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案例】 参加教学研讨会,听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课上,执教者为了让学生感受水果的芳香,精心准备了水果,有桔子、苹果、梨子、菠萝……满满一箩筐。执教者拎着箩筐在一、二、三组间快速穿梭,学生情绪高涨,惟独第四组学生情绪低落,一学生叫嚷道:“老师,老师,我们这一小组还没闻到呢!”之后,  相似文献   

2.
韩建飞和毕于阳两位老师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各逞风采。从整体设计看,两位老师对所教内容都很熟悉,思路清晰。教学目标都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来设定,把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作为核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课标精神的。此外,两位老师都准确把握了文言文的教学本质,对言文关系的处理很得当。他们没有把文言知识单提出来作为学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地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我拜读完安凤吉老师的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后的第一感觉.反复研读课例,安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深刻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跃然而出,犹如春风化雨,不仅滋润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也让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受感染和启发.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感悟,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5.
《雨》(六年制第五册20课)是一篇习作例文,描写了下雨的全过程。课文从下雨前讲起,详细地写了下雨的经过和雨后的情景,着重写了在雨中作者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教学这篇课文,可按如下程序进行。一、拟作 1.教前让学生观察一次下雨的全过程,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2.教学时让学生先汇报作文中的困难和问题。二、学文 (一)理解课题  相似文献   

6.
余红 《师道》2003,(12):30-30
最近,我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的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课前在师生对话中王老师仅三言两语,就吸引了学生。“大家知道我姓什么吗?”“姓王。”学生齐答。“同学们对我熟悉吗?”“不熟悉。”学生一齐摇头。“那喜欢我吗?”“喜欢。”学生整整齐齐地很乖地大声回答。“哦,看来你们对我是一见钟情啊。”话音刚落,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了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粗粗一看,本节课似乎讲得很有条理,很流畅,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以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思考,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但细细推敲下来,总觉得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教”而不是学生“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有一位素质很好的老师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讲着讲着,不禁潸然泪下,学生也随之泣不成声,教室里充满了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悲痛气氛;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同样是一位素质很好的老师,同样教这一课,老师也是那样动心动情,泪水夺眶而出,可学生却无动于衷。甚至有人忍不住“哧——哧——”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描写好的琴声感人时 ,说 :“转轴拔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其实 ,说话的道理与此相同。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感人的魅力 ,一定要做到“四分含情 ,六分叙理”。教师对学生说的话有没有“情” ,其结果是不相同的。以下两个教学片断中 ,同样是对学生读的评价 ,两位教师不同说法所产生的效果就很耐人寻味。片断一 :一位老师教《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生字学完了 ,老师请一位学生读生字卡。一个“铸”字挡住了去路。“谁来告诉他 ?”老师问。一位学生站起来 ,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了处境尴尬的同伴。随即 ,老师让他连续读了三遍。“记…  相似文献   

10.
在打磨《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例中,群组先后运用不同观课工具进行了两次观课.第一次观课,使用以往的观课工具.第二次观课,观看视频录像,运用我们开发的“以学定点学教合一”观课工具.从两次观课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清楚看到,运用“以学定点学教合一”观课工具,有利于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一、教学效果观察点对比分析“教学效果”观察点,第一次由高凤丽老师负责观察.教师设计了“课后检测题”,利用“后测统计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笔者听了两节语文课,两位老师教的都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里的课文。一位老师教的是《笋芽儿》,另一位老师教的是《喇叭花》.勿庸置疑,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上还是有许多优点值得学习的。教《笋芽儿》的老师根据童话的特点,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很有条理,并以形象的板书展示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教《喇叭花》的老师,根据“习作例文”的特点,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但两位老师在教学上也明显地存在不足。《笋芽儿》一文以童话的形式向人们介绍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其中课文三次写到了竹妈妈。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12.
一堂作文指导课,必须创造愉悦的写作环境,引起儿童表达的欲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指导学生写《有趣的手工劳动课》这篇作文时,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的: 首先,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画家的动物画《悄悄话》,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两只猴子。”“是小猴在跟妈妈讲悄悄话呢!”同学们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 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 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 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 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 《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 处理,让我感触颇深。 A老师上完课后问学生:"你们 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  相似文献   

14.
王艳 《语文天地》2015,(11):32-35
龙玫译著《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提到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故事:一位语文老师问历史老师是否教历史,历史老师回答“我不教历史,教学生”。以此类推,语文老师教语文还是教学生?文言文教学是教文言文知识还是教学生学文言文?答案是肯定的。文言文教学应重点提倡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指学情,也指体裁。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教学重点要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评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和她的“语文湿地”好姐妹何定琴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公开课《风雨》,并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抓住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语文的方式进行;如果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只是用一种预设的解读,固执地要求学生认同来对待散文的“性灵”,进行封闭性教学,必然会把散文教死.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0月上旬,宜昌市举办了青年教师自然教学研习班,会上,来自东山小学的段淑平和康庄路小学的谭新玉两位老师都教了《鱼》这一课。会后,两位老师和市教研员李德强,就《鱼》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讨论。 李:两位老师都上了《鱼》这一课,通过课可以看出,二位老师对这一节课要引导学生建立“鱼”的概念这一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后练”,表现为“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狭隘的教学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如果在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采取“先学后教、先做后说”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充分展示个性,去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那么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一次教改汇报会上,一位优秀老师上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节课,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现将其中的精彩片断摘录如下。一、课始,让学生在“做”中“构题”师:请小…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师在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观察可以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教师的意思是为了让学生得出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于是他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很多学生正如老师所料,大声回答说:“3个面!”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男生说:“6个面。”老师很快否定了他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我家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我,怎么会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呢?国庆节放假,爸爸教我学《论语》。这样,爸爸就是我的老师。学完《论语》,爸爸又叫妈妈来教我学珠算,所以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了。学完珠算后,爸爸叫我教妈妈学《论语》。我拿出《论语》书,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您来学《论语》,好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好哇!”我就像模像样地教起来:“学而时习之……”妈妈在给我缝衣服,手里忙着,口里念着:“学而时习之……”念着,念着,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吗?”我听了,拿出另一本…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校巫燕玲老师在一年级教了语文《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一课。这一课分三节进行。这里记录的是第一节课的实况。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巫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张思德同志的高贵品质,批判“四人帮”鼓吹的“读书无用论”,通过各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含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