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升华的结果 ,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因此 ,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所以 ,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公式变换、习题变换进行教学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 .1 公式变换数学公式变换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训练的好素材 .在教学中应当细心捕捉、深入挖掘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V棱台 =13h(S…  相似文献   

2.
蒋杰 《物理教师》2007,28(12):12-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对比,使学生掌握静电力做功的特点;(2)通过与重力势能对比,使学生掌握电势能这一概念;(3)知道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理解类比和迁移法、猜想论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学生理论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2.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总反应式。3.培养学生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思想 :教师创造性地教学 ,学生研究性地学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技能目标  (1)通过对能源的学习 ,培养学生辨证、全面地认识问题的科学态度。(2 )在研究性作业的分析、设计中 ,初步认识一些研究问题的思维角度和方法。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开发能源、有效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过程中 ,能量的转换。2、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教学难点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2、研究性学习思维习惯的培…  相似文献   

5.
杜成芳 《物理教师》2004,25(10):25-26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教给学生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索方法——实验探索法.(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3)会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4)通过猜想、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电极,能写出电极反应式.了解半电池、盐桥等概念.(2)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  相似文献   

7.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师生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 ] 。本文以“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为例 ,介绍作者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 ,使磁场、电流形象化 ,物理过程动态化 ,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思考 ,达到突破难点的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通过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模拟 ,帮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使学生明确楞次定律是判断感电流方向的有效方法。(2 )利用多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运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3)培养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应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的翅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思维活动中逐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要做到:1、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提供思维的条件.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并能识别原电池。2.常识性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分析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