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侃 《班主任》2004,(6):15-15
我做教师四十年了.经常有年轻的同事问我,"当好教师的奥秘是什么?"我总是回答他们:"要当一个好教师,首要的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热爱学生不仅是当好教师的前提,而且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应该是每个教师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不配当教师,更不用说当一个好教师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是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心态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为他们的青春进行着无数次的开方。  相似文献   

3.
学生要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有成,必须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是教育的第一步。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教师必须拥有积极心态。另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等渠道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4.
正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可以使教师体察学生的成长环境,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还可以融洽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双方形成合力,更好地把学生教好。一、家访中的不良心态家访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在家访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家访时往往会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1.告状式心态。学生在校不争气,屡教不改。万般无奈之下,教师便上门,把学生讲得一无是处,以泄"恨铁不成钢"之愤,希望家长对其好好"管教"一番,以取得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微笑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自身修养。对教师群体而言,微笑不仅是授课过程的基本需求,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在理应以微笑传递知识的教师职业中,部分教师逐渐显露出"微笑难"的问题。师微笑,作为一个"自利利生"的教师行为,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更是基于教师自身的需要。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教师若能多带微笑,会释怀工作的烦恼,心态更积极、乐观,促进教师心理健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学生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摆正师生关系,善待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7.
平和心态不仅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一个称职教师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反省自己当年类似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尽可能不采取训斥、责骂甚至体罚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把自己因人生的挫折而产生的不平之气发泄到学生身上。教师的平和心态对学校办学与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保持平和心态,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社会也应理解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8.
论文借助多元文化教育中跨文化教师的类型划分,探讨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对其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局外人"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上采取"忠实执行"取向,而作为"局内人"的教师则往往基于对学生的"同情性理解"或迫切希望学生改变现状的心态,开展有益的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附加")甚至"创生"新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不是简单地技术参与,而是深刻地触及到教师个人的身份层面。教师对"我是谁"、"我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的个体身份认同,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在深刻地影响其课程实施行为。同时,在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局内人"的文化身份对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学生文化背景的"局内人",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关心学生的生活境遇和前途命运,是教师有效参与课程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心态如何,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心态良好,可以激发学生向上的勇气,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心态不良,则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甚至伤害学生自尊,制造精神痛苦。教育是复杂的链,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上下都有关联。有调查表明:学生的不良情绪80%来自身边的长者,其中也包括教师。显然,教师拥有积极心态就能释放出正能量。当前,教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态包括:失落——中小学教师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写作心态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头疼作文,不外乎两点:一是没有什么事可写,二是写不生动. 据调查,学生作文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不敢说真话的心态,看问题偏激的心态,害怕亮相的心态,自卑、犹疑的心态.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不良心态?主要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拔苗助长""好高鹜远"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为师当修心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是《菜根谭》里的精辟见解。为人师者,也应当是一个心态和智慧光明磊落的人,即使身处暗室,也像站在万里晴空之下。教师的心态会影响和感染学生,决定课堂氛围的沉闷或欢快。教师良好的心态会使自己喜悦、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山东教育》2014,(6):12-13
时光一晃间,走上教师岗位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站在行将四十岁的人生站台,回望来路。沉思回想。当初那个血气方刚而又青春懵懂的羞涩青年,  相似文献   

13.
为师当修心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是《菜根谭》里的精辟见解。为人师者,也应当是一个心态和智慧光明磊落的人,即使身处暗室,也像站在万里晴空之下。教师的心态会影响和感染学生,决定课堂氛围的沉闷或欢快。教师良好的心态会使自己喜悦、生气勃勃、沉着、冷静,也会缔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相反,坏心情会令自己不思进取,甚至颓废、忧愁、悲观、萎靡不振,也会导致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还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因此,为人师者,当修心,修炼阳光心态和光芒四射的灿烂心情。修心,心要净。佛教《维摩诘经》有语云:"心净国土净",心干净了,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把别人看作魔鬼,就生活在地狱里;把别人看作天使,就生活在天堂里。教师教学的对象,都有花一样的年华,朝气蓬勃。教师心净,就会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天使,生活在天堂中,课堂则犹如仙境,让师生个个陶醉;即使  相似文献   

14.
韦兴正 《班主任》2011,(3):18-19
在教室内,有前排就有后排,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情况,但许多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心态,人们称之为"后排现象"。尽管不是所有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都会产生不思进取的心态,但不思进取者确实居多。后排现象的产生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指明灯,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孩子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具有的几种心态。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心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成就具有重要的关系。积极的心态是教师的心理法宝。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从积极心态形成的心理学规律出发,进行积极心态的自我培育是教师积极心态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简言之,“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从生活、身心健康到学习的每一个方面给予关心爱护。师爱是一团火,一缕阳光,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沐浴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之中。师爱是一场春雨,一片蓝天,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学生如春苗般茁壮成长。师爱是一种修养,一种心态。教育是一个充满无限爱的教书育人过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以满腔热情,真诚、无私地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体现教师高尚的职业修养,良好的从教爱生心态。师爱是一种宽容,有如母亲对待孩子的那份情怀。学生有了过失,或耐…  相似文献   

18.
知识育人倡导教师发扬"牺牲精神",为学生升学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智慧和身心健康。在这种教师是学生成长"牺牲品"的职业道德模式中,带病坚持工作的教师行为受到崇高的礼赞,如果教师因久拖不治的疾病而倒在讲台上,更是倍受敬仰。在应试教育的步步进逼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乐观心态已被认为对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提高学生成就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外有些教育学者开始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教师乐观与学生成就的关系之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关于"教师的学生学业乐观感"的研究.这些开创性的研究为国内外教育理论引入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花了四十年时间,收集了九万多名学生的信。从中概括出一个好教师人格魅力的十二个方面:友善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学生,有耐性,兴趣广泛,坦率,宽容,有方法等。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