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当前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路径:新建高职本科院校、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本科和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院校,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的高职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要积极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合理衔接,加快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向高职转型,使区域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模、层次与素质结构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统筹发展,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的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鼓励各地大胆探索,进一步推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的衔接,科学选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实现有效的衔接与贯通,是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现实需要,也是人才成长“立交桥”背景下高职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方向选择。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专科和地方本科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分析了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提出促进高职专科与地方本科衔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高等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本科高校转型,探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调研、分析、借鉴等方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搭建人才“立交”,为中高职衔接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每日剧增。在我国,职业教育承担了培养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打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障碍,成为了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之一。如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转型,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从此正式开始形成。目前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大、中专层面,层次结构上移势在必行。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内生性看,低积淀的高职教育无法担当此任;从外生性看,地方本科高校有较为深厚的教育积淀和较为完整的层次结构体系,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具有同质性。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中、高职相衔接,无疑是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快速形成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逐渐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不仅可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高职教育层次拓展,而且能满足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超越"升本"、"升大"情结,坚守专科与本科教育生态位,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一、打造品牌是促进中高职衔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特别是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已经不能适应技术应用高端化、复合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老百姓也不满足于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构建中高职多个层次配套、衔接的,多样化、可选择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必然要求。2012年开始,江苏通过中高职衔接项目,积极  相似文献   

9.
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既要各司其职,分段培养,又要协同配合,衔接融合,进而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直至专业硕士的上升通道,完成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以满足学生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应用型本科与高职的衔接融合是纵向贯通的重要一环,将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衔接 教学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要求。要搞好教学衔接,首先必须建立起一个从中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多类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即构建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的,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解决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只到专科层次的“断头”教育,同时也是落实和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之一。其次,中、高职教育在教学定位上要分别做到:专业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实习、生产实…  相似文献   

11.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课堂教学上的衔接,课堂教学衔接的基础是课程标准设置的对口衔接,课程标准的对口衔接包括培养目标、教学课时数和教学内容等的衔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专业衔接错位问题,作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标准设置应整体考虑,融合中高职教育的现有资源,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体系。借此打破目前中高职教育之间的屏障,来提升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珠海当前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企业对产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过去专科层次的“终结性”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珠海职业教育重心必须上移,高职院校要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产业人才,方能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匹配的人才支撑。目前职业教育的专本衔接正处于摸索试点阶段,存在着衔接配套不够完善、本科高校参与积极性不高、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匹配性不强等问题,需要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加强衔接沟通、注重合作双方优势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产业人才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从人才分类的视角看,高职本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国家探索高职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民办独立学院等应从构建职业教育"类型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地位、加强与高职专科院校的衔接、凝练自身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推动建立更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生性变革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与要求,从体制变革诉求、机制变革诉求及教学模式变革诉求等方面揭示了中高职衔接中专业与职业互动的立足点,从职业需求规范专业设置方向及专业设置引领职业需求变革等方面解读了专业与职业在中高等职业衔接教育中的延续关系,并提出变革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学模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适应社会需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院校大多具有行业性办学特征,行业文化通过与校园文化融合,将行业精神、行业理念和行业发展信息等传递到应用型本科与高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中。行业文化的精神力量及所具有的导向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成为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将采取哪些新举措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刘华:一是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动与支柱产业密切衔接的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招生、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  相似文献   

17.
"中职-高职-本科"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衔接是"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核心内容,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售后服务岗位为例,分析岗位类型、等级、难度、适合层次及培养力度,并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1+X证书制度为契机,构建了"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课程模块体系,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既可满足中职、高职和本科各阶段毕业需求,也可满足"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并将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是解决目前高职专科招生难和应用型本科就业难问题的现实出路,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完善的方向选择。从主体维度分析,高等教育类型的横向贯通和教育层次的纵向衔接,都要落实于承担相应教育的执行主体——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两者打开传统观念的桎梏,携手合作、协同发展,并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各自的生态位,从而在应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世界各国和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对高端技能人才需要的历史必然;我国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理论认识上早有讨论,产业发展也有现实的需求,但政策实施上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我国要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的职业教育,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试办长学制专业,在区域内建立起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社区学院承担着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重要任务,它以强大的课程体系和学分转换系统为依托,实现高职与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澳大利亚通过资格框架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起来,资格框架中的副学士学位是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桥梁。在我国,高职和本科教育衔接一直以来只有专升本和自考两条途径,自2010年后各个省份才开始推行高职本科"3+2"、"4+0"等试点项目,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高职和本科衔接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比较,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本科衔接体系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