数据量的政策工具自动识别提供正面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构建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为高校图书馆识别与评价其科学数据管理服务能力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与量化测评工具,进而实现服务能力的管理、改进和提高.[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初步拟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专家评分确定指标权重.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对我国以CNMARC格式编目的中文古籍书目数据进行关联数据化发布研究,以期促进中文古籍文献的开放利用。[方法/过程] 利用Drupal平台从数据建模、数据映射、数据链接以及外部查看几方面对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发布为关联数据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Drupal平台可以方便地进行中文古籍书目数据的关联化发布,但是也存在链接不完善情况,还需Drupal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和与其他链接工具的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对英国图书馆与情报专家学会设立的"营销优秀奖"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为我国图书馆营销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从历史沿革、设立目的、申请程序和奖励办法等方面介绍该奖项,重点分析其评审标准。[结果/结论] 该奖项的评审标准体系由营销的目标群体、营销目的与计划、营销内容、营销原则、营销策略和营销评价构成。对我国图书馆营销活动的启示包括:注重环境分析;设立营销部门,制定营销计划;明确营销的目标群体;确定营销目的;完善营销策略和进行营销评估。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意义] 构建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对于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开放式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收集胜任特征指标并编制频次及行为表现表,在此基础上设计结构化调查问卷,以SPSS 13.0为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特征的构成,构建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模型各维度胜任特征的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由基本知识和业务能力、相关学科知识、计算机运用能力、职业态度和服务精神、情绪适应能力、组织沟通能力6个维度组成,职业态度和服务精神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建立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技术要素通过用户心理变量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模型。以智能手环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数据管理和社交互动功能通过启发和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此外,行为控制功能通过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文章基于上述发现讨论了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是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基于文献数据对期刊政策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开展系统研究,以便客观揭示和彰显期刊在决策、管理、公众等层面所产生的政策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将政策文件、政策相关者分别与期刊刊载成果建立证据关联以评估其影响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构建包含政策研究指数、政策传播指数、吸引政策相关者参与度指数等3个一级、9个二级和22个三级指标的期刊政策影响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对期刊开展政策影响力定量统计。[结果/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揭示期刊尤其是政策型期刊的政策影响力,可为进一步改进完善期刊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各类不同定位期刊的综合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