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三维目标,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目标,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材是教学中的一个蓝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可以开发一切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学生是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带来实质性的转变,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上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应突出以下特征: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展示教师素质,听课如同享受;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应凸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达成状态。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听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即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是反馈信息、交流经验、促进教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听评课,可以鉴定课堂教学优劣,评析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认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谐发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开始推广使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材,该教材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教材,其结构和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改革理念。它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六多六少”问题。教师关注的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新课程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即教材仅仅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学习生活的一种范例。而并非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作大胆的改编或重组,而不必全盘照搬式的执行。但是,在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构成课堂教学基本元素的是学生、教材和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教材是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客体,只有经过一番钻研,才能由未知到已知;在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又成为教师新的客体,教者必须洞悉客体的个性心理并根据其变化及时调控,保证客体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必须调整情绪,接纳教师这个客体;接着又要接触另一客体——教材,在教师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看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客体;而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客体,这对矛盾成为课堂教学各种矛盾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基础是认真钻研教材,其目的在于用活、用实教材,增强使用教材的目的性,关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可以有效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灵动而高效,促进学生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使用程度.2011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教材成为教学的一种工具和中介。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教学环境四个因素要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以促进学生个性 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 的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翻转课 堂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活跃课堂 氛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她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的改革能否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这次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大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它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目标、效果与态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一节数学课学习之后,所产生的数学行为与心理变化的预期设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知识、技能”发生、发展规律及思维方向;二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活动的方法、步骤。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汤青 《现代教学》2007,(1):56-58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注重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听课时应注重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了解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另外,听课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们要边听课边思考:如果这节课由我来上,应该怎样处理教材?哪些环节的处理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更新传统的评课往往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行为,诸如教材的理解、知识的落实、教学的基本功等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课应当首先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趋向。如果仅仅停留在完成教案,把课文讲解完毕,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显然不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我们要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指向知识与能力,还要指向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按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材料、工具…  相似文献   

16.
赵倩 《江苏教育》2007,(8):40-41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生成性,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任意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预设,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一种平衡,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程延青 《学周刊C版》2010,(4):176-176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我们一直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有效利用教材的角度.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永刚 《快乐阅读》2013,(12):81-81
新课改的最根本等的理念是: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这个理念,在教学中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运用“调、改、增”的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点是“调”。  相似文献   

19.
一、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性决定教师的预设必须关注预设的规划性、预期性和规范性。一定的课堂目标总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即课堂教学资源。下面是封闭式教学资源和当前开放式教学资源的示意图。教材教师经验师生互动教材封闭式教学学生经验教师经验师生互动开放式教学从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开放式的课堂要求教师对预设更为精心。首先,它体现在当前教材仅是一个文本这一点上。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差距,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进行处理(从内容到呈现方式,课堂步子的大小等)。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李霞、徐吉志在《中国教师》上发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之一是“课堂上你真的关注学生了吗?”中说,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