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六朝书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大家族书法队伍的出现;简札形式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优雅的书风;书家、书论多。六朝书法的美学追求是:追求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韵致美;骨、筋、肉美学范畴的提出;六朝美学中“类比”、“品藻”之风很盛;“意在笔先”说的提出;对“工夫”的重视;六朝书家、章更多地受道教、玄学的影响,书法字里行间有清气。六朝书法树立了个性价值的典范,书法美学追求有别于前及后的风度。  相似文献   

2.
这里着重阐述了魏晋六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独特化现象-魏晋风度对六朝辞赋的影响。六朝辞赋所表现出的一些风貌特征-个性化的张扬、真性情的阐发、形式美的追求,与魏晋风度的流行当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所表现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取向与魏晋风度往往是既相通又相融的。与此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到这种影响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从而不断深化我们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湖北省鄂州市近30年(1956-1983年)清理发掘的394座六朝墓葬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认为在学术上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孙昊和两晋墓葬为主的这批考古资料,可以为长江中下游六朝墓葬的分期研究,特别是为长江中游吴晋墓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分期资料和葬俗资料;二是通过对上千件与长江下游六朝青瓷有别的长江中游本地区烧造的六朝青瓷,为研究长江中游青瓷器的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三是近300面长江流域各地铸造的两汉六朝铜镜在鄂州六朝墓地的集中发现,为研究中国南方铜镜铸造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四是通过对出土的金属器、钱币、漆木器、玉石器和玻璃器的整理和研究,补充了有关六朝时期长江流域的手工业、商品交换和海外交通等方面的一些实物资料。此外,在铜镜和青瓷器的装饰图案上,也部分地反映了佛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4.
汉魏六朝音乐赋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汉魏六朝赋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赋承载并阐释了古代音乐化的丰富内涵。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体现了传统音乐化的宇宙品格和伦理内蕴;从历时性的视角来看,音乐赋又阐释了音乐化从教化到娱乐、从道德美到艺术美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物报》2002年4月5日第4版《雍和宫的古槐》一文的首句这么说:“曾为六朝古都的北京……”把“六朝古都”说成北京显然是不对的,“六朝古都”应为南京。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2)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  相似文献   

6.
《六朝经济》一书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类叙述了六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与交通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六朝时期各地之间的区域性差异、部门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因素的积淀,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六朝经济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别具一格,对于六朝经济的研究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有这些成果,既是这一领域后续研究的基础,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视野,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还原六朝经济的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7.
六朝是中国艺术走向自觉的历史时期,在政教功用评价体系淡化的.必要前提下,强调艺术构思,促进个性创造;重视品评作家,确立艺术法则;讨论形神关系,形成表现风格。个体创作、理论法则和整体风格三个层面的自觉,是六朝艺术自觉确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该运用献和考古材料,对六朝政权与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分别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六朝政治、经济、化等等方面对朝鲜半岛三国的明进程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富有特色的六朝史新作──《六朝史稿》评介田忠一部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新作──《六朝史槁》(简修伟、庄辉明、章义和著),已于日前正式出版问世。这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简修伟教授与他的两个弟子多年研究心血的结晶,也是值得史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孝经》的研究至魏晋六朝时期趋于全面繁荣,其主要特点有三:一、帝王研究《孝经》的第一次兴起;二、出现(孝经》百家注;三、《孝经》研究出现郑学和王学,南学和北学的区分。  相似文献   

11.
公元三至六世纪,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六朝,六朝时期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期及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期,研究这一时期钱币的铸造、流通及其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改版后的“六朝研究”栏目推出以来,作为主持人,我一直把握着这样的选文、约稿原则:“六朝研究”,研究的对象是长期定都今南京、短期迁都今鄂州与江陵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所以如此,是考虑到诸多因素的结果:六朝在时间上是一个基本连续的单元,西晋的  相似文献   

13.
汉魏六朝论文主题的历史演进彭玉平中国历史上的汉魏六朝时期,在政治上充斥着动荡、不安和喧器;在意识形态领域,也经历着各种蜕变、分离和化合。两汉的经学,自叔孙通为汉皇室制订朝仪,至董仲舒抬出殷商的有意志、有人格的神祗来统率仁义和礼乐系统,再加上汉儒的笺注...  相似文献   

14.
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 ,号称“六朝”。六朝的首都在南京 ,六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在江苏 ,六朝文化被认作江苏三大历史文化之一。由于这样的缘故 ,六朝文化的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来成为南京以及江苏学界重视、政府支持以及社会关心的热点课题。 2 0 0 1年 1 0月 ,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立项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承担 ,许辉、邱敏和胡阿祥三位先生主编 ,国内外 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六朝文化》一书 ,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洋洋近 80万言的《六朝文化》 ,内容丰富多彩 ,论述系统全面 ,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并…  相似文献   

15.
六朝梦得文才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梦得才故事都宣扬才神授,这一思想源于梦通神灵的观念和神理为的观念,《心雕龙》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六朝梦得才故事反映了六朝以诗为“”的观念,表现了六朝重采的学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六朝松     
在风景如画的东南大学校园里,有一棵古老的树,叫六朝松。六朝松是一棵高大的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棕色的根紧扎在土壤里,粗壮的树干已经开裂了,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树皮。树干的中间有水泥柱支撑,那是叔叔阿姨们为了豪保护它才填进去的。树枝干枯得像老人的手臂一样伸展着,枝头只有少量的松叶,就像老人头顶上稀稀拉拉的头发。六朝松四季常绿,它真正的名字叫桧柏(huìbǎi)。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它都挺拔站立。因为它是南京城里最古老的树之一,所以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人常常前来参观留影。听爸爸说,六朝松是南京…  相似文献   

17.
该对六朝建康佛寺产生的时代背景、数量、分布,以及寺院组织结构和寺院经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六朝建康佛寺不是480所,而是700所左右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18.
俳谐文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表面诙谐逗乐,实则有着深刻的讽世意味和社会批评意义,是地道的杂文。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中的俳谐体杂文,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汉魏六朝文学的全貌,也可理清中国古代杂文发展的轮廓与线索。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作为历史上的实有人物,在汉魏六朝小说家笔下得到了丰富生动的演绎。深入细致的剖析这一形象,不但能反观历史,还能在这个特定的化背景下凸显其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赠答诗可以视为儒家礼仪文化和人伦精神在诗歌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六朝时期在家庭观念和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导致六朝文人生活与前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六朝赠答诗我们可蠡测六朝的人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